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之我见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lin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正逐步走入普通百姓家庭,汽车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交通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成为国家、社会,乃至世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通过介绍中外及我省上半年交通安全之现状,分析影响交通行车安全之主要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论述了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旨在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时刻牢记“交通行车,安全第一”。
  [关键词] 交通参与人 驾驶情绪 意识 安全
  
  一、中外交通安全现状对比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以平均每年50%的速度递增,今天我国汽车总量已破亿,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在我们为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喝彩之际,我们却不能忽略,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以及我国交通事故的数量及其增长量。自汽车发明以来,全世界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死亡人数已逾3000万,比同期战争死亡人数还多,交通死亡事故死亡人数占非自然死亡的1/4左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和长远的的影响。从1990年起,我国因交通环境的复杂性所引发的事故也随之以平均每年3.2%增加。虽然03年后事故总量有所下降,但在仅2006年就造成道路交通事故37万多起,事故死亡人数近9万人;受伤43万多人;直接财产损失 14.9亿元。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尤其突出。就2005年交通事故造成的每10万人口死亡率来看,德国是6.5,美国是14.66,日本是5.38;我国是6.84,虽然从比率上看相差不多,但增长的平均速度却非常惊人,每年约3.67%(90~06年)。从万车死亡率来看,2005年德国是0.8,美国是1.77,日本是5.38;而我国是6.16,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至6倍。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特别是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大,纠纷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大约125万,每天平均3000多人,造成损失大约5000亿美元。就我国而言,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占受理侵权案件的三分之一强。
  二、2011上半年我省交通事故情况
  2011年7月27日上午,公安部“严厉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浙江省通报分析了当前道路交通事故严峻形势,要求最大限度把警力推向路面,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浙江省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135起,死亡2401人,受伤9649人,直接经济损失389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5.98%、7.12%、17.95%、5.87%,死亡人数减少184人。但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27起,死亡101人,事故起数同比增加1起。其中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4起,同比增加1起。
  三、影响交通行车安全之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往惨痛的交通行车安全事故中,我们总结经验可以分析出,影响交通行车安全的,无非是人、车、路三者以及三者能否和谐发展四个方面。
  (一)人的原因。它包括机动车驾驶人的情绪、驾培模式和交通参与者自身的安全意识。
  1、机动车驾驶人的驾驶情绪又叫“情绪中暑”是指在炎热天气或在连续较长时间的驾驶后,往往处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状态,表现为心情烦躁、易怒,不安等情绪,难免会给开车带来一定的干扰。直接影响着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和驾驶能力,严重影响着其它交通参与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机动车驾驶人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大量存在。我国机动车驾驶人队伍迅速壮大,2006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到1.5亿人,在基数庞大、增长迅猛的情况下,驾驶人的素质难免良莠不齐,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的违法行为大量存在。据公共卫生专家说,交通事故是45岁以下中国人死亡的主因。鉴于汽车销量在过去十年中激增,而数千万司机——其中许多都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培训——都属于新手上路,因此公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可能会进一步攀升。
  3、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现象比较普遍,是交通组织中弱势群体。很多骑车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经常乱闯红灯、抢行猛拐、骑车带人,不仅扰乱交通秩序,也危及自身安全。一些行人为了走距离短的路程达到目的地,往往顾及不到危险,酿成交通事故。
  (二)车的原因。它包括产销数量、车身安全技术、车辆安全保护措施、车身结构。
  1、奥运之后的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千万辆,2010年私家车更是呈爆炸式增长,“学驾”和“购车”开始井喷,大堵车“附赠品”也随之而来。2010年,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和32.37%创新高,稳居全球产销第一。
  2、机动车安全配置水平低。从安全性能看,一方面,摩托车、拖拉机等低安全性能的机动车构成比例高,占到总量的近70%,远高于世界1999年16%的平均比例。另一方面,汽车尤其是经济型汽车安全配置低,侧面气囊、车轮驱动力控制、电子稳定装置、主动悬架、防撞、倒车雷达以及儿童座椅等安全装置,在经济型汽车上很少应用。2006年,中国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安置率只有3%,而美国为29%,欧洲为43%。
  (三)路的原因。它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路表状况及其它交通环境状况和道路规划。
  许多道路设置不合理,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安全评估就投入使用。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抢行比较普遍,在道路线形、视距、路面状态、行车道宽度、道路景观等方面缺乏人性化考虑,交通标志、标牌、标线和交通控制设施不完善。道路安全通行的条件较差。
  (四)人、车、路的综合原因。它是指三者在一个交通环境中是否能够和谐的发展。比如单方面的强调汽车本身的安全,就可能造成行人在与车辆发生碰撞时受到严重伤害。这也就引出了现在提倡的车辆行人保护技术。
  三、安全行车,预防交通事故之良策
  (一)人的方面
  1、强化培训考核,提高驾驶者的技能水平。驾驶培训学校严把驾驶人“进门关”,考核机关强化驾驶证考领工作,把好考试、发证关,以确保考试质量,提高初学驾驶者的驾驶技能水平,具有良好的驾驶水平和具备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和减少交通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比例。
  2、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行车认识。机动车驾驶人的素质提高决不仅仅是驾驶技能的提高,当然驾驶员掌握良好的驾驶技能是根本,安全知识和法规及安全意识的养成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首先机动车驾驶人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提高安全行车预防交通事故的意识。其次,还应坚持开展技能培训、法规学习,切实提高驾驶人熟练驾驶技能,交通管理部门要坚持每月一次的安全例会制度,组织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观看警示片、通报安全形势、剖析典型事故,使驾驶人对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灵魂深处得到高度认识,做到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利用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等等,制作交通安全标语,事故案例分析等等,加大在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宣传报道;交通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在现场展示交通事故现场照片、说明或者通过PPT播放交通参与者乱闯红灯、抢行猛拐、骑车带人等违法行为酿成的交通安全隐患和事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形成强大的宣传教育声势,使大家都知道交通安全工作,不光光是驾驶员朋友的责任,更是我们所有交通参与人的责任,让人们明白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的交通活动,怎样参与交通才能保障安全,怎样才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使交通安全这个主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二、车的方面
  1、车型选择。相比八九十年代的车型,现代车型不论在车身结构、安全设计、动力调校还是在安全保护配置方面有了较大突破,配置相当丰富。但是大部分厂家只有在豪华型车上才配有比如:激光焊接的高强度车身、驾驶与副驾驶全尺寸气囊、前座椅双侧气囊、后侧安全气囊、前后贯通式头部双气帘、智能泊车辅助系统、倒车影像系统、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胎压报警、动态稳定控制系统、ABS+EBD、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等,尽量选择较高配置系统,性价比高点的车型,高配置安全系统在带给驾驶员朋友驾驶乐趣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安全性,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交通参与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注重维护——确保车况良好。在出车前、行驶中、中途停车时、回场后四个时间段对车辆进行清洁、补给、安全检视。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及时对车辆进行一级、二级的维护,减少车辆零件磨损,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
  三、路的方面
  1、加大投入,完善道路交通设施。以我省交通提出的大路网建设为契机,加大政府对道路建设资金的投入,保障经费。对各条路网上的交通设施标志标线进行排查、整治,发现遗失的及时补设、发现漏设的重新规划设置,需要整改的及时整改到位,进一步完善公路沿线交通设施,确保道路通行安全。
  2、依托科技,强化路面信息管理。面对当前繁重的交通管理工作任务,充实警力是一个方面,各级政府更要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完善“电子警察”监控系统,加大对道路的监管力度,从时间上实现全天候24小时对道路的监管,形成了点、线、面连接的道路交通电子技术监控网络,从管理上实现的向科技要警力。引进非现场执法系统,利用安装移动监控设备的多功能警务巡逻车,加大对固定电子警察监控“盲区”和危险路段的监控力度。
  
  参考文献:
  1、跨域2010运输有为,长三角道路运输 2010第12期独家策划《畅通公交,直击城市拥堵之“弊”》
  2、汽车知识2011第02期《好车手的100个标准》;第06期《道路试驾》
  3、2011年7月28日参政消息第16版美报文章《中国必须正视道路安全问题》
  4、新网杭州7月28日电(记者 夏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西安外国语大学近300名五年制高职学生从价值观、人际关系处理、面对压力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英语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日语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低年级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上述调查研究,笔者认为,针对西外高职部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部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对策:第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造健康成长的学习条件,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第二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对物联网的体系架构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云计算等; 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未来发展将面临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的前景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物联网 关键技术 应用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
期刊
[摘 要]“1+1”模式核心课程的开发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具体体现。本文就“1+1”模式核心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如何开发、开发注意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 “1+1”模式 课程开发 项目化教材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高职院校能否办出自己特色的决定性因素,已经引起教学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推动校企
期刊
[摘 要] 体育课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仍按普通高校模式惯性发展,不能体现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要求。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同程度压抑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对此本文提出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随着
期刊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国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出国留学自上世纪的公派留学方式,发展成为多渠道、多途径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引入了国外的优势教育资源,解决了部分不适应高考制度的学生接受有质量保障的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遇问题,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异体植入的办学性质使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有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特点,本文以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办学为例,对此作出了一些探讨,以期对我国中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师范生职前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目前这门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尤其体现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未能正确认识到课程的价值意义,而教师又感到教学内容繁多,在有限的实验教学课时内很难高质量的完成教学。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通过长期的实验教学实践,提出了分模块分专业教学,延伸实验室教学到网络教学,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工作是建设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的最核心工作。在近一段时期,一些执法部门探索利用规范完整的行政执法档案整理来规范执法活动和执法行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执法档案 规范 行政执法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工作是建设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的最核心工作。一直以来,
期刊
[摘 要]《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正确的程序设计思想,能够熟练地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具备调试程序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及其他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C语言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语言。主要针对高职学生阐述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C语言也不例外。本文将分别从如
期刊
[摘 要]赣州作为一个红色根据地,它有着无以伦比的旅游资源,由于赣州地区是一个含十八县市的行政区,因此,实地旅游非常劳累。虚拟旅游的出现,为赣州旅游提纲了一个契机。  [关键词]虚拟旅游 红色旅游 3D技术  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网上游世博。通过网络,游客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全部参观世博园,这样不仅缓解了世博园的压力,也为很多游客节省了经费和时间。  一、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开发和利用的影响,提出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必须向不同文明记录及其载体深化和延伸,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特色服务。  关键词:网络环境 地方文献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方文献数量与日俱增,内容丰富,其含义也在进一步延伸。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地方文献除了包含以纸质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外,光盘版、电子版、网络版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