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qm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提高教师健康心理水平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教育环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不仅能使学生陶然于其中,起到熏陶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优雅的和环境、清新的空气,这纯天然的大自然按摩师每时每刻都用他温暖的手抚慰着师生的心灵,使人心情舒畅、气氛和谐,为培养教师良好的心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教师容易创造民主的氛围、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心灵。民主与平等能给人们心理以宽松,感到顺气、顺态,才有可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消除不良的心理现象,产生较强的自我心理健康保健、学会自我约束一些不良行为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正确自我认识,评价自己、正确的认识周围环境和对社会一些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理论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建立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每学期都应该开设心理健康课,并纳入课程,加强重视,开设心理咨询室,有正规的专业毕业的心理学科教师,为学生解决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心理学理论的提高,并依据这些理论指导教学。例如,有一些学生不听话,跟教师顶嘴,反抗老师,弄得教师伤脑筋。实际上这些敢于公开反抗师长的学生,往往都借着反抗表现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独立的意识。处理不好,便会泯灭学生思维中的创造性。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从十三、四岁开始,孩子表现为不听话,爱和长辈顶嘴,这是他们的第二反抗期,反抗的对象往往是父母亲,或者教师。心理学家认为反抗期与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和迅速成熟有关。在这一时期,青少年能够清楚地把自己当作主体而从客体中分离出来,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自己的义务等等。作为教师应,重视在反抗期对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珍重他们的每一次独立的幻想和行动,注意培植他们思维中微小的创造性。这就要求对教师要加强心理学的学习,使整体教师队伍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的应用能力有普遍提高。另外,要让教师学会心理学理论,调整自身的心理,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要定期为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有心理障碍的积极进行矫正,保证每个教师都有健康的心理。
  三、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沟通,面临的教育对象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所以教师的每一个情绪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加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教师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容易怒,烦躁不安、处理学生一些问题也不够理智,或者不能公平地对待所发生的事和学生,这都会造成学生心理的伤害,损伤的学生心理的健康,从而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和对立情绪。如果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学生就会在处理问题时无意识的模仿教师的作风,不自觉养成一些不良的心态。如果想要了解和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的心态向健康方面发展,教师首先要提高自我适应能力,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努力去适应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要能主动接受未来发展的挑战,如果教师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具备良好的心态,没有加强自我适应能力,结果必然陷入逆境之中,劳累,抑郁,对一切都不满,也看不惯,不仅不利于教学,也使自己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陷入危机。所以教师要不断地了解新鲜事物,更新观念,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教师识别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所面临的孩子的背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也各不相同。同样一件事孩子的分析角度不同,所以导致他们所判断不同,做出的结果也不相同。教师要善于观察,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正确判断导致学生行为的原因。当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劳心劳力粗暴的批评不仅不解决问题,还会加重学生的不良心态,导致师生沟通上的隔阂,所以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加以分析后做出准确的判断。
  教师的识别能力固然重要,但教师得沟通能力也不可小视。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让师生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对老师说出心里话。在现实中,许多为自己工作放弃了为人妻、为人母责任的教师,即使受着家人的白眼也依然勤勤恳恳站在教育战线上,为教育献上一切整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的教师,也并没有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人,这不能不说让人心寒。这只能说沟通不仅需要的是爱心、耐心,任重而道远,然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知识,一种能力。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强悍的授业解惑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心理健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来能在改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才能在前进的蹉跎中冲破险阻,使我国昌盛富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要在身范之时,学好心理健康知识,在以心灵感染之时,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确立健康心态。做到真正具有铸造人类灵魂的能力。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谈些粗浅看法。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如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这就是所谓的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虽然小学生的学习风格还没有完全定型,但已初步表现出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
期刊
曼声长吟,是我国古代诗词吟诵的一法子。就是说,我们在吟诗诵词的时候,要曼声长语,朗朗吟诵。这样做的一个大好处是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吟诵的内容,从而达到入情、入景、入境的境界。古人将其作为学习的一门正经功课,每日都要摇头拗首地大声诵读,这其中虽然透着几分酸腐,现在就久已弃之不用了,我们正抓成绩要紧,于这并不十分紧要的事情上自不必十分上心。这样做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将学生的能力一笔抹杀。其实
期刊
毋庸讳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必不可少的。那我们少年宫的音乐教师更应该具备那些职业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质  音乐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员,应当具有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的思想、不断进取的精神,具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卷的职业道德,具有对艺术精益求精、学无止境
期刊
一、充分推进幼儿教育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不仅具备个体发展的特性,还具备群体发展的共性。就像任何一粒具备生长特征种子,只要遇到适宜生长条件:合适的温度、湿润的环境、肥沃土壤、充足的阳光,就能自发地、迅速地茁壮成长。成长在许多方面都是一种积极的、朝着某个方向或目标运动的过程。关键是其本身是否具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能否及时排除影响他们成长的不利因素。一个人,特别是儿童的成长也不例外,
期刊
如何指导学生实现有效阅读,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阅读呢?现浅谈一下本人的观点:  一、创设氛围,诱发学生的阅读的热情  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巨大,常言道:“需求是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为了孩子们的需求,首先,我在班级内设有图书角,这里有大量的课外书籍,学校图书馆也藏有大量的课外书籍,选好图书管理员,统计
期刊
本节课讲授的是《燕子专列》,它讲述的是瑞士居民热心救护被冻僵的燕子,政府用专列护送燕子回北方的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本节课是一篇较易理解的课文,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了本节课没成为一节优秀课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造成了遗憾。  1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但合作效果不佳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
期刊
在执教统计这个内容时,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选取几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创设  德惠路上新开一家书店,离我们学校很近,处于“黄金地段”。店里宽敞明亮,布置大方,书的种类比较多,而且质量上乘,证件齐全,但营业到现在生意不是很好,虽然顾客进出较多,但卖出的却不多。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关门。所以这个书店老板很着急,想摆脱困境,怎么办?大家有什么好办法,我们来帮帮他。  生1:可能服务态度不好吧。 
期刊
今听得一节语文课,深感师者语言艺术的魅力!感悟颇深,赘述如下。  教师的语言必须是艺术的。  作为行业语言,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才能向孩子们在短时间内传递无误而具操作性的信息,引导孩子积极听课,高效学习。教师的语言直接关系到我们课堂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可见,教师的语言与
期刊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其教法主要体现为如下: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期刊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中,不放手、不放心的强化训练,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近几年来,从一年级接手到现在的三年级,现以初见成效,下面谈谈自己的实际做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