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地流转给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shang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合演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而带来的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进而分析论证了土地流转对我国农民的体育意识唤醒、农民休闲时间保障、农民锻炼的体育设施物质提供、农民体育消费能力、农民体育需求动力焕发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此为切入点,强调指出相关职能部门应把土地流转作为寻求发展我国农民体育的新视觉、新动力。
  关键词:土地流转 农民体育 发展
  我国农民体育的发展严重滞后问题制约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的瓶颈,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众多社会学者以及体育社会学者从多方向多角度寻求过破解我国农民体育发展一直很缓慢的症结所在,但从当下来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地缘人群之习俗等多方面都存在若干差异因素的影响,进而致使我国农民体育的良好发展并未得到较好起色。在城乡统筹快速推进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速度与规模在加快,使得农村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对土地耕耘经营方式、农民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将带来积极影响与变迁。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逐渐得到提高,现代农民的身份与传统的农民身份、社会身份也悄然在改变。怎样让其农民将其体育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笔者试着从我国土地流转的背景入手,分析论证我国土地流转给农民体育的发展带来的积极性影响,从而为农民体育的发展寻求新的着力点。
  1 土地流转的概念
  “土地流转”是一种通俗和省略的说法,其全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我国于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最终使得“土地流转”这一土地政策改革有法律支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农地所有者或承包经营者,在其权利存续期间依法将农地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给其他用户、业主或经济组织经营,以获取收益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农地使用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或交换。[1]
  2土地流转给农村社会的影响
  土地流转是我国土地改革政策一个有力运作尝试,这一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必将会对我国农村社会带来不小的改变。由于是政府的英明抉择,终将给我国农村社会带来的是积极的深度影响和刺激。
  2.1土地流转:淡化农民对土地的严重依附关系,人地矛盾得以缓和
  从我国土地改革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土地是农民生存的重要核心资源,没有土地或太少的土地,农民的众多生活资料将难以得到满足。但是随着农民人口的快速递增以及农民家庭的结构分支,农民家庭人口对土地的平均占有量逐渐减少,从而加快了农民家庭与家庭之间以及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对土地资源的争夺,进而造成农村土地矛盾纠纷频发,也造成一些因为土地问题而衍生出的其他很多恶性事件。通过土地的流转,对农民生活的基本资料保障得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理念,进而改变了农民对土地的完全依赖,同时也缓和了人地之间的争夺矛盾以及因此而衍生的其他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2]
  2.2土地流转:促进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催生现代农业生产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多是单家独户对土地资源进行耕耘,受着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影响,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很小,难以实现土地产值的提高,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将其一部分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进而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规划,由第三方带来雄厚的资金、技术、设备、先进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催生现代化农业生产。[3]
  2.3土地流转:切实提高我国农民经济收入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生产,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发挥的经济价值,土地流转农民和未流转农民均会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再者,将其流转土地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里工作,进而也为这一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创造了更多的途径。
  2.4土地流转:大大改变农业生产的结构、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从新整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进而对人员的结构要素、素质要素、素质要素等方面都提出来新的要求,流转到二、三产业进行生产作业的农民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慢慢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而更加趋同与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经过多维合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民生活方式将得以更加休闲娱乐化、多样化。
  3土地流转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
  土地流转,从根本上和深度上都给农村社会带来了众多的积极影响。农民体育是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不可忽缺的内容,也是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一大重要选择内容。因此,试着对土地流转而给我国农体育的发展带来的一些积极刺激和影响做分析,进而寻求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的新视觉、新着力。
  3.1土地流转:唤醒农民体育意识
  据众多体育社会学者研究,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相当缓慢和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体育意识非常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处于社会的弱势阶层,受着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太多,自然造就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意识相对较低。一个族群或个体,思想意识形态决定素质高度。民间有句老话:“站得高看得远”。此话并非没有哲理,同理可推,由于数千年来我国农民的社会身份都是处于弱势阶层,没有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机会、福利等等,多是处于水生火热的边沿,怎么有更高的意识和需求呢。土地流转之后,更多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为农民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变,周围人群结构关系有所改变,一些体育组织更加深入转移到农民群体,使其农民的思想观念、意识需求层次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唤醒了农民的体育意识 [4]
  3.2土地流转:为农民的休闲时间量提供了保障
  长期以来,农民是处于无钱无闲的艰辛状态。一般来讲,体育生活需求在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到满足之后才有的一种层次需要。因此,闲暇时间的多少决定了农民能否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条件。土地流转引起了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表现为由农民向居民转化,[5]农民闲暇时间增多,使得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有了充裕的时间保障。   3.3土地流转:为农民锻炼的体育设施物质提供了良好保障
  体育活动设施、器材、场所是满足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起码硬件条件。土地流转前,农户多是单家独居、单独生产经营;土地流转后,农民聚居更加的集中化,更加趋同与城市社区生活模式,流转出土地想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迈进,在对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上也会跟进发展以适应与符合现代化农业庄园发展的标准要求。同时,国家也对社区、新农村划拨了大量的群众体育建设经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场地设施资金来源问题。在构建新社区的过程中,建起了集科技培训、图书阅览、老年活动中心,伴随一些体育场地设施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聚居新社区的建立与农民居住的集中化,一方面增加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也使得农村有限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活动组织、指导人员得到更大程度的使用,为农民体育的发展提供便利。[6]
  3.4土地流转:提升流域农民经济增长,焕发农民体育需求动力
  土地流转解决了用地规模过小的问题。农户弃田,承包土地逐步向大户集中,带来了规模效益,促进了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经济水平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只有农村生产力得到发展,农民收入提高,才能为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此外,农民经济水平提高将刺激精神生活需要,尤其在“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观念的指引下,农民会更加重视自身健康问题,为体育在“民享与民生”意义上进入农民的生活在可能和可行上创造了一定条件。
  4结语
  随着土地流转规模与速度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民奔小康已显成效;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现已打破原有的农村社会结构。这种农村社会的结构变化深刻影响到我国农民的体育意识唤醒、农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改观、农民对体育的消费实力提升、焕发出强烈的体育需求动力等若干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我要加快运用土地流转对农民带来的诸多实惠而给体育带来的积极影响,以此为视觉和契机,全面系统发展我国农民体育,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见一个全新的中国农民体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范怀超.四川丘陵地区农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地理,2007,27(2):317
  [2]、[4]、[5]王琴.土地流转背景下我国农民体育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6(36):47-50
  [3] 如何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EB/OL].红网-潇湘晨报(长沙),2009-04-05
  [6] 唐炎,虞重干.论农村体育走向持续发展应树立的行动取向[J].体育科学,2009(9): 25 -28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容忽视,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做其它事情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 激发兴趣 游戏  在新课标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主体创新的精神,应成为体育教师新的教学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科意义及相关
期刊
摘要: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同时对城市的全局和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早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气体灭火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快速反应、灭火性能高的特点,被保护对象不受消防的二次破坏等优点。在实际的气体灭火系统选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影响着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本文旨在研究轨道交通常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各种有利条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个性,发展情感,把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学生个体需要全面和谐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建议:  1、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体能动性。在体育教学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归纳的、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网球运动的文化特质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在重庆区域的中小学中推行网球运动的价值所在:提升中小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知;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增进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休闲生活理念。  关键词:中小学 网球 价值 重庆  前言  当前,重庆众多中小学体育授课内容以田径为主体,以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为辅,其他项目开设相对较少的格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高中音乐教师,音乐常态课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情况,比如学生个体水平差异巨大以及基础知识薄弱。很多高中生连简谱都不认识,即便有个别认出唱名的,也不能按照音高和时值准确的表达出旋律。这种现象的存在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反思一下,难道这只是因为学生不重视造成的吗?为什么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会不高?说到底与教师平时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反思课堂,从教学模式上进
期刊
摘要:目前音乐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相对落后。课堂教学中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还比较普遍,教学过程多还停留在教学方面只管“讲”,学习方面只管“听”与“背”的模式上。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缺乏认识、不甚了解的教师是不能适应中音乐教学要求的。因此,作为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直接面对基础教育老师必须对教学法进行探索,积极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 兴培养  学生们喜
期刊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意义 兴趣 方法  一、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劣直
期刊
音乐欣赏教学是学校音乐课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人,音乐欣赏教学也日益得到广大老师们的重视。然而,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如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却仍然令许多老师们感到困惑。作为一门课程,音乐欣赏的内容以及需要把握的知识与技能当然很多,但在学校音乐欣赏课上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对音乐艺术的性质不明确,对审美教育的规律不明确,从而对音乐欣赏的教学目的不明确。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
期刊
摘要:新闻报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制作者,更加希望自己制作的新闻能够达到新闻应有的效果,让观众们认可。而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进行报道,成为新闻界人士都必修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新闻报道 计算机辅助报道  一、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历史  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 Aided Reporting,简称CAR),是一种借助在线服务进行新闻采集或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体育 教学改革  一、转变教学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