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逆转P—gp介导的胃癌多药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dma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30.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对P糖蛋白介导的胃癌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加药后的增殖,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P-AKT和 P-gp的表达量。结果: 姜黄素合用阿霉素处理细胞48h,阿霉素的浓度在0.05~5ug/ml 时,加入姜黄素25umol/l,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阿霉素0.25ug/ml和姜黄素25umol/l二者联合使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最明显。单用阿霉素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3.2±1.9)%,采用在阿霉素基础上联合使用姜黄素后细胞凋亡率为(21.3±2.8)%,与单独使用阿霉素相比,阿霉素与姜黄素联合使用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与单用阿霉素0.25 ug/ml相比,联合使用姜黄素后p-Akt和 P-gp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2组间Akt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不增加阿霉素对SGC7901细胞毒性作用;对于SGC7901细胞株,姜黄素明显增加阿霉素细胞毒性;姜黄素明显抑制了p-Akt和 P-gp蛋白的表达。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降低 P-gp的表达进而逆转多药耐药。
  【关键词】姜黄素;P糖蛋白;阿霉素;多药耐药;逆转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1],然而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胃癌的治疗效果,抑制或者逆转胃癌多药耐药对于胃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肿瘤MDR及其预防与逆转是肿瘤化疗中函待解决的问题,亦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领域。如何让化疗药物增效减毒是目前肿瘤化疗中函待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姜黄素前期研究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姜黄素、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二甲基亚砜均购自美国 Sigma公司,阿霉素购自深圳万乐药业公司。DMEM培养基购自 Gibco公司,胃癌耐药株K562/A02由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初始时在含0.5mg/l 浓度的阿霉素、10%胎牛血清的 DMEA培养基中培养,实验前2d换无药培养基培养。
  1.2方法
  1.2.1药物配制姜黄素溶解在DMSO后,采用无血清培养基配成药物浓度5×10mol/L储备液,使DMSO终浓度 <0.1%(V/V),贮存液置于 -20℃冰箱中避光保存。用 5%葡萄糖溶液将阿霉素配成10mg/ml的稀释液,置于 -4℃冰箱中保存,使用前用 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稀释成所需药物浓度。
  1.2.2 MTT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以 2×10个/mL浓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体积200 μg/L。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吸尽每孔培养液,实验组Ⅰ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实验组Ⅱ在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后联合使用姜黄素。阿霉素终浓度分别为0.05,0.1,0.25,1.5,5ug/ml,姜黄素终浓度为25umol/l。对照组Ⅰ为不加细胞仅含培养液的空白对照,对照组Ⅱ为仅加细胞的阴性对照,培养48h后,每孔加入20μl的MTT 液(浓度为5mg/ml),继续培养4h后终止培养,吸弃上清液后,每孔加150μl的DMSO,振荡器上振荡10min 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标仪490nm 处的检测光吸收值(A),空白孔较零。以上各浓度组设3个复孔,取平均值,细胞存活率(IC)=实验组平均A值/阴性对照组平均A值。
  1.2.3 Westernblot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调整细胞终浓度为1×10个/mL后,接种于25cm2培养瓶,分为2组:阿霉素组(0.25ug/ml)、阿霉素及姜黄素组(0.25ug/ml、25umol/l)培养48h后,收集2组细胞,用Westernblot法检测pAKT、Akt和 P-gp的表达量。
  1.2.4凋亡的检测 将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 1×10个/mL后,接种在6孔板中,分组方法:一组加入阿霉素,使其终浓度为血浆峰值浓度2.5g/mL;另外一组加入0.25g/mL阿霉素和2.0mol/mL姜黄素,培养箱中培养48h。收集各组细胞,预冷75%乙醇固定,然后吹打成单细胞悬液,4℃放置30min后,在离心机上采用1000r/min离心20min;加磷酸盐缓冲液(PBS)离心,去除固定液,加入200LIRNaseA(1mg/mL)37℃水浴箱中孵育30min,然后每孔加入500ulPI(10g/mL)染色液,充分混匀,4℃条件下避光30min ,上机检测,记录激发波488nm 处红色荧光。用亚G1期法分析凋亡细胞,测定细胞的凋亡率,以Cell Quest 软件分析检测结果。公式计算细胞凋亡率:细胞凋亡率=凋亡细胞数/总细胞数×10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姜黄素合用阿霉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作用 处理48h,阿霉素的浓度在0.05~5 ug/ml时,加入姜黄素25 umol/l,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1),尤以阿霉素0.25 ug/ml和姜黄素25umol/l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最明显,见图 1。
  2.2阿霉素及姜黄素对SGC790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阿霉素及姜黄素对 SGC790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见图2。结果显示,单用阿霉素组細胞的凋亡率为(13.2±1.9)%,采用在阿霉素基础上联合使用姜黄素后细胞凋亡率为(21.3±2.8)%,与单独使用阿霉素比,阿霉素与姜黄素联合使用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
  2.3姜黄素对SGC7901细胞的p-Akt、Akt和P-gp表达的影响 姜黄素对SGC7901细胞的p-Akt、Akt和 P-gp表达的影响详见表1及图3。与单用阿霉素 0.25ug/ml相比,联合使用姜黄素后 p-Akt和P-gp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2组间 Akt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前期大量研究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增殖、抗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及拮抗放化疗等作用在肿瘤的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Akt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靶向作用于Akt的药物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阐明了姜黄素逆转胃癌MDR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为寻找安全、高效、低毒、天然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提供重要实验依据,将为开拓姜黄素抗肿瘤治疗的新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SK3278)
  参考文献
  [1]ZahediP,DeSouzaR,HuynhL,etal.Combinationdrugdeliverystrategyforthetreatmentofmultidrugresistantovariancancer[J].MolPharm,2011,8(1):260-269.
  [2]Adamusg,ChoiD,RaghunathA,etal.Signicance of Anti-retinal Autoantibodies in Cancer associatedRetinopathy with Gynecologicaical Cancers [J].JClin Expophthalmol,2013,4(6):30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为有效遏止HIV的蔓延,除寻求更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外,HIV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其早期诊断主要靠实验诊断,包括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抗原  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 慢性病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及防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区卫生工作,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加强和改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解决机制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我国居民因慢性病引起的死亡构成已高达80%。慢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子宫外部出现子宫内膜组织的相关疾病,本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盆腔粘连。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盆腔粘连的有效方法,研究EMs相关盆腔粘連的发生机制,对于治疗EMs相关盆腔粘连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纤溶活性系统、TGF-β/Smad信号通路方面剖析Ems盆腔粘连的发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原药用数片机只能数片粒,并为固定数量,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数量。对原药用数片机的可调数粒盘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机械可以完成片剂、丸剂生产的需要。可以数不同数量的片剂、丸剂,装瓶数量可以调节,成为一种多功能数粒盘,使机械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改进后的设备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装量准确,大大降低了制药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下提高护生静脉输液学习效果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静脉输液的第一轮学习中实验组以“动作技能学习理论[1]”为指导,着重于核心动作准确性的训练,而对照组则按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完整流程的训练,第二轮学习两组均按完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性痴呆中各因素对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收的64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6例肺痴呆性脑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神经症状、病程、体征、CT、卒中发作史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因素对脑血管性痴呆病程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失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高频震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指应用小于或接近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较高的频率振动,吸气与呼气均是主动过程的不同于常频通气(CMV)的一种机械通气方法。目前HFOV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极危重症尤其CMV治疗无效病人的救治,成为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骨科损伤控制分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braden量表在老年病科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一年住院病人160例,运用改良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我科成立压疮品管圈小组,运用改良Braden 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对高危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浅谈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采用治疗方法的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穿孔缝合手术组,工作36例患者,以及胃部分切除手术组,共有3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