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i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成为广大教育界学者研究的要点之一,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这需要包括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学校积极实施相关政策,步步落实开展教学活动;其次还需要教师相互督促,做好教学工作。想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主要还是需要教师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合適的教学方法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采用合乎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117-02
  On how to ac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WANG Haidong  (Beizhai District,Weiyuan County,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how to ac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oints in the research of scholars in the education field. Throug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I think this needs the joint efforts of school leaders and teachers.First of all,schools should actively implement relevant policies and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step by step;secondly,teachers should urge each other to do a good job in teaching.In order to ac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teaching,it is mainly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create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can use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o activate students  Through the use of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eaching methods to help students grow and develop.
  【Key words】Primary school;Chinese teaching;activation;Student thinking
  
   对于激活学生思维来说,小学语文便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还是一门极其富有想象力的学科,学生可以在语文神奇的世界里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新,这对激活学生的思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激活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还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思维能力决定学生未来的道路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要逐步的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教师也要注重开发学生学习能力,通过拓宽学生学习渠道,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当中具备一定的思想宽度。教师也要积极的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进行课程性的教学创新,在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当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探究热情,并且要逐步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写作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写作当中更好的理解各类知识点,逐步强化学生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热情。
   (2)思维能力可以调节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调节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当学生面对复杂且难以理解的阅读理解题目时,多数学生会展现出焦躁的心理。所以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进行思维性的调节,学会全方面的分析语文知识,并且针对语文当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来进行逐步的攻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的得到增强。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成长当中受到教师不科学的引导,自身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所以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学习现状。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节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能力问题,更好的让学生投入到语文知识探索当中。
   (3)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思维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始期,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为学生后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的观念及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的提出则为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使学生针对语文学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这对于我国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激发思维,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學习反馈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活动的策划,不断优化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个性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分析
   (1)教师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导致语文课堂成为“一言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了枯燥无味的印象,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如果教师一味的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则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
   (2)教学思想较为落后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因此课堂缺乏开放性,教师过于注重标准答案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较为封闭,激发学生的思维更无从谈起。大多数教师缺乏授课的艺术性,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大多数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甚至省略了课前问候,课后在线的程序,这使得学生的精神始终处于松懈状态,难以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反之,也有一些教师采取严格的管理办法,在课堂上提问时,学生如果没有及时回答出问题,教师则会挖苦、惩罚,不仅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伤害,也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出现厌学的情况。
   (3)忽视了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都是一支粉笔一堂课,一块黑板一张嘴,很少有教师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教学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空中楼阁,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这样的教学现状导致语文课程变成了重复的劳动,并且劳动效率低下。大多数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没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武装自身的教学思想,使得语文课程始终无法提高教学深度。
  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开创语文教学新时代,激活学生逻辑思维
   实践表明,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深化创新起着领导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是创新学习氛围的带动者,教师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引入到教学之中,这对落后的教学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为创新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新型多媒体技术,在保持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进行创新教学,进而激活学生的逻辑思维。
   (2)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离不开语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实践融入教学。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和感想积累起来,作为写作素材。这种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创新思维能力。
   (3)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联系,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利用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当中穿插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和活动内容,使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语文阅读学习目标和语文探究策略,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学习观念。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开放式的教学氛围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勇敢的展示自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小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着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探究。
   (4)创设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都与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当讲解这些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展开文章内容的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在贴近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情境中,更加容易的理解文章以及各个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神奇之处、汲取他人身上的优点,认识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生活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够将语文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这种双向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使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化的呈现,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融情于景,让学生享受思维的碰撞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不断发散自身的思维。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加强交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的碰撞。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多元化解读,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丰富的想象力使得小学生对于教材内容有着不同的解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尊重学生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极其重要。教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并且在长期的兴趣培养当中,让学生学会主动的探究语文复杂的知识点,引领学生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语文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常爱莲. 探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7.No.614(31):75
  [2]黄春玲.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
  [3]刘肖君.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探析[J].课外语文,2018(09):47-4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策略,结合当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从立足于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小组合作,创设问题情景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提高高中生的化学成绩与学科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保证体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是达成体育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文章从体育教育中的基础资源提供切入,认为课堂简易器材的制作和应用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补充体育教育领域资源“短缺”的問题。提出体育课堂简易器材的制作实践,并明确应用策略,让体育课堂上的简易器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学生动手体验;体育课堂;简易器材;制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时,相关的教师需要创建出不同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情境当中,并结合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而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提高初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育;生活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数学老师要教给初中生的不仅仅是数学书上面的公式和理论,还要培养初中生优秀的思维能力,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可以为初中生学习数学给予协助,运用数学思想,初中生就能够更轻松的去解决在数学上遇到的問题。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在教学实践当中加入数学思想,从而教导初中生在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让初中生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可以迎刃而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逐渐由传统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其中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以及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并提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求学生们对所学习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实际应用。这也为中学物理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发现,许多物理知识与学生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老师采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方法,能巧妙的拉近学生和物理的距离,让学生们能更好的学习知识,将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灵活的转化,培养学生用物理的角度看生活。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在教学模式上也有了较大突破,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程的教授中时,可以将数学中抽象化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直观,为小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帮助。当前,在数学课程讲授中已经对信息技术进行了普遍运用,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是其中出现的一部分小问题有待解决。笔者通过文章重点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如何创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落实,也在一定情况下推动了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重视课本中所教授的内容,而是更加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情感的表达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要求,不仅仅要去培养学生具备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要去培养和加强情感意识的激发,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和爱国的情怀。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去辅佐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历史
期刊
摘 要:微视频资源具有时间短、形式新颖、简洁凝练、直观生动等特点,将其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极有必要,能有效简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围绕“微视频资源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推动课堂翻转等多个方面一一做了阐述。   关键词:微视频资源;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09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教育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也不断的全面和进步。小学教育过程中阅读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加大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知识储备,提升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本文从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教育策略进行了说明,体现小学拓展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