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pp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视频资源具有时间短、形式新颖、简洁凝练、直观生动等特点,将其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极有必要,能有效简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围绕“微视频资源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推动课堂翻转等多个方面一一做了阐述。
   关键词:微视频资源;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4-0099-02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Micro Video Resources in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HI Feifei  (Experimental School Affiliated to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China)
  【Abstract】Micro video resourc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time,novel form,concise,intuitive and vivid.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it to physics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which can effectively simplify teaching link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Around the“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icro video resources”,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promoting classroom flipping.
  【Key words】 Micro video resources;Senior High School;Physics Teaching;Application strategy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高中物理课堂也不外如是,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微视频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时间短(通常3至5分钟)、形式新颖、简洁凝练、直观生动等特点,可以有效简化教学环节,利于翻转传统课堂。本文的旨趣即在于,结合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经历和经验,围绕“微视频资源的有效应用”提出几点体会,以便为相关教学和教研提供一定的参考。
  1.利用微视频资源引入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一方面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夯实理论知识基础,展开物理学科的探索活动,在这样失衡的情境中高中物理理论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而微视频资源的引入为高中物理理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微视频中通常包含实践情境、文字内容等,学生无论是在课前学习,还是在课堂探索中,都能够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了解理论内容,并结合视频的指导进行模拟仿真物理实验,探索、验证、总结理论知识。此外,随着微视频的不断开发,建立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逐渐成为视频制作者的主要出发点,因此,学生能够获得许多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教学视频。微视频内容依据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步入物理理论知识学习的环境之中。同时在链接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密切关系的视频和图文中,了解不同物理知识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这样则可以打破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刻板印象,也可以促进教师将教材这种单一的视觉资源,转化为视觉和听觉相融合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在综合体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
   微视频资源类型丰富,便于在情境模拟与构建方面发挥独特优势。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微视频为学生构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能够快速进入其中,并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思维领域、深化知识理解。以“物体运动中斜率”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介绍其内涵时,如果单纯采用“语言讲解”的模式,机械地提示学生运用数学逻辑来分析物理知识,则很难使他们快速建立并融入于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倘若教师引入微视频,让学生先在脑海中形成物体运动中有关斜率知识的直观印象,之后再进行理论讲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斜率与加速度的关系,则更容易事半功倍。
   此外,在构建探究性学习情境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微视频资源展开物理知识的渗透。比如,在讲授“光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全反射现象,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并使用手机等设备进行录制,实验完成之后在课堂上展示。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使其在理解知识与探究实践中更好地充实和提高自我。
  2.利用微视频资源开展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既是物理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研究物理知识的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设计实验探究情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对于有效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极为有益。当然,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实验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但同时也为教师使用微视频资源助力学生实验操作创造了良机,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实验过程的细节。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这一实验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为学生详细展示平板电容器的制作、静电计的使用、实验过程设计及实验中应当使用的知识点等,从而使学生能从中分析找到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实验,引导学生经历获取、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强化对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探究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中提供的数字化实验系统,完成数字化实验操作,即在一个电动转盘上通过力传感器固定一个物体,物体随着转盘的转动做匀速圆周运动,力传感器能自动测量运动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用光电门测量转盘的转速,可以自动转换为物体运动的角速度数据,改变转盘的转速,能得到多组物体在质量和半径不变的情况下其向心力随角速度变化的关系,并能呈现为相应图像,形成实验结果。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在数字化实验操作中,学生的观察更加清晰,且能夠跟随自己的猜想和目的调整思考。    当然,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教师也必须看到,实验的过程是预设的,实验中数据是自动生成的,学生没有经历时间测量的过程,因此也就难以体验多次平均以减少误差的实验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局限。而作为物理教师,为更好地发挥微视频的教学指导作用,应兼顾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优势,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体验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进而实现实验能力的全面培养。
  3.利用微视频资源推动课堂翻转
   基于新课改背景,构建翻转课堂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一个主要思路,由此实现传统课堂中教与学的角色翻转,使“课上讲解,课后消化”转化为“课下学习,课上消化”。在高中物理翻转课堂中,微视频资源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第一,重新定位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学习的主人。基于这一作用,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被重新定义,即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而微视频则成为学生展现主体地位,发挥主动学习效能的重要依靠。在课前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把握课程学习的重难点,完成基础性题目,并结合自身的预习、理解提出问题,作为翻转课堂中的重要内容。
   第二,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微视频的设计。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也需要通过微视频加以体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是强制性的、命令性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启发。因此,教师需要将物理课程中学生的发展目标融入到微视频之中。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锤炼视频设计的能力,完善内容与形式,结合学情设计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源,使学生在课下不仅能学到新知识,进行适当练习,于巩固知识过程中学会思考,而且能够分析、整理存在疑惑的知识点,以备课堂讨论。
   第三,促进了课堂实践活动的优化。在微视频的作用下,翻转课堂中师生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调整。课堂实践活动自然也应随之变化。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应构建疑问解答、互动讨论等环节,让学生主动提出课前问题,并互动讨论,突破其思维难关;另外,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分享的动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之间自主交流学习经验。
   第四,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在课后巩固环节,学生可以利用微视频对课堂学习,乃至整个翻转课堂过程进行回顾,梳理课堂消化知识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基于自主探究与合作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4.利用微视频资源辅助学生补充知识
   由于物理課堂时间有限,物理教师无法针对全部知识点均进行透彻讲解,更无法进行反复授课。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可将相关知识点重点、难点内容加以录制,剪辑制作成“微视频”,并将其上传到校园教育平台中。在微视频内,教师针对高难度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为有需要的学生自行观看,对课堂上不明白的知识点进行学习,甚至还可以反复观看学习,以便日后可以进一步补充知识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另外,通过微视频资源还可以帮助学生补充很多未知知识,如牛顿第一定律经历了两千多年,为人类进步史带来了重要反思。相关物理教师便可以有效制作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微视频,将所有哲人研究理论作为课堂补充知识。如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人关于力学、运动学等讨论都可以融入于物理课堂,通过微视频资源,可以有效辅助课堂主干知识,切实拓宽学生物理学习眼界,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物理内容,进而强化其自身物理素养。
  5.利用微视频资源帮助学生复习专题
   于高中生物理学习而言,通过“专题训练”可迅速总结物理知识框架,进而加快学习进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现状进行反馈。如物理教师可以将物理学习进度制造成“知识网络图”,指引学生对照图表了解自身学习进程,进而时刻监督自身学习,并依据学习现状及时调整学习方案,尤其是对于临近高考的学生而言,专题复习必不可少。物理教师将相关知识归纳成专题,采取“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制作成微视频。一般来说,这种微视频极具完整性、系统性,既有利于高中生顺利完成专题复习计划。例如,在复习“力学”专题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力学”内容划分为能量观点、运动观点、动量观点、经典力学成就等内容,分专题展开复习训练,对各复习专题内容加以细化。总之,通过微视频资源可帮助学生完整构建知识框架,为学生系统性复习奠定基础,进而深化其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最终提高复习成果,为日后物理学习累积经验。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创新思路,挖掘新角度,从而有效应用微视频资源。从物理知识教授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资源;从课堂模式改革出发,激发信息化教学优势,使学生能够获得课堂翻转的机会;等等。最终,全面实现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董芳芳.浅谈微视频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J].湖南中学物理,2018(09):47-49+71
  [2]金银书.关于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02):36-37
  [3]王忠峰.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8):12
  [4]臧传江.浅析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3):303+305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方面在所有的环节中尤其主要,小学中,校长是学校的领导着,指引着学校的教学教育。本文主要论述小学校长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的进行管理,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校长;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1-
期刊
摘 要:书法课就是一门强调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学科。学生书写技能的提高,依靠的是学生发动主观能动性自主观察以及勤于练习;书法作品的赏析则需要学生主动探索勤于思考;书法常识的掌握则依靠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那么,便要求教师丰富课堂教学环节设置,采用 “乐学模式”对课堂掌握知识进行重新梳理。课堂要以学生乐学为中心,使教师充分展示教学新意,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综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策略,结合当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从立足于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立足于小组合作,创设问题情景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提高高中生的化学成绩与学科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保证体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是达成体育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文章从体育教育中的基础资源提供切入,认为课堂简易器材的制作和应用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补充体育教育领域资源“短缺”的問题。提出体育课堂简易器材的制作实践,并明确应用策略,让体育课堂上的简易器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学生动手体验;体育课堂;简易器材;制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时,相关的教师需要创建出不同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情境当中,并结合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而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提高初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育;生活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数学老师要教给初中生的不仅仅是数学书上面的公式和理论,还要培养初中生优秀的思维能力,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可以为初中生学习数学给予协助,运用数学思想,初中生就能够更轻松的去解决在数学上遇到的問题。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在教学实践当中加入数学思想,从而教导初中生在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让初中生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可以迎刃而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逐渐由传统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其中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以及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并提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求学生们对所学习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实际应用。这也为中学物理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发现,许多物理知识与学生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老师采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方法,能巧妙的拉近学生和物理的距离,让学生们能更好的学习知识,将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灵活的转化,培养学生用物理的角度看生活。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物理课堂。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在教学模式上也有了较大突破,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程的教授中时,可以将数学中抽象化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直观,为小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帮助。当前,在数学课程讲授中已经对信息技术进行了普遍运用,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是其中出现的一部分小问题有待解决。笔者通过文章重点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如何创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落实,也在一定情况下推动了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重视课本中所教授的内容,而是更加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情感的表达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要求,不仅仅要去培养学生具备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要去培养和加强情感意识的激发,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和爱国的情怀。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去辅佐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