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声长吟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p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曼声长吟,是我国古代诗词吟诵的一法子。就是说,我们在吟诗诵词的时候,要曼声长语,朗朗吟诵。这样做的一个大好处是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吟诵的内容,从而达到入情、入景、入境的境界。古人将其作为学习的一门正经功课,每日都要摇头拗首地大声诵读,这其中虽然透着几分酸腐,现在就久已弃之不用了,我们正抓成绩要紧,于这并不十分紧要的事情上自不必十分上心。这样做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将学生的能力一笔抹杀。其实是我们走入了被美名为“捷径”的误区——学生就仿佛嗷嗷待哺的鸭子,只要我们不停地填他们,就会有好成绩出来——我们说,我们可以让学生像机械一样的记忆背诵,却不能让学生像机械一样的增长能力。能力是需要一点一滴培养的,想走捷径,那不行。
  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从语文吟诵中的“曼声长吟”开始。
  首先,我们可以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曼声长吟的样子。就是我们要自己首先“曼声长吟”。这个不难,也不见得多么耗费精力。我们只需学习一些吟诵的粗浅知识,然后将其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去,不必刻意强调,学生自会仿效了。这个法子最简单,却是最实用。学生天生都是模仿的高手,他们从还是嗷嗷待哺的时候,就已经在效仿你的一举一颦了。所以,我们在“言传”之前,不仿先“身教”一番,让他们在知晓其中的详细道理之前,先学会其中的本事,我们会省许多的力。
  其次,我们要给他们讲一些这其中的道理了。也不是很深奥的东西,不过是些“曼声长吟”的小技巧罢了。让他们对吟诵产生意识,并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并发生兴趣。由意识到兴趣,只要我们引导得好,其实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儿。这个过程要有,但要尽量短。时间一长,有意识变成无意识,兴趣就全走了样。所以,这其间我们在传授“小技巧”的时候,尽可能地多用“点醒”等诸如此类的法子,仿佛武功高手过招,点到即止。
  第三,我们要给他们养成“曼声长吟”的习惯。这个过程漫长而枯燥——有些教师有快捷而有效的方法,我们要虚心向他们学习——是最为难人的一件事,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这期间,我们要有一些有策略,譬如要定期开展一些与吟诵有关的竞赛,并相应地给予他们奖励等等。当然,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不能本末倒置。
  好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把手放开,让学生自己来品读古诗词了。让他们用吟诵的法子来品读,曼声长吟的,不需要借助任何的教参等工具书,只是吟诵即可。我们要沉得住气,要舍得时间。可能这期间我们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过程,但这不要紧,我们只有先过了这关,以后才能一路坦途。
其他文献
导语,也就是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教师在没有上课之前,事先设计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言,课文开头开的好,对一节课能否上好非常关键。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在上语文课上主要采用的几种导语。  一、幽默故事导入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天性就是爱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课上就会对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但是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确是他们的天
期刊
演示型电子教案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教学设计,集多媒体教学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与文本教案的整体性、具体性、简明性于一身,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一个好的演示型电子教案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演示型电子教案制作中,我的一个深刻体会就是制作演示部分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自己的知识建构。因此,除了要懂得问题设计的艺术外,还要把功夫下到引导学生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以解读教材为基础,恰当而巧妙地设计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是教学诸要素中一大要素,语文教师只有透彻解读文本,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问点,梳理教材的知识体系,才能做到提问为解决教材重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本身的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安排课堂教学秩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以“趣”激学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一种倾向,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  1用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情感渲染是讲授的素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引路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往往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有效的问题设计,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因此,我认为有效的问题设计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设置有效问题,让语文问题设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呢?我个人认为:  一、以问促读,激起思维的导向  一堂课,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一定离不开问题。好的问题是引导激发学生有效思维
期刊
《武松打虎》是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他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  课文选自经典名著《水浒传》,训练重点是通过学生仔细读文后,从对武松和老虎的动作描写感悟武松的英雄性格。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打虎”这一环节,打虎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是老虎进攻时“扑、掀、剪”三招,武松则机智勇敢,以轻轻地三“闪”应之。这三“闪”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
期刊
1要精确  精确就是准确无误:从读音、释词到分解句子、剖析篇章,从提问到答问,都必须准确精当、上下衔接、首尾照应。那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前后矛盾、缺乏自信的话语,既不能教给学生可靠可用的知识,也不能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感情,更不能提高学生用词造句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2要精练  精练就是言简意赅,用尽量少的语句包含尽量多的内容。教学语言是否有力,不是由数量,而是有质量决定的。教学中必须消灭可用可恶
期刊
现在的我已经带大班几年了,已经养成了说话简练、速度快的习惯。今年突然要我接小班了,不免开始有些头痛,不知道我能否适应小班孩子们的特点?  开学第一天时,我望着散散地坐在桌边的孩子们,听着那一声声的“阿姨”、“妈妈”我想急都急不起来啦。  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我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改变自己说话的习惯。  首先,我说话的速度明显放慢啦,声音不自由自主地拉长啦。“来,我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好吗?”“这是什么呀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谈些粗浅看法。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如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这就是所谓的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虽然小学生的学习风格还没有完全定型,但已初步表现出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