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特色天然材料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来源 :热带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65792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天然材料產业是广东省农林业发展衍生出的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是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农民增收,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地方特色产业。但目前广东省的天然材料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较小,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矛盾和问题。为探寻广东省天然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破解其与下游大健康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的瓶颈问题,2016~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师生以广东省天然材料资源最丰富的河源市为对象开展了深入广泛的调研,探究了天然材料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就促进天然材料的快速发展、推动其在大健康产业中的深入广泛应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天然材料 ;广东 ;大健康产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 F426.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06.023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al
  Materials in Comprehensive Health Industry in Guangdong---
  Taking Heyuan City as an Example
  CHEN Yu1) LI Na1) TONG Zongrui1) ZHANG Jianyue1) YAO Chuxuan2)
  WU Zhiping2) YE Youbi2) ZHENG Yongfa3) LI Puwang4) SHAO Liwei5) HUANG Bin5)
  (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2 Oganization Depatment of the CPC Heyuan City Committee, Heyuan, Guangdong 517000;
  3 Guangdong Fuy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Heyuan, Guangdong 517000;
  4 Agriculture Products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1;
  5 Zhongshan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Abstract The natural materials industry is a high value-added emerging industry deriv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Guangdong. It is a very important special local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farmers in east, west and north of Guangdo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health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natural materials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and the industrial scale is small with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ing proces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natural materials industry in Guangdong and solve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natural materials industry and its downstream comprehensive health industry, an intensive survey was made in Heyuan city with the most abundant natural materials resource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2016-2017 by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he natural materials in comprehensive health industry were analyzed, based on which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quick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deep application of the natural materials in comprehensive health industry.   Keywords natural materials ; Guangdong province ; comprehensive health industry ; application
  广东省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生态优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非常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繁育生长,造就了丰富的天然产物及相关材料:玫瑰、茶油树、柠檬等植物能够产出性能优异的植物精油;灵芝,红豆杉,两面针等能够提取出性能优异的药用成分;三叉苦,板蓝根,五指毛桃,铁皮石斛等为性能优异的中药材[1-2]。上述天然产物及其提取物,在制药工业,中药产业,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功效[3-4]。伴随着国家“十三五”建设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通过[5],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巨大市场[6],使得天然材料产业,成为广东地区农林业发展衍生出的高附加值新兴产业,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为粤东西北地区农民增收,促进健康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帮助。
  目前,广东省的天然材料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清晰的产业雏形,产业集成度和规范性较差,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系较弱。亟需对产业进行整合与优化,促进其在大健康领域的健康高效发展。
  为了探寻广东省天然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寻求其与下游大健康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的瓶颈问题,2016~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师生结合专业特长,以广东省天然材料资源最丰富的河源市为对象,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了深入广泛的调研,取得了丰富数据,获得了有价值的产业发展调研结果。
  1 天然材料及其在大健康产业中应用的现状
  本次调研选取的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处于灯塔盆地腹地,东江中上游。河源市被称为“广东绿谷”,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生态优良、土地肥沃,富含硒、锌等元素[7]。上述独特的自然优势,造就了河源品种多样,性能独特,种类繁多的植物品种及其衍生的天然材料。据统计,河源有野生植物280科、1 645属、7 055种;栽培植物111科、633种、361属;有真菌1 959种,其中食用菌185种,药用真菌97种。茶油树、红豆杉、灵芝、岗梅、两面针、三叉苦、柠檬、五指毛桃等植物及其衍生的天然材料,性能独特,具有典型的地域优势,深受下游用户的欢迎,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材料制造基地。
  近年来,河源市委、市政府根据创新驱动实现区域竞争的目标[8],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生态型、特色型、科技型、园区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转农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做大做强包括特色天然产物、南方药材等的六大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着力探索具有粤东西北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衍生产业发展道路。通过调研,发现河源市的天然材料产业及其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1 独特的地域特色造就了性能优异的天然材料
  近年来,当地企业充分应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促进岭南地区特色天然作物的深度提取及利用,加快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典型地域特色和性能优势的天然材料。如河源市处于南北回归线前后50 km内这一最适宜于种植互叶白千层的区域范围;由河源种植的互叶白千层提取的茶树精油的松油烯-4-醇含量可达40%以上,品质处于国内最高水平;茶树精油具有抗病毒、抗菌、免疫激活、驱虫杀虫、化痰、镇静、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优异功效,已被列入欧洲药典,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天然材料[9],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大健康产品。目前河源互叶白千层的种植规模已达近万亩,具有年产100 t茶树油的加工规模,占全世界年产量的1/5~1/6。又如,河源温暖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宜于五指毛桃的种植,其提取物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的优异性能[10],属于药食同源的天然材料,在大健康产业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再如,河源所处的自然环境,长期满足气温25~30℃,相对湿度90%~95%这一灵芝子实体最适宜成熟的范围内;因此河源灵芝的种植非常普及,产量很高;由此产生的灵芝孢子粉,灵芝提取物在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大健康产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1]。
  1.2 政府高度重视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业
  天然材料产业作为河源市的地方特色产业,以及农业种植的重要衍生产业,是理想的提升农业附加值的阳光产业,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因此,政府高度重视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业。近年来,河源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政策,以精准扶贫为统揽,完善和构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布局,根据灯塔盆地发展现状,确定帮扶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完善“一县数品、一镇一品”的区域特色格局。对涉及天然材料提取、加工及应用的企业,从政策、技术、经费、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扶持,加快促进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打造明星企业、示范企业,显著促进了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1.3 天然材料的深度应用成为破除其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
  单纯的天然产物提取物,利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发展风险较大[12]。因此,各企业着力提升天然材料的技术附加值。各企业通过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及深入的研发,探索天然材料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图1),促进天然材料全产业链的形成,并且取得了突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虽然目前天然材料在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所占比率不高,用量也不大,但利润很高,可以显著提升天然材料的技术附加值,成为破除天然材料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如河源市生产的澳洲茶树油,近年来除传统的作为化妆品、消杀用品等产品外,还被嘗试应用于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高端医用敷料,具有抗菌功效的肺吸入治疗药剂,妇科宫颈抗菌栓剂等高附加值、高经济、社会效益的领域[13]。此外,茶树油加工的树渣被用于制备富硒养生茶、高端菌类培养基、生物肥料等,逐渐形成了具有典型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广东省的国家大健康产业基地,很多企业在所涉及的化妆品、日用品、保健用品、医疗器械、药品等的生产中,对河源市的优质天然材料的需求量极大,十分关注河源天然材料产业的发展,这也成为河源市天然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1.4 产学研合作为天然材料的深度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大健康产业是一个覆盖范围广,专业高度交叉融合的大产业,需要通过不同领域的全面合作,促进产业深度发展[14]。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河源市天然材料的独特优势,以及注重深度应用的发展趋势,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与河源市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天然材料,促进其深度广泛开发,积极驱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近年来,河源市在天然材料的深度应用方面,积极利用广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库优势,促进创新产品的发展。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林业科学院等省内高校和重要科研机构均与河源市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此外,河源市企业还积极走出广东,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省外科研机构建立天然材料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通过柔性引进科研创新团队,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产学研合作资金重大专项、广东省“扬帆计划”创业创新团队等项目等多种形式,深化校企创新合作模式,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通过产学研全方位,多方面的技术合作创新,显著加快了天然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的速度,提升了技术水平,为企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实现了合作共赢。
  2 天然材料在大健康产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天然材料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15],是广东地区基于地方特色资源产生的新型行业。但通过调研,发现该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各种矛盾与问题。统计得到的排名前4名的发展问题如图2所示。这些问题需各方合力解决以促进本行业的健康发展。
  2.1 行业的统筹发展尚未形成合力
  天然材料产业缺乏顶层设计和宏观发展规划指导。作为新兴产业,天然材料产业亟需通过全面深入的评价,形成对行业的全面认识,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指导行业的健康、有序、高效发展。目前,在行业整体发展方面,缺乏对行业整体发展现状的调研及地方特色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研究,导致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与调控机制尚未形成;尚需建立专门面对天然材料这一地方特色产业的人才、资金、市场、产业政策与发展对策,加大力度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缺乏对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多方之间的整体协调,不利于行业发展合力的形成。
  2.2 产品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亟需加强
  产品开发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调研发现,目前在天然材料产品开发方面,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天然材料的系统性开发不够,全产业仍然停留在原始产品的生产销售上,精深加工程度不足。由于天然材料本身的利润与市场的限制,相关企业都想拓宽产品方向,拓宽销路。但对已开展下游产品开发的天然材料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着研发、生产、销售的“一体化设计”不足的问题,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行业[16],盲目的扩张容易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约73.6%的企业还是以外销初级提取物或简单加工的天然材料为主,主要供往大健康产业相关行业。购销双方仅仅是简单的销售关系,未进行任何的原材料与深度应用的交流探讨。以上现象,造成了购买方仅将天然材料作为一种生产原料,销售方仅将其作为一种效益载体。双方均未考虑如何更好地高效利用天然材料,加工出性能更优,品类更全,能够产生更多社会、经济效益的深度加工产品。作为大健康产品的生产企业,是天然材料功效发挥和效益实现的重要终端,只有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统筹发展与协同创新,才能为天然材料的发展带来活力与更大的效益[17]。此外,由于以上现状的存在,目前对天然材料的稳定性、天然材料与应用体系的相容性研究不足,对不同成分的协同增效研究不够;成分提取分离与功效评价、临床试用严重脱节,中试放大、产业化放大技术尚不完善。上述问题均不利于天然材料相关产品的深度开发。
  此外,各企业虽很重视产学研合作,但合作的效率和产学研转化的成功率尚有待提高。调研发现,目前仅有16.9%的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及成果较满意(图3)。大部分企业尚未找到合适的产学研合作发展共赢之路。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过分寄希望于校企合作,但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不强,造成技术与产品的转化效率不高;科研机构研发能力强,但解决生产工艺中的问题与产业化转化的能力较弱,校企之间的技术转化的中间衔接过程较弱。此外,由图4可见,目前48.5%的企业投入到新产品研发方面的经费低于企业年投资额的5%。投入不足,造成产学研合作的效果不甚理想。
  2.3 亟需培养专门的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也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但调研中发现,有77.3%的天然材料相关企业认为,企业目前从事天然材料研发、生产、管理的专业人才不足。而对天然材料在大健康产业应用领域较熟悉的专业人才更是稀缺。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造成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进展缓慢,上下游产品的协作不畅,缺乏对天然材料的技术管理与提升,缺乏应用产品的产业化转化、市场定位的深度考察、产品的深入设计,缺乏对应用产品备案注册制度的研究等。
  同时,对企业员工的调研发现,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大部分天然材料相关企业的人才机制有待提升,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同时,作为以农业为主的环境资源型城市,粤东西北地區,难以吸引适宜的高级技术人才,也难以保证企业人才的稳定和提升(图5)。
  2.4 亟需规范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市场
  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品来源天然,安全可靠,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18]。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还未形成健康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天然材料及相关产品市场行为缺乏规范,销售市场混乱,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终端市场模糊,严重影响了天然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   目前,天然材料行业无序、恶性的同质化竞争比较突出。只要涉及特色产物种植与加工的企业,都希望通过提取天然材料,扩展发展方向,获得较高的利润。上述竞争一旦管理不善,有可能给天然材料产业带来不可修复的伤害。此外,品牌管理不科学,存在商标抢注的现象,在本领域尚未形成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和重大品牌,不利于天然材料产业化的发展和壮大。
  其次,目前天然材料的生产过程管理较粗放,品质稳定性亟待改善。目前,无论从农产品的种植,或是天然材料的提取及精深加工,各企业都还习惯于经验化的生产方式,对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提取工艺的控制尚不严格,无法实现标准化,造成天然材料的性能稳定性难以保证,严重影响其应用推广。
  目前,天然材料相关企业中,有83.7%的企业主要收入来源是原材料的销售,造成企业收益低,经营与发展较困难。面向天然材料的深度应用产品的销售很难打开市场。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天然材料的深度应用产品主要集中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这些领域,由于该领域竞争本身已很激烈,性能优,但价格高的天然材料及其产品想在其中分一杯羹非常困难;而在市场广阔,利润率高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天然材料的深度应用产品还不成熟,亟需尽快完善,站稳脚跟。此外,目前对天然材料及其深度应用产品的销售手段不完善,企业的销售过程对产品的特色和功效的宣传还不够,适宜于天然材料的销售模式还在探索阶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推广。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统筹规划,形成行业协同联盟发展
  天然材料产业符合国家建立战略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战略布局,符合绿色、环保、健康的社会发展理念,是粤东西北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应从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对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统筹规划,注重支撑体系建设,通过行业发展整体状况评估与指导,资源保障,人才扶持政策,机制创新改革等方式,助推天然材料及其下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着力打造天然材料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注重研究平台及产业联盟建设,提升天然材料产业的示范作用及引领作用。建立若干个能够引领天然材料及其产业化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平台;打造若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建立品类多,规模大,有典型特色的国内领军企业;通过创建天然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充分整合品牌、文化、研发、生产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企业的经营实力和影响力,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和竞争力。
  3.2 通过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提升研发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增加产学研合作的投入;合理利用产学研成果,大力推进重点成果产业化,抢占市场产品应用先机;探索适合的天然材料产品、技术开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尤其加强校企之间技术转化的中间衔接过程,促进技术的快速转化,显著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效;同时,企业应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自身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配合技术转化的过程。
  在产学研合作中,应加强对天然材料种植及加工过程的工艺及产品性能的标准化控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各种标准的建立,并建立天然材料等级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在产品研发方面,要多管齐下加强对天然材料衍生产品的开发。一方面,应加强企业自身衍生产品的开发,确定高附加值、高社会经济效益、高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开发思路,通过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和自我创新,加速新产品的研发,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作为原材料供应商,应加强与下游用户的沟通协作,实现天然材料的筛选、提取分离、功效验证,相互作用及稳定性等的深入研究,真正使得在大健康产品中发挥关键功效的天然材料成为各类产品组成体系的主角,体现和发挥其重要性。
  3.3 促进天然材料创新人才的培养
  针对目前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充分利用政府的各种人才引进激励措施,加强企业的配套措施,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实地交流,大力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
  企业应加大投入力度,改革企业管理机制,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内部研发团队建设,形成员工的培养与激励政策,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培养自己的研发人才和研发团队。
  3.4 规范与发展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市场
  随着人口老龄化、亚健康化与气候环境变化等客观条件的形成,以及人們崇尚自然理念的形成与深化,为天然材料产业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未来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业应建立以“品牌、文化、创新产品”为主线的发展方向,借助科技发展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针对目前天然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市场混乱,行业无序、恶性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突出的问题,应通过政府引导,产业联盟建立与调节,同领域企业相互沟通与合作等方式,注重特色品牌的维护和特色产品、产业的创新,加快建立各类天然材料市场的制高点及主动权,积极打造重大品牌和龙头企业,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的形成,确保天然材料及其产品的市场规范有序,良性发展。
  其次,应通过成立产业联盟或成立行业技术委员会等方式,规范天然材料质量标准,对天然材料品质实现分级化处理,实现其质量指标有据可依。企业也应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完善企业技术标准及质量控制方法,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精准控制,从而保证天然材料的性能稳定性。
  各企业在加强产品研发及质量控制的同时,应注重产品的系列化、多样化及统一性,加强对商标与专利的注册申请管理,切实提升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产品初步论证时,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项目产品及市场需求,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建立特色的销售模式。要切实加强技术创新所形成差异化战略在提升产品品质、支撑品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各天然材料及其产品相关企业要加快自身销售团队的建设,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模式,确保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参考文献
  [1] 罗战勇,陈元生. 广东药用植物选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J]. 广东农业科学,2004 (S1): 23-25.   [2] 邓杰明,钟象景,陈新贵,等.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芳香植物调查[J]. 热带农业科学,2017,37(7):98-106.
  [3] 王玉良,郭兴军,陈晓林. 植物天然产物在医药化工应用进展[J]. 人参研究,2012(4):58-59.
  [4] 沈 汶. 国内外含天然产物化妆品的应用概况 [J]. 中国化妆品,1996(6):3.
  [5] 筑梦中国,幸福起航(系列二)—“十三五”规划纲要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篇 [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16(5):4-5.
  [6] 许亚岚. 大健康产业步入发展新阶段 [J]. 经济,2017 (2):46-48.
  [7] 吴锐成. 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加快河源发展 [J]. 南方经济,2015 (12):8-10.
  [8] 林平凡. 创新驱动实现区域竞争优势重构的路径选择 [J]. 广东社会科学,2016 (2):29-37.
  [9] 梁忠云,李桂珍,常新民,等. 4-松油醇型白千层芳香油树种优良单株的选择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 (12):1 977-1 981.
  [10] 王伟伟,陈 瑶. 五指毛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 (3):41-42.
  [11] 张桂兴,严学东,杨佛新,等. 灵芝的功效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 (27):10 958-10 959.
  [12] 简 妮. 天然产物提取物产业质量控制技术路线图的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13] Ge Y, Ge M Q. Sustained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and haemostatic chitosan-based film with immerged tea tree oil droplets [J]. Fibers and Polymers, 2015, 16(2): 308-318.
  [14] 雷顺群. 论大健康理念形成的立论基础和根据 [J]. 中医杂志,2016(15):1 261-1 265.
  [15] 胡玉莉,駱骄阳,胡淑荣,等. 天然植物色素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3(13):2 433-2 438.
  [16] 雷顺群. 论大健康理念形成的立论基础和根据. 中医杂志,2016,57(15):1 261-1 265.
  [17] 蔡仲曦,干荣富.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之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 (12):1 314-1 318.
  [18] Pelaez F. The historical delivery of antibiotics from microbial natural products-Can history repeat [J].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2006,71(7):981-990.
其他文献
摘 要 菠萝蜜是热带特色果树,集水果、木本粮食及珍贵用材于一体,是中国热带地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菠萝蜜属于小宗热带特色水果,受部门重视不足,因此多年来对其栽培营养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综述了菠萝蜜国内外栽培概况、栽培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了中国菠萝蜜产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菠萝蜜 ;栽培 ;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S318 文献
期刊
摘要 HAB-7是一株分离自豇豆根际土壤、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及其发酵液粗提蛋白对植物病原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以橡胶树炭疽菌为指示菌,对其发酵上清液经60%、80%硫酸铵盐析获得的抗菌粗蛋白进行测试:并将HAB-7菌液稀释
期刊
摘 要 采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制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对死皮停割的‘云研77-4’和‘GT1’进行药剂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施药5个月后,参试的‘云研77-4’死皮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防效为23.1%,且死皮级别在3级以下的橡胶树死皮长度恢复率(45.1%)要好于死皮级别4~5级的橡胶树(17.6%),而参试的‘GT1’处理后效果不明显。对恢复产胶的植株持续割胶后,处理的产胶
期刊
摘要 建立云南卡蒂姆咖啡中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云南卡蒂姆咖啡中7种有机酸的含量,以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7种有机酸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6.
期刊
摘 要 ‘紫娟’红茶、‘紫娟’普洱熟茶都是用云南所特有的茶树特异新品种‘紫娟’(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的新梢加工而成的茶叶创新产品。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检测了‘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由醇、醛、酸、酮、酯、内酯、含氮类和烃类等8类83种化合物组成,在
期刊
摘 要 分析农户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选择不同销售模式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用实证数据加以验证,为提高农产品运销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以海南芒果果农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和实地考察,总结当前芒果果农销售农产品的主要模式,并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农户选择销售模式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Logit模型验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教育程度、风险态度、进取心态、获取信息难度、社会认同五个因素对农户选
期刊
摘 要 广州素有“花城”的美誉,节庆花卉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能营造喜庆气氛,增添城市色彩;而秋冬两季传统节日较为集中,布置的花卉景观较多且具备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广州市11个综合性公园秋冬两季节庆花卉的调研,明晰广州地区城市公园秋冬季花卉的种类及配置情况,并以问卷形式了解公众对节庆花卉的认识,以期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城市公园的节庆花卉布置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显示:(1)应用花卉共41科68属76种
期刊
摘 要 農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的重要聚居方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深入揭示其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对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农村居民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2软件,研究农村居民点密度和用地比重的空间差异性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从密度和用地比重来看,研究区不同等级的农村居民点在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北部密度和用地比重较大
期刊
摘 要 如何参与企业合作,农户会权衡生产决策权的转移问题。研究基于四川攀枝花市芒果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果农的生产决策权转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数果农不愿意转移生产决策权,生产规模、种植年限、年龄、文化程度、合作经历和政府认知态度情况等六个因素影响显著。  关键词 企业 ;农户 ;生产决策权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热带农业“走出去”的形势,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天然橡胶进出口贸易、热带水果和咖啡进出口贸易情况的分析,提出了热带作物产业走向海外市场的步骤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热带农业走出去战略提出五点建议和对策:多边合作和多元投资、机制保障和宏观管理、打造特色热带农产品品牌、重视安全和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热带 ;农业 ;走出去 ;战略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