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对输血规范化管理的实践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11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等级医院评审活动对促进医院输血规范化管理的作用,从而降低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方面的成效。方法: 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建立本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框架和考核内容,从2013第一季度年开始每月检查本院输血管理质量,遵循 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原理,对临床输血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持续改进输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输血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果: 一年运行后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措施越来越丰富和完善;全院输血质量考核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等级医院评审可以有效提高医院输血标准化管理,使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目标、方向、分工明确,层次明显,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加健全,医院输血质量明显改善。
  关键词:等级医院评审 , PDCA,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
  等级医院评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输血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前提。输血安全除了考虑血液的安全外,还要严密监管实施输血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包括制度的建立、输血前评估、输血申请、输血相容性检测、血液的贮存与发放、输注过程监护及输血后疗效评估等,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就医院评审中在输血管理方面所进行的改进举措进行探讨。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实施细则、医院临床用血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管理资料医院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输血科输血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运行管理资料。
  2、方法
  2.1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要求,成立了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并履行工作职能,院长亲自担任主任委员,主管医疗工作的三位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成员有医务科、质管科、输血科、麻醉科及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医务科、质管科和输血科按照输血管理工作的要求履行对全院临床输血的监管工作。通过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了《云南昆钢医院临床用血相关制度》并监督实施;2、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3、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和改进措施;4、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2.2 建章立制,管理到位 编写制定了《云南昆钢医院临床用血相关制度》,建立了临床用血的制度和流程,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和落实,保证临床用血的科学、合理、安全。
  2.2.1 每年二次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输血知识培训,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加强培训力度和考核,做到输血制度和流程人人过关。使工作人员掌握临床输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每个人应当承担的职责,提高临床医护人员输血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输血相关制度和流程,保证输血管理目标的实现。
  2.2.2 加强输血科的管理,制定了输血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将其贯穿在工作的始终。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工作流程,严把质量关,为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打下了基础。
  2.2.3 加强输血病历的督导检查,医院主管部门会同输血科定期对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检查,要求临床医师将输血风险知情告知、输血原因、输血目的、输注血液品种、数量、输血过程中观察情况及输血后疗效评价及时记录在病历中。每季度通过医院内网进行临床科室及医师用血公示,用于个人业绩和用血权限的认定,对规范临床用血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2.4 输血科和职能部门加强临床用血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特别是对输血重点科室、环节及流程的检查,切实提高临床输血质量与疗效。
  2.2.5 输血科发挥在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深入临床,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交流,积极为临床提供输血知识和技术服务,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的用血,做到合理应用宝贵的血液资源,不断提高临床输血的疗效。
  2.3 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流程,遵循PDCA 质量管理原理,成立输血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临床输血质量进行考核、分析、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为临床输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持续改进输血工作,逐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2.3.1 學习使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输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问题。图1为输配血流程不规范所做的鱼骨图,从图中可以清晰地找出输配血流程不规范的关键环节,制定改进计划(plan),然后计划实施(do)、按月检查考核(check),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action)。结果一年运行后全院输配血流程有了较大的改进,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准确、安全的进行。
  图1
  2.3.2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和永恒主题,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为了加强医院输血质量管理,规范临床用血,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分析各项输血质量数据、指标,及时掌握输血质量情况,促进输血质量持续改进。通过每季度对输血质量管理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分析、重点分析不达标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逐步完善各项质控指标,促进输血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结 果
  表1为2012年第四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输血管理目标数据。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2012年第四季度筹备制定新的输血管理措施而未正式实行,2013年1月开始实行,医院输血管理的各项指标改进显著。
  讨 论
  等级医院评审以体现医院整体管理为原则,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为宗旨,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我院自2013年1月开始按照等级医院要求进行医院输血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在主管院长为首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业务主管部门、质量主管部门、医疗、护理、输血科人员共同参与,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输血管理质量管理数据不断改善,收效明显,充分体现了等级医院评审对输血管理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将继续秉承“安全、合理、科学、有效的用血理念,不断找问题、找差距,把医疗质量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始终贯穿在输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 喻茂文,乔林,等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 16(3)283
  2陈兆秋,王晓翠医院评审中输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 25(6)389
  3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S】卫医发【2012】85号
其他文献
在实现自身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蘇州市立医院不断践行着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丰富内涵。医院党委前瞻规划、统筹部署、精心组织、有序实施,将“品牌效应”的理念融入党建工作中,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以“在职党员双送服务进社区”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广大党员积极发挥自身作用,送医送药、帮贫济困,与社区居民结下了深情厚谊,切实提高了科学服务群众健康、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逐步成长为新时期医疗战线上惠民、爱民的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预防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出血原因以及高危因素。结果: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宫缩乏力,占66.18%;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具有人工流产史以及前置胎盘。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原因以及其余原因等。有效改善产科护理质量,增强对产前保健的重
期刊
摘要:目的 : 通过分析患者在手术室受到切口感染的常见因素,提出相关的预防护理对策并检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72例患者在手术室治疗中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现手术时间长短、手术室有无层流、切口类型及有无参观人员在场都是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常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手术室的护理对策。将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488例手术患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ICU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分析总结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来源,归纳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ICU护理人员48名进行心理压力的问卷调查,采用发放调查表的形式,统计现存压力的来源和造成压力的因素有哪些。结果:绝大多数的护理人员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有来自自身、医院、社会、家庭、病患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讨论: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理应受到重视,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释放心理压力。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及季肋下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肩痛及季肋下疼痛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均衡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脑出血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费用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探究的方式分析对真菌阴道炎患者采取心理及健康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经双盲法随机选择近两年我院就诊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其中行常规护理和心理及健康护理干预的患者各为50例,分别将其列入对照组和护理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SAS评估结果及治愈率分别为(32.6±0.4)分、90.00%,显著由于对照组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和护理组的护理总
期刊
摘要: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是小儿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多发病于3岁以下小儿,一般发病较急,而且病症变化较快,在临床中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此种方法治疗的副作用小,能够安全有效的治愈小儿患者,而且治疗的操作简便,对小儿的支气管炎肺炎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护理  雾化吸入疗法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干预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10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自我管理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干预组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自我行为管理优于对照组,在坚持规律服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及药物知识获得方面有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更年期女性的护理及保健情况,探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女性更年期的情绪情况。方法:从我院接受诊治的妇科更年期女性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基础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及保健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后暴怒(21.09±0.11)分、紧张焦虑(18.03±0.62)分以及抑郁寡言情况(30.01±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暴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