得失寸心知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的朋友问我:你能想象,在自己出生长大的家庭里,被称为“不速之客”的感觉吗?
  她始终是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姐姐出生后,作为老二的她,是被当作儿子迎接的,看到她的第一眼,是长辈们的共同大失望。有了她之后,很快生了老三,这回,千真万确是个儿子。她妈有时候半真半假说:“幸亏老三是儿子,不然不知道要生到什么时候去。”又有时候说:“如果老二是儿子就好了,省多少事,三个孩子三份口粮。”话里话外,她都是多余的。
  姐姐有过公主岁月,一直有一间自己的小房。弟弟呢,开始是跟爸妈睡,上小学后,弟弟像突然长大了,也要求有自己的私有空间。于是,家人把阳台封起来,那长三米宽两米的空间,就是她的屋子。
  阳台上没有暖气,夏天,空调外机就挂在她床上头。爸妈说:“你要感恩,像我们这样,三个孩子谁都不偏心一人一间房的人家,哪里有?”阳台还是杂物间,旧家具旧电器、换季的厚衣褥蚕食她的地盘。她一向是坐在一个箱子上,把缝纫机当桌子写作业的。
  她是懂事孝顺的孩子,向来不抱怨。更是一上大学就开始勤工俭学,四年没要过家里一分钱学费,还经常给弟弟和姐姐的小孩买点什么。她乐意看到家人的笑容,以及爸妈满足的那句话:“果然是多养孩子多得济呀。”
  大学毕业后,她在外地工作,这个清明,她带着一大堆糕饼兴冲冲回家,意外发现:家里重新装修了。
  姐姐的小屋还保留着,弟弟的房间现在可以算主卧了。但她的阳台呢?那又恢复成了一个阳台:摆满花盆,种了许多多肉,还睡了一只猫。她的折叠床呢?简易衣柜呢?从高中起就存起来的书报呢?
  爸妈说:你一年也回来不了几次,回来也就是不速之客,在沙发上睡睡就行了。
  她想起很多很多事,偶尔听亲戚们说过,家里在省城买了房子,但瞒着不让她知道。想起她高考成绩不算好,鼓起勇气提过复读,爸妈立刻阴下脸来:“多少人家,女儿像你这么大都去打工了。”想起她孤身在外,什么事都不让家人知道,怕爸妈担心,但爸妈好像根本就不担心,打电话给她多半是催她寄钱,催她年底的大红包,催她帮弟弟操心学习、实习和工作,催她帮姐姐的小孩支付培训班的费用……
  在离开家的火车上,她失声痛哭,哭得隔壁乘客以为她家里有老人刚刚辞世,这是她第一年上坟。而她暗暗问自己:能不能不再爱家人,能不能不再为家人付出?
  能,还是不能?她问我。
  我说:答案要分两部分。一是责任,一是爱。
  单说责任,毕竟,你没有像许多更不幸的女胎一样被打掉,也没有被遗弃,父母让你衣食无忧,供你读了书。从这个角度来说,责任对等,你也应该——或者说必须——尽赡养义务。
  但要说到爱,我不知道你父母爱不爱你,爱可能是无法比较也不能量化的事物。我只能说:也许,不能说不爱,但不太爱,不怎么爱,远不如爱大女儿和小儿子。
  当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他们还年轻,看着小婴儿哇哇大哭的样子,爱意油然而生:宝贝儿,谢谢你成全我们成为父母。
  而当他们终于有了儿子,是苦盼多年后的产物,像一块大石落了地,对列祖列宗对街坊四邻都有了交代:宝贝儿,谢谢你成全我们有后。
  但对上有姐下有弟的二女儿,他们的失落像渴望珠玉却得了块石头。
  父母的爱有轻重缓急,有得失寸心。有些女儿,生来就不被爱。看看曾经大热的《欢乐颂》,多少人发出喊声:我就是樊胜美。
  而不被爱的女儿,是否就得不断地用努力、用付出来赢取父母的肯定与爱?还是可以反过来:你既无心我便休,你无法发自深心地爱我,那我就把自己的爱收拢,像收拢一把秋天的扇,一把晴空下的伞。
  若你不曾为我而活,我也不必为你而活,我会照顾你,但我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感情,要用在事业生活以及爱我的人身上。
  求不得是苦,不求亦不得就是本分。而当女儿们不再希求父母的爱,是否该轮到父母,尝到不被爱的苦涩?也许到那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自私,曾经怎样伤害过幼小的女儿们。
  有些原谅,必须要经过互相伤害后的反省,才能取得。
  摘自《羊城晚報》
其他文献
那天打电话回老家。电话那头传来九岁的侄子兴奋的声音:三伯,我爸我妈刚刚回家啦!  我一愣,腊月才刚开始,堂弟他们怎么提前十几天回家了?  我的老家在安徽怀宁,是闻名全国的“中国面点师之乡”,仅江镇一个镇,就拥有巴比、天添等二十多个全国高知名度的白案自主连锁品牌。官方统计显示,江镇的农民在外卖包子,一年能赚回十多个亿。  堂弟夫妻三年前也加入了怀宁的“包子大军”,在上海开了家包子铺,把两个孩子丢给了
期刊
人到中年以后,慢慢发现很多话都是没必要说的,闭嘴比开口好,沉默比唠叨强。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见解思想呢?用事實说话,用实干说话,过程和结果便是你的语言。如果阁下文字功底了得,用文章说话,文字便是你的语言。  年轻时为求证自己的观点正确,获得别人理解支持,不惜滔滔不绝与人反复论战,争个面红耳赤青筋暴涨睚眦欲裂,最终也不能达成看法一致,大家一拍两散,从此分道扬镳,再见已是路人。如今看来,徒逞口舌之争
期刊
一般来讲,作为培养学生成材的每一所学校,没有哪所学校希望自己的学生失败,或者说鼓励学生去拥抱失败的。而在澳大利亚,却有這样一所学校——艾文豪女子文法学校,不仅专门为学生设立了特殊课程——“失败周”,并举行大张旗鼓的庆祝失败活动。  此前,与所有的学校一样,艾文豪女子文法学校将培养学生取得成功为唯一的目标,在各个年级的课程设置上,绞尽脑汁教导学生如何才能成功,以及成功必备的几个素质,诸如:天天看自己
期刊
我先生的外婆今年快90岁了,住在武汉市新州区农村。尽管生活还能自理,但毕竟年龄大了,记忆力差了不少,经常丢三落四,刚刚说的话、做的事,转眼就记不起来了。  婆婆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但他们和儿女们一样,都在外奔波生计,长年累月不在家。近90岁的老人身边没有人照顾,婆婆很是不放心。她多次将外婆接到武汉城区身边照顾,但外婆长期在乡下生活,既听不懂武汉话,也听不懂普通话,又不识字,加上环境不熟悉,到了城
期刊
那天我下班,看到门口新开了一家知名冰棍店,店门口人山人海,我问身边朋友:这是买房子吗?还是什么东西又限购了?  她笑了笑说:没有,他们在拿免费冰棍。  我说:拿免费冰棍怎么这么多人?她说:昨天这家店在公共微信上发了一条广告说今天在三里屯新开了一家分店,所有来捧场的人,给发免费的冰棍。  我一下子警觉起来,因为我知道,这世界上所有的免费产品,背后一定有着更大的代价。  朋友继续说:这商家要是知道有这
期刊
她干了44年食堂保洁工作,却赢得整个香港社会的尊重。一位90岁普通老太太的安详离世,却让香港大学官方主页在头版最醒目位置悼念发声。她一生只认得5个字,却被授予香港大学名誉院士。她是谁?她就是人称港大三嫂的袁苏妹。  袁苏妹是广东东莞人,没上过一天学,只认得“袁苏妹”和“三嫂”这5个字。二战时为躲避战乱来到香港,1957年,随丈夫进入港大,从服务员做起,厨师助理、厨师、宿舍保洁员,几十年如一日,做饭
期刊
天一凉,我妈又在衣服外面加了一件,身子由此变得更加佝偻了。我一直怀疑她其实是被那些衣服压弯的,那么多衣服叠加其上,堆得后脖子都看不到了。她揭起衣角,从里往外,一层层指给我看,背心就不说了,秋衣秋裤一整个夏天都在身上,现在秋风一来,气温渐低,秋衣外面又套一件保暖衣,她翻起保暖衣的内里:看看,是你去年给我买的,红的,多好看。  是的是的,保暖又好看,可是,这件保暖衣外面又套了什么?  毛坎肩啊,肚子冷
期刊
芳与娟是闺蜜,而她俩的老公又是发小,所以两家人的关系非常要好,经常来往。一次,两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芳的老公看到娟的老公穿著手织的毛衣,便说,娟手真巧,给你老公织的毛衣真好看。娟随口说,要不我给你织一件。芳的老公说,那太感谢了。后来,娟真的织了一件毛衣送给了芳的老公,却导致芳与老公大吵了一架。至此,芳再也不与娟来往了,两家人的关系也就此断了。  后来娟听到芳对别人说,娟逞什么能,在我老公面前显示她手
期刊
菲利普亲王老了。他出生在希腊,却把一生奉献给英国。这个血统高贵的王子,让13岁的英国公主伊丽莎白一见倾心,后来则作为女王配偶出现在各种场合,为她护驾,直到成为英国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配偶。这并不是简单的王子与公主的现代童话。  作为女王的丈夫,菲利普放弃了自己的姓氏,放弃了对希腊王室的继承权,也改变了自己的宗教,离开了心爱的海军,甚至不能让子女继承自己的姓氏。对这一切,他并非毫无怨言。  1939年
期刊
2017年下半年,著名电影演员余男出演的动作犯罪悬疑片《引爆者》、国内第二部3D动作战争电影《战狼Ⅱ》在全国先后上映。2018年1月,她主演的电影《西北风云》引起了众多观众的热议。余男囊括了中国百花奖、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包揽过巴黎、杜威尔、芝加哥等国际电影节影后。然而,她的光环背后却是一场一场的激情戏。  一  余男拍过一组时尚大片,叫《大地的孩子》。她是全裸出镜的,惊呆了海内外的目光。作为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