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老师认为,语文不像数学那样逻辑性强,上起课来枯燥无味,学生学习语文的气氛也不像数学课那样浓烈,因而教学效果就不是很良好。
  其实不然,语文也有很强的逻辑性,它囊括了自然、社会、科学、数学等所有知识,若能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教学效果一样是挺好的,而只有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这一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下面,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首先,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处处是生活”,教师要用“心”去对待学生,引导他们热爱生活,让他们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去注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教他们去聆听每一声蛙鸣,去观察每一汪清泉,去感受跌倒的痛苦,去欣赏爬起后的欢悦,去描绘每一张绿叶的青翠欲滴,去述说大森林的秘密……他们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多么美好,多么有味,多么多姿多彩,与此同时,将情景教学适时引入课堂,他们自然就能体会到原来生活与语文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热爱生活的同时也就爱上了语文。
  其次,用真情打动学生。
  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这也是语文兴趣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所在。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处理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都要将学生当成知心朋友,用“心”去和他们交谈,去解决他们的疑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要我们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努力解除他们心中的疑虑,渗透为人处事的原则,就会使他们爱上了老师,爱上了人生,爱上了语文。
  再其次,注重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是否搞得好,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小学生直观性强,抽象思维能力差,注意力只能集中在短时间内。寓教于乐,在浓厚的情景教学兴趣中,他们能用心灵去感悟,去体会,能学有所得,比如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这一课,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情景。
  ⑴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公园游玩、赏景。
  ⑵雷利和妈妈沉浸在失去父亲的痛苦中——父親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他的灵车上钉了蓝盔,他的身上布满了鲜血,一面五星红旗遮盖了他的身躯。
  这样,学生就能在情景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好,就能体会《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真正内涵。
  另外,有感情朗读,也是情景教学中的重点,在每一篇课文中教师都应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样才能使他们用心去感受课文的思想内涵,才能让他们有感而发。
  再次,注重运用儿童化的语言。
  运用儿童化的语言,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
  只有运用儿童化语言,才能与学生拉近距离,使他们认为老师这么容易亲近,这就会使他们的学习不知不觉轻松起来。
  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做到以上几点,语文教学就不再是索然无味的了。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基于国内外课堂互动理论研究和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趋势,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活动,形成教学互动,事关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高中阶段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之一。如何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潜力
期刊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克服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不和谐关系,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  关键词:情感 情景 教育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
期刊
长期以来,为什么语文教学中会出现学生厌学、费时而效率低下的现象呢?很多教师都将责任推倒了学生的身上,对此我们作为教师能否做一个换位思考,不要把所有原因都推到学生的身上。教学本身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不应刻意地强调两者哪个更重要,而应将两者放到同一环境下,平等地审视和对待。如果忽视两者中任何一方,就等于破坏了教育环境,教育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内涵。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尤为关键
期刊
心理学认为,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學生情感空白。然而真正的执教者明白小小的堂课凝结着教师的智慧,想要每堂课学生在身心方面有进步,离不开教师以情感教育促进教学。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因素, 发展学
期刊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光,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如磁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驱使他们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不仅仅是教与
期刊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绝大多数中学语文篇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教师的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普遍性与代表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X”形式中无论“X”是文理小综合还是文理大综合或是单独150分试卷,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为此笔者认为高考生物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生物复习的目标。  1、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
期刊
语文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不能靠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与教师的创造性。  首先,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决定的。新课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我们广大教师的角色能否适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再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权威者转向平等者,这样使得我
期刊
目前,各中学为了掌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强化学习在课余时间中的比重,适当抑制学生的贪玩心理,纷纷设置了每日八节正课时间外的自习课时间。各学校自习课一般分为早自习和晚自习两个时段,并且将各天的自习课分配到各科教师的管理之下,称之为“教师值班自习”或“学科自习”。因为考虑到语文和英语的学科特性,早自习一般在语文和英语之间轮转。本文将主要讨论的是中学语文教师搞好中学语文早自习应注意达到的一些问题,以使学
期刊
高中学生是一个不上不下的群体,他们不是成年人,但也不是小孩子,他们有自己的爱好,但爱好不稳定;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想法还不是很成熟。便利的网络、丰富的电影电视节目让他们接触了很多音乐,但大多数人只喜欢流行音乐,对于比较经典的音乐了解并不多,个别学生甚至说中国的戏剧、外国的歌剧、交响乐、奏鸣曲是噪音。实际上,学生是非常热爱音乐的。下课、放学的时间,不时可以听见学生歌唱的声音;耳朵里塞着 MP3的耳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