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乡下陪外婆吃顿饭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先生的外婆今年快90岁了,住在武汉市新州区农村。尽管生活还能自理,但毕竟年龄大了,记忆力差了不少,经常丢三落四,刚刚说的话、做的事,转眼就记不起来了。
  婆婆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但他们和儿女们一样,都在外奔波生计,长年累月不在家。近90岁的老人身边没有人照顾,婆婆很是不放心。她多次将外婆接到武汉城区身边照顾,但外婆长期在乡下生活,既听不懂武汉话,也听不懂普通话,又不识字,加上环境不熟悉,到了城里,一个人轻易不敢出门。我们一上班,她一个人在家就像坐牢一样,特别难熬。每到工作日,外婆巴不得天早点黑,我们下班回来好有个人说说话。由于感到在城里住着特别孤独,外婆每次住几天就吵着要回乡下。
  公公婆婆还没退休,没法天天在家陪着外婆;我和先生也經常加班加点,也抽不出多少时间陪她。婆婆怕真的将外婆憋出病来了,只好顺着她的意,住个把月,就又将外婆送回乡下老家。但人送回去了,又不放心,我们一天至少打一个电话。外婆接到我们的电话,总是很高兴地说:一切都好,请我们放心。但话是这样说,快90岁的老人一个人在家,怎么放心得下。于是,婆婆和我们约定,至少半个月回去看外婆一次。有时间,我们一家人一起回去,实在有事不能一起回去了,我和先生、公公婆婆就分头行动。
  外婆一个人在家,吃饭不怎么讲究,经常是煮点稀饭或面条,吃点咸菜或素菜,就对付一餐。每次回去,婆婆都要劝外婆:“吃好点,不要怕花钱,没有钱我们给。”外婆总是口里答应得很好,就是不见改变。时间长了,营养跟不上,外婆不仅感到走路没有劲,而且经常感冒生病。
  外婆其实比较“富有”,舍不得吃不是因为没有钱买。现在国家对60岁以上老人有一定的照顾,60岁、70岁、80岁,几个年龄段的钱加起来,一个月少说也有二三百块钱;公公婆婆、舅妈和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及我们每次回去,都要一百二百地给,住在乡下,本来开销就不大,加上老人又没有什么人情客往的开支,就更花不了什么钱了。有一次我给钱时,外婆坚决不要,她悄悄地对我说:“莹儿,我有钱哩,这么多年你们这个给钱,那个给钱,加上政府的补助,我存了不少哩。以后你们不要再给我钱了,回来看看我就行了。没有钱我再找你们要。”
  村里离集镇有二三里路,婆婆以为外婆有钱不买着吃,是因为年龄大了,上街不方便,便专门托付自己一个长期在家的堂哥上街下店时,顺便帮外婆带点鱼肉鸡鸭等浑菜。但大多数时候,堂伯上街前去问外婆需不需要带点什么时,外婆总是说:“不用,上次买的还没吃完哩。”
  我们以为老人是过惯了苦日子,怕花钱。见此,前些年,我们每次回去看外婆时,都要买上鱼肉,新鲜时蔬,糕点和老人吃的营养补品,并一再叮嘱外婆:“不要舍不得吃,吃完了,下次回来我们再带。”但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每次买回去的东西,她仍然吃得不多。而且我们只要吃的东西带多了,她就要唠叨不该买。我们以为是外婆怕我们花钱,就安慰外婆说:“每次带回的东西花不了几个钱,吃不穷我们。”外婆听了总是高兴地说:“你们的孝心我领了,不是我舍不得吃,而是因为年龄大了,吃不了多少。”
  开始我们信以为真,但有一次我们去乡下看外婆时,恰巧二舅妈在家,她这次将二个月的假攒到一起休,在家呆了七八天,我们上次带回去的东西基本上吃完了。婆婆便笑着对二舅妈说:“多一个人吃就是不一样,原来我们每次带回来的东西都吃得不多,这次回来一看,却没有剩下多少。”
  二舅妈和婆婆的关系一直很好,听了婆婆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别看妈妈是快90岁的人了,但有时吃的比我还多。要是指望你们上次带回来的那点东西,我们娘俩早喝西北风了。我这次回来已经上了好几次街买菜了!”
  婆婆一听,若有所思地说:“是啊,她每次到我那里住的时候,我也感觉她特别能吃,怎么回来了却吃不了多少呢?”这时外婆才缓缓地说:“一个人吃饭,特没有胃口。做了半天的菜,结果却不想吃。”
  “原来如此!”婆婆猛然醒悟。
  以前我们到外婆家去,大多数时候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有时坐一坐,帮她打扫一下卫生就走了;有时一忙,把买来的东西一放,说两句话就走了,很少在外婆家吃饭。听外婆这么一说,我便提议说:“为了外婆吃饭有胃口,以后不管是谁回来,都要和外婆一起吃顿饭再走。”我的提议得到了公公婆婆和先生的热烈响应。
  打那以后,不管多忙,也不管是我和先生、公公婆婆单独回去,还是一家人一起回去,都要帮外婆做一顿饭,一起吃一顿饭。外婆的精神也格外好,做饭时我们不让她插手,她总是闲不住,不是帮着洗菜,就是帮着往柴火灶里递柴禾。吃饭时,也是忙得不亦乐乎,不是招呼这个吃菜,就是给那个碗里拈菜。我们不让她忙乎,自己吃就行,她就是不听,脸上始终溢满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
  为了让外婆多吃一点,我们有意慢慢吃,逗着她天南地北地讲东讲西,常常一顿饭吃一二个小时。到最后,外婆总是说:“人多在一起吃饭,不知不觉就吃多了。古话说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其实人太少了,就是过年也不热闹!再好的东西,一个人吃起来也没有味道!”
  由于我们经常回家陪外婆吃饭,外婆的年龄尽管一年比一年大,但身体和精气神却好像一年比一年更好了,这几年一年到头,反而很少生病。
  老人身体健康,晚辈在外工作也安心。在此,我们也真心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其他文献
都说无线风光在顶峰,每每登高山之前,我们总是渴望看到山顶的风光,而一旦从山顶下来,俯瞰一道道峡谷时,会感觉风景也是很好。  人生与山一样,山的峡谷就是我们人生的低谷。  因为我们不是山石草木,向上的心总是很重,攀爬的梦想总是不息,所以,当我们身处低谷时,往往是自感卑微,身心两疼,以至忽视了风景的存在。  看不到低谷的风景,人生的奋斗就会黯然失色。  如果经常爬山你就会发现,那些长在山谷里的草木比山
期刊
我和继父的关系一直不好。  读中学时,有次他嫌我拿白眼瞪他,竟然用手指头戳我眼睛,导致我眼睛受损。所以,我一直恨他,恨到大学毕业。  毕业后,我进了影视圈,入职一家公司。工作三四年后,台湾地区成立一家“公共电视”并对外征案。我利用闲暇时间写了脚本、弄了文案,很快便通过了,得到一笔900万元新台币(合18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预算。  有项目、有拨款我就能做老板了,谁还看人脸色领人薪水呀?我偷偷注册了
期刊
有一次,一个记者访问台湾作家林清玄,临走时,突然问他:“请问你休闲的时候都做些什么?”“什么也不做啊!”林清玄脱口而出。这样的回答,大概并不是记者先生所预想的,一时间两人竟尴尬地僵在那里。为缓解气氛,林清玄只好又补充说明道:“我不用心去做什么。”  林清玄所以为的休闲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他说,即使脑子里想事情,也是负担,休闲主要是放松心情,并不在于时间和形式,只要保有几分闲情,再忙的时候
期刊
2017年下半年,著名电影演员余男出演的动作犯罪悬疑片《引爆者》、国内第二部3D动作战争电影《战狼Ⅱ》在全国先后上映。2018年1月,她主演的电影《西北风云》引起了众多观众的热议。余男囊括了中国百花奖、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包揽过巴黎、杜威尔、芝加哥等国际电影节影后。然而,她的光环背后却是一场一场的激情戏。  一  余男拍过一组时尚大片,叫《大地的孩子》。她是全裸出镜的,惊呆了海内外的目光。作为第一
期刊
我是在微博上看到这个问题的,仔细想了一下,觉得我还是有资格回答的。  我刚毕业五个月,体验过手足无措的慌乱感和看不到希望的迷茫感。  我也是在一线城市奋斗的一员,当代年轻人所有的焦虑、迷茫、压力我都有,加班、熬夜还有形影不离的孤独感,都是日常。我知道,这些远不足以成为我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理由。  能让我有底气站出来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同样迷茫且焦虑的年纪,我的二十几岁还算有耀眼的闪光点。更重要的
期刊
我的一位朋友在7年前开始做网络视频产品。创业之初,十分重视来自客户的反馈。他叫秘书每天把客户在微博上的指责、批评类的留言筛选出来,集中交给自己看。他认真分析客户的每一句“牢骚”或者“建议”,不断改进、完善产品功能。如今,朋友已经拥有290多万固定用户,在当今的网络产品市场中,是个不俗的成绩。  一次,我和朋友聊起了“如何对待用户责骂”的话题。  “当然,我们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用心去感受,要发现
期刊
高仓健说,身体是演员唯一的资本,必须好好供奉。所以他在生活中相当自律,甚至到达刻板的程度,加之他的母亲也是若你不吃鱼就一连3天全是鱼那种性格,所以高偶像的外貌体重永远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的确,作为以文体两行为职业者,给人的印象是直接用相貌或身体拼,显得肉身格外重要。然而对于常人,其实唯一的资本也是身体。  不吃台前饭的人总有一种错觉,认为身体就是臭皮囊不需要那么珍惜,为了精神世界的高洁,首先牺牲的
期刊
那天打电话回老家。电话那头传来九岁的侄子兴奋的声音:三伯,我爸我妈刚刚回家啦!  我一愣,腊月才刚开始,堂弟他们怎么提前十几天回家了?  我的老家在安徽怀宁,是闻名全国的“中国面点师之乡”,仅江镇一个镇,就拥有巴比、天添等二十多个全国高知名度的白案自主连锁品牌。官方统计显示,江镇的农民在外卖包子,一年能赚回十多个亿。  堂弟夫妻三年前也加入了怀宁的“包子大军”,在上海开了家包子铺,把两个孩子丢给了
期刊
人到中年以后,慢慢发现很多话都是没必要说的,闭嘴比开口好,沉默比唠叨强。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见解思想呢?用事實说话,用实干说话,过程和结果便是你的语言。如果阁下文字功底了得,用文章说话,文字便是你的语言。  年轻时为求证自己的观点正确,获得别人理解支持,不惜滔滔不绝与人反复论战,争个面红耳赤青筋暴涨睚眦欲裂,最终也不能达成看法一致,大家一拍两散,从此分道扬镳,再见已是路人。如今看来,徒逞口舌之争
期刊
一般来讲,作为培养学生成材的每一所学校,没有哪所学校希望自己的学生失败,或者说鼓励学生去拥抱失败的。而在澳大利亚,却有這样一所学校——艾文豪女子文法学校,不仅专门为学生设立了特殊课程——“失败周”,并举行大张旗鼓的庆祝失败活动。  此前,与所有的学校一样,艾文豪女子文法学校将培养学生取得成功为唯一的目标,在各个年级的课程设置上,绞尽脑汁教导学生如何才能成功,以及成功必备的几个素质,诸如:天天看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