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骨科损伤控制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j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理收集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骨科损伤控制分期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位优者8例,良好者5例,尚可2例,较差者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复位优者3例,良好者7例,尚可者4例,较差者1例,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复位优良,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四肢多发骨折;骨科损伤控制;临床分析
  不稳定骨盆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损伤疾病,主要是由于高能量外伤所致,常常合并有严重的内脏损伤或者四肢多发骨折等合并症,病情较为严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DCO分阶段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中男10例,女5例;患者年龄31-60岁,平均(46.8±12.8)岁;受伤至入院就诊时间介于20-50min。受伤原因:因交通意外事故伤者9例,因高空不慎坠落伤者6例;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其中3例B2.2型患者,3例C1.3型患者,9例C2.3型患者,。对照组中男11例,女4例;患者年龄33-59岁,平均(46.3±12.1)岁;受伤至入院就诊时间介于18-49min。受伤原因:因交通意外事故伤者10例,因高空不慎坠落伤者5例;骨盆骨折根据Tile分型:其中4例B2.2型患者,4例C1.3型患者,7例C2.3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受伤原因以及骨折分型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主要包括输液、输血、放置尿管、抗休克等。而观察组患者基于DCO理念指导下进行分阶段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控制大出血症状。采用骨盆带进行固定止血,本组中有3例患者合并有脾破裂症状应及时采取脾切除手术,有3例患者合并有尿道损伤症状,应及时进行耻骨联合上膀胱造口治疗;3例患者合并有多发肋骨骨折以及肺挫伤,可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肋骨悬吊牵引术治疗。若患者合并有四肢多发性骨折患者都采用石膏托簡单固定、骨牵引治疗。
  1.2.2将患者迅速送至ICU,尽快采取复苏治疗。将患者送入ICU室后,应尽快恢复患者血容量、体温,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纠正凝血机制紊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1.2.3分期手术治疗。待稳定患者的生理情况后,应首先安排患者进行四肢骨折内固定治疗,术后仔细观察患者病情3-4d,确定患者没有明确的手术禁忌症下,可以再采取骨盆骨折内固定治疗。合并骨折线、骶骨骨折患者可采用钢板跨双侧骶骼关节固定治疗,合并有骶骼关节脱位患者可应用骶骼螺钉进行固定;合并有骨盆骨折患者可进行钢板固定骨盆前环重建。若合并有四肢骨折患者,股骨颈骨折者应采用3枚空心钉固定;多发肋骨骨折者应采用钛镍合金记忆环抱器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应采用肱骨近端LCP固定;粗隆间骨折患者应采用PFNA固定;股骨髁上骨折者应采用锁定加压股骨髁支持钢板进行固定;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应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其中观察组中发生坐骨神经伤、尿道损伤各1例,对照组中有2例急性呼吸综合征,皮下组织感染、静脉血栓各1例。
  3.讨 论
  四肢多发骨折是大多数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常见的一种合并症,极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代谢酸中毒、低体温等症状,早期若直接采用重建手术,极易扰乱患者生理功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DCO理念在临床创伤外科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其主要是采用一体化全程救治管理模式,进行分阶段治疗,初期抑制大出血主要是为了挽救患者生命,中期主要是进入ICU进行复苏治疗,后期待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实施DCO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对患者额外的创伤,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组选择手术时机主要是在患者情况稳定、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条件下,观察3-4d后再进行手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复位优良率提高了20%,术后并发症也减少了20%,与郑世成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复位优良,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世成,高宗强,樊立宏,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指导一体化救治模式在骨科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43一47.
  [2]薛绪潮,龚谋春. 损伤控制性手术与战伤救治[J].临床军医杂志,2012,36( 04) : 656 - 65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患者王占菊,女,51岁,因腹痛、盗汗6天,腹胀2天入院。既往史:自诉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40余年,每年发作数次,均在当地医院治疗。查体:T:36.5℃,P:82次/分,R:21次/分,BP:130/84mmHg,神清,消瘦貌,自动体位,左肺叩诊浊音,左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腹部膨隆,腹软,脐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吲达帕胺为磺胺类利尿药,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是一种强效、长效的降压药。在国外的一些文献上出现过代谢的不良反应。本药可引起低钾血症,治疗期间应监测血浆钾离子水平,必要时补钾。本药还可引起低钠血症及低氯血症,甚至发生代谢性脑病(临床表现为呕吐、嗜睡、木僵、昏迷和癫痫发作等)。  【关键词】 吲达帕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2.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性传播是艾滋病疫情扩散的重要途径,暗娼是这一途径中重的“桥梁”人群,低档场所暗娼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较高,已成为性工作者人群中的最危险者。因此,加强对低档暗娼人群的综合干预与检测,从高危人群中及时甄别出传染源,有效管理传染源,切断经性途经传播是防止艾滋病从高危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关键,是预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为有效遏止HIV的蔓延,除寻求更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外,HIV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其早期诊断主要靠实验诊断,包括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抗原  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 慢性病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及防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区卫生工作,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加强和改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解决机制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我国居民因慢性病引起的死亡构成已高达80%。慢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子宫外部出现子宫内膜组织的相关疾病,本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盆腔粘连。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盆腔粘连的有效方法,研究EMs相关盆腔粘連的发生机制,对于治疗EMs相关盆腔粘连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纤溶活性系统、TGF-β/Smad信号通路方面剖析Ems盆腔粘连的发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原药用数片机只能数片粒,并为固定数量,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数量。对原药用数片机的可调数粒盘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机械可以完成片剂、丸剂生产的需要。可以数不同数量的片剂、丸剂,装瓶数量可以调节,成为一种多功能数粒盘,使机械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改进后的设备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装量准确,大大降低了制药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下提高护生静脉输液学习效果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静脉输液的第一轮学习中实验组以“动作技能学习理论[1]”为指导,着重于核心动作准确性的训练,而对照组则按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完整流程的训练,第二轮学习两组均按完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管性痴呆中各因素对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收的64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6例肺痴呆性脑血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神经症状、病程、体征、CT、卒中发作史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因素对脑血管性痴呆病程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失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高频震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指应用小于或接近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较高的频率振动,吸气与呼气均是主动过程的不同于常频通气(CMV)的一种机械通气方法。目前HFOV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科极危重症尤其CMV治疗无效病人的救治,成为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