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支气管炎肺炎雾化吸入的护理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是小儿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多发病于3岁以下小儿,一般发病较急,而且病症变化较快,在临床中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此种方法治疗的副作用小,能够安全有效的治愈小儿患者,而且治疗的操作简便,对小儿的支气管炎肺炎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护理
  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支气管炎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将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止咳化痰、消炎止喘,使患者的呼吸道炎症消失,雾化是将药物以微小雾滴的形式让患者吸入,将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和洁净,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操作比较简单,能够有效的将药物送往病变部位,治疗安全有效,已经成为小儿支气管炎肺炎临床治疗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手段。小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监护。随着雾化装置的不断改进,护理手段的不断完善,临床治疗对雾化的应用和小儿雾化吸入护理也有新的突破,本文将通过诸多医学同仁在小儿呼吸道感染采用雾化吸入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推广最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的康复。
  1、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1.1小儿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生在1岁以内,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血管管壁水肿,管周淋巴细胞侵润,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量增加,而且难以排出,造成支气管堵塞。因此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在临床治疗中,张亚芹[1]采用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治疗,可有效治疗患者的支气管炎,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康复。由于糜蛋白酶能够有效的分解变性蛋白质,并能够有效的治療炎性水肿和血肿,对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缓解患者气道发生痉挛,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有重要作用。治疗效果比常规的治疗方法更优。
  1.2支气管肺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常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病时伴有发热、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喘息的发作使患者缺氧,引起器官损伤,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控制患者的炎症,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同时对患儿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目前,赖燕,何善辉,李维维等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提出了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有效的缓解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咳嗽、痰量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主要是将雾化吸入氨溴索药物直接在气道进行吸收治疗,使黏液快速溶解,敢删了支气管纤毛的运送能力,使的黏液大量排出,保持和呼吸道的通畅。同时雾化吸入氨溴索能够有效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极大的改善了肺泡和气道的通气功能。
  2、雾化吸入的护理
  2.1患儿病情观察
  在患儿的雾化吸入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如患儿的呼吸、心率以及面色等,同时对在雾化吸入过程中,若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停止患儿的雾化吸入,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症状缓解后再次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詹蓉[3]等认为,在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如果不在医学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不能强迫患儿雾化吸入,因为强迫吸入会导致患儿缺氧和呼吸困难,严重者会使患儿导致心衰。护理人员在每次进行雾化吸入前,都要对雾化液的温度和剂量进行检查,并让患儿取舒适的体位,使得患儿的雾化吸入能够顺利进行。
  2.2环境与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的空气新鲜,定时的开窗换气,将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控制在55%-65%,同时对病房定期消毒,严格限制陪护人员[4]。使患儿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对于患儿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保证食物中的水分,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口腔每天要定时护理2-3次,对于较小的婴儿,喂养时需要针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哺乳。较小的婴儿在雾化前1h进行哺乳或者喂水,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患儿呛咳或者窒息[5]。同时家长要给予患儿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多餐,这样能够是患者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2.3 雾化对症护理
  患儿在雾化治疗中,首先要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这样才能够保证雾化液药物顺利到达毛细支气管和肺泡,使得药物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护理人员在患者的雾化吸入前,首先应该将患者的痰液排出,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拍背和更换体位,对于较小的患儿应该采取吸痰的手段排痰。刘安云,李国慧[6]认为,在雾化吸入时,患儿取坐位最佳,这样能够使药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滴入到细支气管及肺泡,较小的婴儿应由患儿的家长抱着,取半坐卧位,让患儿斜靠在家长左臂弯处,有利于肺部充分扩张,使雾化药物充分与肺泡或者毛细支气管接触。
  同时对于意识模糊,呼吸微弱的患儿,可将患儿的床头抬高20-30度,保持患儿侧卧位,这样能够让患儿的膈肌下移,使患儿的气体交换量增大,提高患儿的呼吸深度,有利于雾化液快速进入支气管和肺泡。
  2.4 健康教育
  在患儿的雾化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及其家长耐心讲解雾化吸入治疗的目的、效果,使患儿及其家长能够配合治疗,并指导家长照顾好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避免患儿哭泣,导致治疗无法正常进行,从而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在公共场所逗留,以免和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指导患儿家长对患儿合理营养,开展适当的户外活动,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同时,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儿进行检查,及时与家长沟通患儿的病情,使家长消除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
  2.5雾化方法护理
  雾化吸入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雾化的吸入的方法主要分为面罩吸入法和口含嘴吸入法两种,通常采用面罩吸入法较为常见,由于面罩的材质较软,使用时对患儿的面部无压缩伤害,并且患儿使用时,呼吸效果较好,能够使雾化液快速进入患儿的支气管中。吕翠媚[7]认为1 岁以内患儿可用面罩吸入法,超过1 岁的患儿可用一次性口含嘴吸入法进行雾化吸入。在采用不同的雾化方式进行雾化吸入,在吸入期间,护理人员一定要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出现时,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   2.6 心理护理
  在患儿的雾化吸入过程中,由于患儿较小,容易出现吵闹和哭泣,同时在雾化吸入前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家长也会出现紧张焦躁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家长的心理工作,对患儿和家长讲解雾化吸入的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雾化吸入的方法、目的、疗效以及注意事项,逐渐建立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对较小的婴儿给予搂抱、抚摸等安慰,并让大的患儿听音乐、玩玩具,分散患儿注意力,使患儿消除其紧张情绪,积极的接收治疗。
  2.7 雾化后护理
  在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给患儿拍背、排痰,观察痰的性状、颜色和量的变化,同时给患儿漱口和洗脸,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并对使用后的雾化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用含氯消毒液对管道、含嘴以及雾化灌进行侵泡30 分钟,并用蒸馏水冲洗,放于治疗盘干燥备用,这样能够避免雾化交叉感染[8]。
  3、结束语
  国内外的医学同仁们在研究中指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能够使药物充分与病变部位接触,进行有效的治疗,在雾化吸入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掌握好雾化吸入的时机,同时正确使用雾化吸入方法,做好雾化吸入的护理,不仅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还可以减少不良反應的发生,促进患儿的康复。对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亚芹.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 2015,04(11):697-698.
  [2]赖燕,何善辉,李维维,唐建军.毛细支气管炎应用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01(14):457-458.
  [3]詹蓉,刘金丽,李杰,陶艳.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07(24):324-325.
  [4]叶竹梅.盐酸氨溴索氧化驱动雾化吸入辅佐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14(05):1423-1424.
  [5]谢晓丽,吕婷婷,王淑姝.布地萘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4,04(12):678-679.
  [6]刘安云,李国慧.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06(14):899-900.
  [7]吕翠媚.小儿支气管炎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29):301-302.
  [8]陈平,王芳,赖林虾,伍黄娟.100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两种吸入疗法的回顾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5,04(24):512-51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ICU人工气道护理中品管圈工作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工作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根据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发生情况的对比发现,观察组的并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各项并发症例数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注射干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 例住院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穴位贴敷加黄芪、丹参注射液在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绞痛缓解效果。结果: 心绞痛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胸闷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及舌质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顺利完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4.8月—2015.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60例,年龄0—3岁,男孩40例,女孩20例,全部病例所滴注药物为脑神经营养药物,无刺激性,输液器选用山东威高集团生产的输液器,生产批号:20100031。输液敷贴选用3L敷贴固定,选择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儿科护士2名执行静脉输液操作。结果:头部静脉输液效果明显好于
期刊
在实现自身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蘇州市立医院不断践行着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丰富内涵。医院党委前瞻规划、统筹部署、精心组织、有序实施,将“品牌效应”的理念融入党建工作中,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以“在职党员双送服务进社区”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广大党员积极发挥自身作用,送医送药、帮贫济困,与社区居民结下了深情厚谊,切实提高了科学服务群众健康、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逐步成长为新时期医疗战线上惠民、爱民的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预防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出血原因以及高危因素。结果: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宫缩乏力,占66.18%;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具有人工流产史以及前置胎盘。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原因以及其余原因等。有效改善产科护理质量,增强对产前保健的重
期刊
摘要:目的 : 通过分析患者在手术室受到切口感染的常见因素,提出相关的预防护理对策并检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72例患者在手术室治疗中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现手术时间长短、手术室有无层流、切口类型及有无参观人员在场都是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常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手术室的护理对策。将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488例手术患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分析总结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来源,归纳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ICU护理人员48名进行心理压力的问卷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的形式,统计现存压力的来源和造成压力的因素有哪些。结果:绝大多数的护理人员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有来自自身、医院、社会、家庭、病患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讨论: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理应受到重视,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释放心理压力。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及季肋下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肩痛及季肋下疼痛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均衡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脑出血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费用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探究的方式分析对真菌阴道炎患者采取心理及健康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经双盲法随机选择近两年我院就诊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其中行常规护理和心理及健康护理干预的患者各为50例,分别将其列入对照组和护理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SAS评估结果及治愈率分别为(32.6±0.4)分、90.00%,显著由于对照组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和护理组的护理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