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早自习中的教师角色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中学为了掌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强化学习在课余时间中的比重,适当抑制学生的贪玩心理,纷纷设置了每日八节正课时间外的自习课时间。各学校自习课一般分为早自习和晚自习两个时段,并且将各天的自习课分配到各科教师的管理之下,称之为“教师值班自习”或“学科自习”。因为考虑到语文和英语的学科特性,早自习一般在语文和英语之间轮转。本文将主要讨论的是中学语文教师搞好中学语文早自习应注意达到的一些问题,以使学生能在早自习的宝贵时间中学有所成。
  
  一、正确认识语文早自习的性质
  
  在讨论搞好语文早自习之前,我们必须对语文早自习这一概念予以明确,这样才能对中学语文早自习做到有的放矢。语文早自习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群相对独立的以查漏补缺、拓展语文知识和能力为目标的集中学习行为,区别于以师生互动为表现的教学过程,也区别于学生个体完全自由的纯个别学习行为。语文教师在开發和利用这段时间时,一定要明确这些区别,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既不能无节制地干涉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又不能不负责任地放任学生,从而影响学生早自习的投入与效率比。我们认为,作为值班的自习课语文教师在整个的学生自习的过程中,充当的应该是 “领头羊”的角色。
  
  二、教师要当好“领头羊”,强调学生本位
  
  我们将语文早自习中的教师角色定位为“领头羊”,就是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导师作用,强调学生本位。这是由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语文早自习的性质决定的。有些教师不愿充当“领头羊”,硬性干涉学生相对独立的自习过程,粗暴的充当“牧羊人”的角色,把一节早自习课看成是语文教学课的延续或开端,不切实际地介入学生学习,乱下指标,乱摊任务,追求整齐划一的效果。这样做的结果是不能实现语文早自习查漏补缺和拓展自我的功能,大倒学生的学习胃口,甚至适得其反。
  我们认为,语文早自习课上的教师应该在榜样和导师的作用上下工夫,即用积极的影响而不是积极的指挥来引导学生进行集中学习。教师应该同样把早自习视为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学习者身份介入到语文早自习,与学生形成一种共同提高的学友关系,给学生一种读书不断的教师形象。教师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感染和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态度,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才可以树立教师榜样。比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开展各类形式的师生擂台赛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自学意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另外,教师应在学生自习“迷路”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暗示或疏导,解其惑,授其业,起到导师的作用。当然,我们建议这种导师作用应以适当方式进行,应始终以学生的感觉为本位,不可以粗暴地操起“牧羊鞭”。
  
  三、灵活多样地组织学生实施集中自习行为
  
  集中自习是为了防止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环境约束而放任自流,从而形成一种督促激励的学习气氛,给造成必要、适度的心理约束和同窗压力。一些语文教师僵化地理解集中自习的意义和目的,认为集中自习就是把学生全部集中于一个大教室中,以自己的一双眼睛作为集中约束的唯一依靠,不断徘徊于学生之间,搞“特务式监控”,以求整齐划一,不懂的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搞具有个性化的集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满教室里学生们一片朗朗读书声,节奏竟然“奇迹般”地整齐划一,教师则满意地监视着一切。然而在这种表面现象的背后,却是一些学生机械性的、盲目性的“随大流”,还有一些学生则一边强忍着别人的大声朗读,一边“顽强”地默背语文知识点或查资料。对于那些性格偏于文静,喜欢安静学习环境的学生来说,集中在一个教室面忍受着别的同学的大声朗读或翻书声,这些学生是不能完全进入高效学习状态的。
  其实,集中自习并不意味着全部学生集中到一起搞所谓的“节奏划一”,也并不意味着造就必要约束只能依靠教师的“千里眼,顺风耳”。集中自习行为完全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性格和自习需要,变通集中学习行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以下几点意见,可以作为评价变通了的集中学习行为的参考:
  ①此种学生集中学习行为,应确保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的有效监督。
  ②此种学生集中学习行为,是效率的集中而非地点的集中,学生性格爱好也是集中行为的考虑因素。
  ③此种学生集中学习行为,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彼此约束的充分信任,强调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的学生本位观念。
  ④此种学生集中学习行为,尊重学生以自由方式集体集中,但限制学生纯个人化“集中”。
  
  四、积极实施语文早自习的效果评价
  
  语文早自习的效果评价是指在学生进行了一阶段的集中自习后,教师以某种效果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自习效率和成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查,其目的是促进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上的进步和缺陷,明确教师正常教学的前进方向。我们不赞成那种将学生自习看成是学生纯个人的行为,忽视对学生早自习的效果进行监控的值班行为。我们坚持认为,教师必须以适当方式参与到这种学生集中自习的行为中来,并且在学生语文早自习的效果评价上充当一个适当的角色,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鉴于语文早自习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师生关系的定位,我们对于教师实施语文早自习的效果评价提出了如下原则建议:
  ①评价的方式基本以学生不知晓的方式进行,在正常的考试或教学中“暗渡陈仓”,成绩一般不向被考查学生和其他学生公开,以保证学生不出现逆反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②评价的是必须前提准备,教师要在日常的值班时注意个别观察,有针对性地设计考核内容。
  ③评价的善后工作要搞好,教师要根据掌握的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暗示和提醒,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对教师而言,要将对学生语文早自习的评价结果作为审视自己教学的应有之题,提高正课质量。
  ④如果个别学生要求,可以与学生建立直接互动评价关系,将评价由隐蔽转为个别公开,这样更能使学生自我认识和完善,但,教师不可以对该个别学生表现任何的优待和公众暗示。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不同的学生学习场合下,教师的角色是可以有区别的,在早自习的具体场合下,教师要学会少一点“授业”,多一点“解惑”,默默地当好记录员,甘心充当一只指路的“领头羊”。一点愚见,希望能对具体的语文早自习指导者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不能不重视物理学的文化价值。物理教育活动中,学生仅了解物理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物理学在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并形成和掌握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要改变这一切,首先就要从教师做起,更新我们的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物理教学课堂新文化。物理文化育人功能的内涵十分丰富
期刊
评价是教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程倡导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提升素质。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且还要求教师去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現,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课堂评价运用的好,它可以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进心、自尊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等。那么如何用好课堂评价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
期刊
摘 要: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基于国内外课堂互动理论研究和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趋势,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活动,形成教学互动,事关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高中阶段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之一。如何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潜力
期刊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克服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不和谐关系,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  关键词:情感 情景 教育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
期刊
长期以来,为什么语文教学中会出现学生厌学、费时而效率低下的现象呢?很多教师都将责任推倒了学生的身上,对此我们作为教师能否做一个换位思考,不要把所有原因都推到学生的身上。教学本身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不应刻意地强调两者哪个更重要,而应将两者放到同一环境下,平等地审视和对待。如果忽视两者中任何一方,就等于破坏了教育环境,教育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内涵。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语文教学,尤为关键
期刊
心理学认为,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和认知功能,忽视了非理性方面的发展,造成學生情感空白。然而真正的执教者明白小小的堂课凝结着教师的智慧,想要每堂课学生在身心方面有进步,离不开教师以情感教育促进教学。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因素, 发展学
期刊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光,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如磁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驱使他们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不仅仅是教与
期刊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绝大多数中学语文篇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教师的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普遍性与代表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X”形式中无论“X”是文理小综合还是文理大综合或是单独150分试卷,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为此笔者认为高考生物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生物复习的目标。  1、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
期刊
语文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不能靠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与教师的创造性。  首先,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决定的。新课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我们广大教师的角色能否适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再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权威者转向平等者,这样使得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