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同时测定云南卡蒂姆咖啡中种有机酸含量的方法

来源 :热带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nfa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建立云南卡蒂姆咖啡中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云南卡蒂姆咖啡中7种有机酸的含量,以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7种有机酸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6.31%~95.23%,0.7种有机酸的精密度及重复性的RSD值均<3.0%。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云南小粒咖啡中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HPLC;云南卡蒂姆咖啡;有机酸
  卡蒂姆咖啡是卡杜拉(Caturra)与蒂姆(HDT)杂交的品种。具有抗锈病性强、高产、植株紧凑、适应性好、耐热等特点[1]。目前,云南卡蒂姆咖啡种植面积约占全省咖啡总面积的95%以上,支撑起云南咖啡产业排行全国第一的地位。生长在高海拔的卡蒂姆咖啡豆,在2012年的杯评结果中,曾被评价为香气强,有特殊香味,酸味好,果酸强,苦味好,口感醇厚丰富,回甘强,整体口感较好[2]。这些风味的形成与有机酸有着密切的关联,咖啡豆中苦、涩、酸、甜等味道主要由非挥发性酚酸类有机酸决定:柠檬酸、酒石酸会产生酸味[3],苹果酸会导致酸涩味[4],其他有机酸则主要产生苦味[5],苹果酸、柠檬酸这些有机酸引起的酸味,能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这些咖啡多酚能改善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管的抵抗能力及在受损后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咖啡多酚能与多种细菌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凝固而导致细菌死亡[6]。L-苹果酸还具有抗疲劳[7-8]、保护心脏[g]、降低抗癌药物毒副作用的功能[10]。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在咖啡豆中含量并不高,其总量约占2.5%[11],有关云南咖啡品质的研究,多集中于功能性成分方面的研究,如咖啡因[12-13]、绿原酸[14-15]、胡芦巴碱[18]及挥发性香气成分[17],而对咖啡中有机酸含量研究较少,其测定方法的研究也有待探究。本文通过超声提取、小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的方式,能有效富集有机酸含量,增加检验的灵敏度,为云南小粒咖啡的品质研究、质量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咖啡生豆样品
  云南省咖啡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德宏州,2016年此4个州市的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的92% [18],故分别采自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德宏州4个州市的咖啡种植基地的卡蒂姆咖啡豆作为样品进行检测。
  1.1.2 仪器及试剂
  戴安U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DAD检测器);MS205DU电子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ROLEDD公司);EXceed-AC-24超纯水机(成都康宁实验专用纯水设备);WF-1200MH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海曙五方超声设备有限公司);TDL-40B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MTN-2800W氮吹仪(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强阴离子固相萃取柱(SAX):1000 mg/6mL(购自迪马科技)。甲醇(色谱级,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磷酸(购自美圈TEDIA)。标准品:L-苹果酸(批号:20160820;纯度:99.0%)、DL酒石酸(批号:20161227;纯度:99.9%)、柠檬酸(批号:T1703130;纯度:99.8%)、乳酸(批号:T160096;纯度:88.2%)、单宁酸(批号:20161228;纯度:98.2%)、富马酸(批号:T160077;纯度:99.9%)均购自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琥珀酸(批号:16985000;纯度:99.5%)购自Dr.EhrenstorferGmbH。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
  Aglient ZORBAX SB-Aq C18柱(粒径5μm,柱长250 mm×4.5 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进样量:10μL。洗脱条件见表1,液相色谱图见图1。
  1.2.2 标准品的制备
  取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适量,精密称定,置25 mL容量瓶中,加0.1%的磷酸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混合对照溶液(L-苹果酸1.6940 mg/mL,DL-酒石酸0.8180 mg/mL,柠檬酸5.0660mg/mL,乳酸0.8960mg/mL,单宁酸0.1032 mg/mL,富马酸0.0126mg/mL,琥珀酸0.4048mg/mL)。
  1.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咖啡豆研磨成粉末(过0.45 mm筛),称取咖啡豆粉末0.7~0.8g(精确至0.0001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40℃蒸馏水约40 mL, 40℃下超声提取30 min,冷却至室温,定容,混匀。4000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过滤,取25 mL滤液全部转移至经过预活化的SAX固相萃取柱中(使用前依次用5 mL甲醇、5mL水活化),控制流速在1mL/min,弃去流出液。用5mL水淋洗净化柱,弃去流出液,再用10 mL磷酸-甲醇(2%磷酸甲醇溶液)洗脱,控制流速在1mL/min,收集洗脱液,氮吹仪吹干洗脱液,用2.0mL 0.1%磷酸水溶液溶解残渣后,涡旋混匀,过0.45μm滤膜后,待测。
  1.2.4 方法学考察
  1.2.4.1 线性关系
  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分析,得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寧酸、富马酸、琥珀酸的线性回归方程,见表2。结果显示,L-苹果酸在0.0847-1.6940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DL-酒石酸在0.0409~0.8180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柠檬酸在0.2533-5.0660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1.0000;乳酸在0.0448~0.8960 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单宁酸在0.0052~0.1032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 999 7:富马酸在0.0006-0.0126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1.0000;琥珀酸在0.0202~0.4048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9。   1.2.4.2 精密度
  精密吸取混合標准品溶液10μL,按1.2.1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针,以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的峰面积作为考察指标,计算RSD值。
  1.2.4.3 重复性
  称取同一咖啡豆供试品6份,按1.2.3的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并进样,分别计算6份供试品中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含量的RSD值。
  1.2.4.4 稳定性
  分别称取同一咖啡豆供试品溶液1份,按1.2.1色谱条件,分别于配置0、2、4、8、12、16和24 h进样,以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的峰面积作为考察指标,计算RSD值。
  1.2.4.5 加样回收率
  分别精密称取7种有机酸对照品适量,加入蒸馏水分别制成含L-苹果酸1.02mg/mL、DL-酒石酸0.05mg/mL、柠檬酸3.50mg/mL、乳酸0.25mg/mL、单宁酸0.03mg/mL、富马酸0.007mg/mL、琥珀酸0.2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已知7种有机酸含量的咖啡豆粉末0.300g,共9份。分别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1.5、2和2.5 mL,各3份,混匀。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按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及RSD值。L-苹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1.22%, RSD为1.75%; DL-酒石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6.31%, RSD为2.65%;柠檬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5.23%,RSD为0.98%;乳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8.43%, RSD为1.84%;单宁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7.27%, RSD为2.38%;富马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4.52%,RSD为1.03%;琥珀酸的平均回收率为86.77%, RSD为2.54%。符合定量测定要求,表明本法准确可靠。
  2 结果与分析
  2.1 7种有机酸含量
  精密称取不同产地的咖啡豆粉末0.75g,各3份,按供试品项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7种有机酸的含量,求平均值,结果见表3。
  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德宏州的咖啡豆(品种均为卡蒂姆)进行有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7中有机酸中含量最高的为柠檬酸,含量在9.718~11.584 mg/g;其次为L-苹果酸,含量在2.256~3.654 mg/g; DL-酒石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含量较低,均<1.0 mg/g。不同产地的咖啡豆中各组分在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总量上无显著差异。
  2.2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4)显示:L-苹果酸、DL-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单宁酸、富马酸、琥珀酸的RSD值均<1.0%.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各成分的RSD值在0.79%-1.51%,表明该供试品制备方法重复性较好。
  实验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在24h内各组分峰面积的RSD值在0.95%~1.8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在试验中,对多个色谱条件进行了考察。包括对供试品提取溶剂的选择:对甲醇水的不同配比,0.1%的磷酸溶液及40℃蒸馏水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0.1%的磷酸溶液及40℃蒸馏水的提取效果较好,提取率相等,最终选择40℃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19]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进行了优化:增加了超声提取,使得有机酸的溶出更加充分;将添加乙醇浓缩的过程省去,改为离心,过滤,取过滤液直接上柱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减少了样品的损失,提高了回收率;洗脱液采取氮吹浓缩的方式,较旋转蒸发仪的浓缩方式,显著减少了测定成分的损失;对色谱条件进行了细化,使得色谱分离条件更加适合咖啡样品。
  3.2 结论
  有机酸是咖啡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咖啡的风味物质,对咖啡的口感、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故对咖啡质量评价时,应增加有机酸的含量指标,能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价咖啡的品质。本实验建立的HPLC方法,样品中各被组分的色谱峰基本达到基线分离,并且通过对方法学的考察,显示该分析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咖啡中有机酸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 Dr CJ Rodrigues Junior. Rerort of the visit to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 1993.
  [2]张洪波,郭铁英,匡钰,等.影响云南卡蒂姆咖啡杯品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热带农业科技,2018, 41(1):36-42.
  [3] Rodrigues C I,Marta L,Maia R, et al. Applicationof solid-phase extraction to brewed coffee caffeine and organic acid determ-ination by UV/HPLC[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07,20(5):440-448.
  [4] Jumhawan U,Putri S P,Marwani E,et al. Selectionof discriminant markers for authentication ofasian palm civet coffee (kopi luwak): ametabolomics approach[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and Food Chemistry, 2013, 61(33):7994-8001.   [5]李学俊,莫丽珍.咖啡杯品与检验[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
  [6]李学俊,崔文锐,杜华波,等.小粒种咖啡的主要成分及功能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6,36(6):71-75.
  [7] Bendahan D, Mattei J P, Ghatas B, et al. Citrulline/malate promotes aerobic energy productionin human exercising muscle [J]. Br J Sports Med,2002, 36:282 289.
  [8]梅郁,张缨.L-苹果酸代谢与运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4):509-511.
  [9]高群,贾国良,王立军,等,苹果酸钠对晕厥心肌线粒体酶系作用的实验研究[J].心脏杂志,2000, 12(1):7-9.
  [10] Sugiyama K,Ueda H,Suhra R,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sodium L-malate, an active constituentisolated from Angelicae radix, on 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Ⅱ)-induced toxic sideeffect [J]. Chem Pharm Bull, 1994, 42 (12):2 5652568.
  [11]曾凡逵,欧仕益.咖啡风味化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12]陳娴,刁玉华,肖丽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小粒咖啡豆中咖啡因含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7, 19: 126-127.
  [13]王贤智,郝淑美,王志洪,等,前处理对咖啡中咖啡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 44(4):110-112.
  [14]李莎莎,于娟,谭淑瑜,等.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咖啡中咖啡因、咖啡酸及绿原酸的含量[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 (1):90-93.
  [15]王光路,李长文,刘志达,等.HPLC法同时测定咖啡豆中绿原酸及咖啡碱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 38(23): 155-157.
  [16]邵金良,刘兴勇,杨东顺,等,咖啡及咖啡制品中葫芦巴碱、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比较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 (2):158-163.
  [17]周斌,任洪涛.不同产地咖啡豆香气成分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 (2):128-131.
  [18]黄家雄.咖啡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EB/OL].[2017-12-20]. http://www.ynagri.gov.cn/news 14248/20171220/6977486. shtml, 2017-12-20.
  [19] GB 5009.15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S].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明确覆膜种植对柠檬园病虫害危害情况的影响,于2016年4月和7月调查了保山市和瑞丽市覆膜和常规种植柠檬园的病虫害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常规种植柠檬园有刺吸类害虫4种、食叶类害虫1种、蛀干害虫1种及病害8种,覆膜种植柠檬园有刺吸类害虫7种、食叶类害虫1种及病害8种。在保山市覆膜种植与常规种植柠檬园相比,4月刺吸类害虫增加了5种,锈壁虱的危害更低,蓟马危害增加;7月刺吸类害虫种类和蓟马危害情况
期刊
摘 要 双尾琉璃小灰蝶(Hypolycaena kina Hewitson)是在云南省德宏州发现的一种石斛新害虫。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对双尾琉璃小灰蝶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观测,并描述其发生危害特点。结果表明,3月下旬是双尾琉璃小灰蝶为害高峰期,其幼虫取食大包鞘石斛的花朵,影响大包鞘石斛的生长及其观赏价值,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双尾琉璃小灰蝶 ;生物学特性 ;发
期刊
摘 要 为了在总RNA水平上揭示橡胶草SSR分布规律和特性,利用GRAMENE网站提供的SSR鉴定工具SSRIT(Simple Sequence Repeat Identification Tool),对橡胶草6 756条无冗余的EST分别进行SSR鉴定。结果共搜查到2 761个1~6碱基SSR,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单碱基重复基元类型,其次为三碱基重复基元类型与二碱基重复基元类型,分别为2 139、3
期刊
摘 要 以山荣农场为例,总结海南主要的热带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分析荔枝产业、芒果产业、林下经济、休闲农业、香蕉产业、畜牧业等的发展特征,剖析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提出打造荔枝文化节及荔枝风情小镇、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等创新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及关于强化品牌建设、专营专柜直销模式、整合营销平台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等运营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热带现代农业 ;发展特征 ;创新产业 ;运营模式  中
期刊
摘 要 根据票据管理的相关管理规定,结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票据管理的实践,从中间管理层这一级分析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加强票据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 ;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票据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以下简称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是指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在发生暂收、代收和单位内部资金往来结算时开具的凭证。此类票据所列款项不构成收入
期刊
摘 要 根据国际通用的温室气体减排计算方法,对海南澄迈日产3万Nm3车用沼气工程所带来的主要温室气体减排量和减排效益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3 560 t(CO2当量),以上海碳交易市场近年平均交易价格(39.23元/t CO2)计算,可带来210.12万元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沼气工程 ;温室气体 ;减排量 ;减排效益  中图分类号 S216.4  气候变暖、温室
期刊
摘 要 对云南省滇西有较长栽培历史的优质饲料地方品种——滇西翅果菊开展不同地区连续两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滇西翅果菊叶量丰富,年均干物质产量明显高于同期生长的对照品种180.8%,具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和栽培价值,并以秋季播种较好。植物常规养分分析结果表明,滇西翅果菊多汁,其粗蛋白含量高于同期的对照品种14.1%,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还阐述了滇西翅果菊的植物学特性、农艺性状、适应性、种植要点
期刊
摘 要 菠萝蜜是热带特色果树,集水果、木本粮食及珍贵用材于一体,是中国热带地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菠萝蜜属于小宗热带特色水果,受部门重视不足,因此多年来对其栽培营养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综述了菠萝蜜国内外栽培概况、栽培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了中国菠萝蜜产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菠萝蜜 ;栽培 ;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S318 文献
期刊
摘要 HAB-7是一株分离自豇豆根际土壤、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及其发酵液粗提蛋白对植物病原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以橡胶树炭疽菌为指示菌,对其发酵上清液经60%、80%硫酸铵盐析获得的抗菌粗蛋白进行测试:并将HAB-7菌液稀释
期刊
摘 要 采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制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对死皮停割的‘云研77-4’和‘GT1’进行药剂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施药5个月后,参试的‘云研77-4’死皮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防效为23.1%,且死皮级别在3级以下的橡胶树死皮长度恢复率(45.1%)要好于死皮级别4~5级的橡胶树(17.6%),而参试的‘GT1’处理后效果不明显。对恢复产胶的植株持续割胶后,处理的产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