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穿孔患者68例临床治疗体会和韩伟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浅谈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采用治疗方法的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穿孔缝合手术组,工作36例患者,以及胃部分切除手术组,共有3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胃部分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穿孔缝合组患者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缝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胃部分切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这两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概率分别是13.9%和3.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直接发病原因就是胃溃疡,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穿孔缝合以及胃大部分切除,两者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在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选择治療方法,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穿孔缝合;胃大部分切除;临床治疗体会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生活规律的不正常等多种因素,导致进行胃穿孔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到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已有的研究成功显示,引起胃穿孔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规律、饮食过饱、不合理的用药以及精神过度紧张和压力大,但是引起为穿孔的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胃溃疡。该病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在临床上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诊断方法相对比较简单,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穿孔缝合以及胃大部分切除两种,为了对这两种方法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探究,我院针对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展开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本资料
  以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30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为39.2岁。所有患者在入院的时候均经过全面的诊断,确定为急性胃穿孔。患者就诊的时间最短的为发病后1小时,最长的为发病后5天,平均为12.4小时。68例患者中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有46例,没有胃溃疡病史或者病史不详的患者有22例,空腹状态下穿孔的患者有24例,饱食后发生穿孔的患者有44例。按照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穿孔缝合组,共有36例患者,胃部分切除组共有3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以及病情等方面都基本相似,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根据具体的病情情况,以安全健康为主要目的,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其中对于穿孔时间小于12个小时,腹腔发生轻微感染、并且出现出血或者是过梗阻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其他的患者采用穿孔缝合手术进行治疗。
  其中穿孔缝合组36例患者均采用单纯的穿孔缝合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操作步骤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麻醉,从患者的右上腹肌切口,切口之后探入腹腔,观察患者的穿孔状况,将穿孔附近的渗出液、食物残渣等清理干净,同时将患者胃部的残留液排除干净。使用干纱布压迫患者的穿孔,并且用生理盐水冲洗穿孔,使用7号丝线对穿孔部位进全层缝合。缝合完成之后覆盖上大网膜用于结扎和固定,采用生理盐水腹腔引流,最终将患者的伤口缝合。对于胃部分切除组的患者采用切除胃大部分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麻醉、穿孔检查、穿孔清理等方法与穿孔缝合组患者的一样。之后根据患者为穿孔的具体情况选择切除患者的部分胃组织,然后选择进行胃和十二指肠的吻合手术。
  手术结束之后均要求两组患者禁食一段时间,进行常规的胃肠减压护理。同时采用抗生素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感染,补液维持患者的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等到患者开始进食之后,采用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进而达到根治穿孔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出院后1年内复发的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18.0,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为P<0.05,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穿孔缝合组3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以住院时间分别为51.210.8min,7.63.2天,胃部分切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9.228.2min,13.24.5天,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到P<0.05,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同时,穿孔缝合组3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5例,并且1随访结果发现复发的患者有3例,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为13.9%,胃部分切除组3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生的有4例,1年随访期间出现复发的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是12.5%和3.1%,对这两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到,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的研究显示穿孔缝合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各有利弊,切除手术给手术时间长,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大,住院时间长,但是其复发的概率低、穿孔缝合手术时间短,患者住院时间段,但是手术之后的复发概率相对较高,患者可能需要遭受二次手术的痛苦。在临床上不能够简单的断定哪种手术方法有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采取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家著,孙海涛.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手术92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92-93.
  [2]王展福,黄许森,王方,等.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1):26-27.
  [3]王展福,黄许森,王方.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海南医学》?.2012年11期
  [4]国同歌,李鑫,陈勇.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12.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性传播是艾滋病疫情扩散的重要途径,暗娼是这一途径中重的“桥梁”人群,低档场所暗娼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较高,已成为性工作者人群中的最危险者。因此,加强对低档暗娼人群的综合干预与检测,从高危人群中及时甄别出传染源,有效管理传染源,切断经性途经传播是防止艾滋病从高危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关键,是预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为有效遏止HIV的蔓延,除寻求更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外,HIV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其早期诊断主要靠实验诊断,包括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抗原  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 慢性病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及防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区卫生工作,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加强和改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解决机制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我国居民因慢性病引起的死亡构成已高达80%。慢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子宫外部出现子宫内膜组织的相关疾病,本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盆腔粘连。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盆腔粘连的有效方法,研究EMs相关盆腔粘連的发生机制,对于治疗EMs相关盆腔粘连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纤溶活性系统、TGF-β/Smad信号通路方面剖析Ems盆腔粘连的发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原药用数片机只能数片粒,并为固定数量,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数量。对原药用数片机的可调数粒盘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机械可以完成片剂、丸剂生产的需要。可以数不同数量的片剂、丸剂,装瓶数量可以调节,成为一种多功能数粒盘,使机械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改进后的设备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装量准确,大大降低了制药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下提高护生静脉输液学习效果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静脉输液的第一轮学习中实验组以“动作技能学习理论[1]”为指导,着重于核心动作准确性的训练,而对照组则按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完整流程的训练,第二轮学习两组均按完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性痴呆中各因素对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收的64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6例肺痴呆性脑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神经症状、病程、体征、CT、卒中发作史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因素对脑血管性痴呆病程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失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高频震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指应用小于或接近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较高的频率振动,吸气与呼气均是主动过程的不同于常频通气(CMV)的一种机械通气方法。目前HFOV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极危重症尤其CMV治疗无效病人的救治,成为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骨科损伤控制分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braden量表在老年病科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一年住院病人160例,运用改良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我科成立压疮品管圈小组,运用改良Braden 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对高危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根据分值采用不同的预防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