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机械通气病人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wen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ICU病房内使用机械通气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房内使用机械通气的病患49例作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另选取49例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后的效果。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分别为(12.7±4.3)dVS(22.6±7.9)d,比较差异显著(P<0.05);(2)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4.2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ICU病房内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可维持患者稳定的生命特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ICU病房;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机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中。机械通气作为主要的呼吸支持辅助治疗方法,挽救了众多患者性命,但机械通气的操作有创伤性,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近年来,我院临床研究中采用了集束化护理措施来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护理,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ICU病房机械通气病人中随机选取98例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研究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4-77岁,平均(30.21±1.8)岁,对照组男32例、女17例,年龄26-70岁,平均(36.7±1.6)岁。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均>24h且均建立人工气道。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
  ICU病房内所有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的同时添加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如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使用呼吸机前,仔细检查呼吸机,保证呼吸机可正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呼吸机,若发现其出现警报或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处理。同时,护理人员需准确记录呼吸机运作情况以及患者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或患者家属解疑解惑。
  研究组: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
  (1)严格洗手。医护人员需注意手部卫生,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若没有明显污渍,即可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洗、消毒手部。若污渍严重,则需严格按照原卫生部推荐的六步洗手法洗手,预防感染。
  (2)体位护理。为患者取舒适体位,将患者床头抬高至30°-45°,如要避免床头抬高后让患者身体下滑而影响其有效性,另一方面又为了避免患者背部皮肤损伤,在抬高床头的同时还应适当抬高床尾,保证患者身体平衡,以达到降低胃内容物反流以及肺部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机率。
  (3)口腔护理。根据ICU病房内患者口腔测得的PH值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漱口液,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一日二次。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需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口腔冲洗,如口腔中霉菌感染可选择2%-3%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口腔冲洗前应检查患者气囊充气情况,避免液体流进下呼吸道,后用注射器抽吸护理液,从患者的单侧嘴角注入口腔中,待5-10s后即可用吸痰管将其吸净,重复多次冲洗。
  (4)人工气道管理。①做好气道温湿化工作。正确评估痰液粘稠度,科学调整湿化液量,每日湿化液使用标准为0.45%氯化钠250-500ml,将近端气道温度调整至37℃,气体湿度调整至60%-70%。②适度气囊压力。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应控制在25-30cmH20,8h监测一次。③采用适时吸痰技术[1];使用密闭式吸痰管[2],动作柔和,减少对气道粘膜的刺激。④通过可吸取式气管内导管吸净声门下分泌物。
  (5)呼吸机管道护理。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环路最容易滋生细菌,管道内的冷凝水有高污染性的特点,也被称之为细菌培养皿。因此,还需及时倾倒冷凝水,将集水杯置于环路最低处,可在患者体位改变时,不让冷凝水流至气道内。同时,湿化器、呼吸机管道需每周更换1次,若有明显分泌物污染需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需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湿化液需24h更换一次,不可过度更换,会增加感染机率。
  (6)拔管撤机评估。护理人员应对ICU病房内机械通气患者给予拔管撤机评估,如病情好转,应及早撤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结果
  2.1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ICU入住时间为(12.7±4.3)d,对照组患者ICU入住时间为(22.6±7.9)d,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比较差异显著(t=7.7,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
  研究组患者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2例意外脱管(4.08%),7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4.28%),并发症发生率为18.3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x2=5.01,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机械通气是指在呼吸机的协助下,保证人体气道畅通,改善通气与氧合,避免机体缺氧,造成二氧化碳过度蓄积,让机体平安度过因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3]。机械通气主要是通過机械装置来控制、改变人体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但机械通气治疗会削弱人体疾病防御能力,若护理不当,还会在患者现有疾病基础上出现多种并发症,加重病情[4]。“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病人结局,将所有元素集合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病人结局。集束化护理作为ICU病房的专业新名词,在ICU病房的临床护理中受到高度重视。本文中作者对ICU病房机械通气病人49例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ICU入住时间、并发生发生率均优于同样条件下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可见,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ICU病房机械通气病人治疗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ICU病房入住时间,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作者认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要求较高,若要提升护理质量,还需ICU整个团队通力协作,制定出更全面的干预措施,共同努力挽救患者性命。
  参考文献:
  [1]尹建敏.改良吸痰法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901-902.
  [2]刘妍,何立萍.密闭式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观察效果[J].护理研究,2006,20(6C):1619-1620.
  [3]王琦,米跃华.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水电医学,2010,24(1):32-34.
  [4]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197-20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及季肋下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肩痛及季肋下疼痛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均衡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脑出血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费用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探究的方式分析对真菌阴道炎患者采取心理及健康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经双盲法随机选择近两年我院就诊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其中行常规护理和心理及健康护理干预的患者各为50例,分别将其列入对照组和护理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SAS评估结果及治愈率分别为(32.6±0.4)分、90.00%,显著由于对照组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和护理组的护理总
期刊
摘要: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是小儿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多发病于3岁以下小儿,一般发病较急,而且病症变化较快,在临床中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此种方法治疗的副作用小,能够安全有效的治愈小儿患者,而且治疗的操作简便,对小儿的支气管炎肺炎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护理  雾化吸入疗法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干预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10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自我管理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自我行为管理优于对照组,在坚持规律服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及药物知识获得方面有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更年期女性的护理及保健情况,探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女性更年期的情绪情况。方法:从我院接受诊治的妇科更年期女性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基础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及保健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暴怒(21.09±0.11)分、紧张焦虑(18.03±0.62)分以及抑郁寡言情况(30.01±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暴怒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等级医院评审活动对促进医院输血规范化管理的作用,从而降低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方面的成效。方法: 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建立本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框架和考核内容,从2013第一季度年开始每月检查本院输血管理质量,遵循 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原理,对临床输血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持续改进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输血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果: 一年运行后全院临床输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胸腺瘤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的主要原因和护理干预。方法:将2010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胸腺瘤术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患者13例。对所有患者并发重症肌无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中共有13例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情况,发生率为30.2%(13/43)。术后气管切开5例,8例患者拔管后再次机械辅助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微量泵注入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注入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于2013.12-2014.12入我院ICU接受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采用ICU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