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断玉盆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些年,岫岩玉器街有一个经营岫玉的店铺,品种十分齐全。店内有一只神奇的玉盆,盆内盛水,一天之后,水会变得温热滑腻,用这水洗脸,不用打胰子,不用搽胭脂,皮肤细腻白嫩。女人们听说了,争着去洗脸,店铺因此门庭若市。有人出高价买,掌柜声言是他的镇店之宝,不卖。
  掌柜名叫达哈苏,五十多岁,个头不高,秃顶,尖下巴,脸上带些浅麻子。每有大姑娘小媳妇来洗脸,他的一双老眼就上下打量,碰到漂亮的,他就转出柜台,跟人家搭话。
  那一年,关外来了一对夫妻,男的姓董,一袭长衫,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腰板笔直,文质彬彬,见到邻居,不笑不开口,是私塾先生。媳妇身材妖娆,杏眼含春,乌鬓朱唇,芳名花满枝。这媳妇听说达哈苏店里玉盆神奇,也去洗脸,达哈苏一见花满枝,差点儿惊掉了下巴,嘴张了半天,竟说不出话来。花满枝走后,他念念不忘,总想着能跟人家套上近乎。
  可巧到了年底,左邻右舍都去找董先生写对联,达哈苏一看机会来了,也来凑热闹。董先生写完了,他拿出一副玉镯当谢礼。那玉镯水种通透、油翠滑润,一看就是极品。董先生极力推辞,说:“一副对联不值什么,礼物太贵重,不能收!”一旁却急坏了花满枝,瞅着丈夫转身去里间的空隙,伸手去接达哈苏手里的玉镯。达哈苏趁机握住花满枝的手不放,两眼放出色眯眯的光,低声对花满枝说:“这对玉镯,我是特特送给你的。”花满枝把玉镯戴在袖子里,嘴角轻扬,似笑非笑,直看得达哈苏魂飞魄散。
  自此,达哈苏一看董先生出门教书,就偷偷溜进董先生家。对花满枝甜言蜜语地恭维,又送上各种黄金玉器饰品,起初花满枝还半推半就,渐渐就迷了心窍,和他做下了苟且之事。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不长时间,董先生就听到风言风语了。想当初,花满枝和他出山海关,一路颠簸,千辛万苦来到福地岫岩城。吃糠咽菜,破衣烂衫都没有叹一个苦字,现在,生活安定,衣食无忧,她怎么就负心了呢?然而,风言风语说得有鼻子有眼,他想当面质问,又不愿伤了夫妻和睦,就想探探花满枝的虚实。
  中秋节刚过,即将迎来农历八月二十七孔圣人的诞辰。老早儿,衙门送来了礼品,学生也贡献了礼物,董先生按规定放假一天。他和花满枝说:“岫岩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我们就在这安家了,我打算请一些人做客,拉拉交情,将来也好办事。你看呢?”“那感情好,都请谁呢?”“当然是左邻右舍和街面上有头有脸的,哪朝哪代不都这样。”花满枝表示赞同,问:“什么时候请啊?”董先生说:“就孔圣人生日那天吧。”
  到了那一日,董先生家人来人往,闹闹哄哄。席面从院子一直摆到葡萄架下,董先生用清一色的青花大海碗,以岫岩当地特有的满族食材,制作出雪里蕻炒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炖哈士蟆、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子、红烧肉、酱焖河鱼等八道菜,俗称“八大碗”。端上桌来,客人一看,真是美食美器,色香味俱全,还没动筷子,哈喇子就流出来了。
  董先生见左邻右舍都已入席,站在石阶上,深鞠一躬,说:“今天能把各位高邻请到寒舍同桌共饮,真是蓬荜生辉!青山不转,绿水长流,往后的日子里,还望众乡邻抬爱,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和贱内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海涵。董某先在此谢过了!”说完,一抱拳,挨个桌上拱了拱手。
  董先生说话期间,达哈苏已经灌下去一碗酒,吃下一个猪蹄了。董先生的话音刚落,他趔趄着身子站起来,喷着酒气说:“诸位诸位,光喝酒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叫董夫人给咱们唱支小曲助助兴如何啊?啊?”说着,眼睛一个劲儿地往花满枝身上瞄。众乡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似有不妥,人家都已经好酒好菜招待了,还叫人家的媳妇给唱曲儿,有点那个了吧?却又都不说话,正支支吾吾间,董先生陪着笑说:“贱内这两天感冒,嗓子难受,这样吧,我陪各位猜谜行酒,怎么样?”众人连忙说:“好!”。董先生见众人情绪高涨,挠挠头,说:“谁先起个头呢?”達哈苏把酒杯往桌上一墩,撇着嘴角说:“你提议,就你先来吧。”董先生略一沉吟,踱下台阶,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先出一谜,就由达哈苏掌柜来猜。” 达哈苏太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了,刚想推辞,就听董先生说:“大哥红脸大汉,二哥骑马射箭,三哥会爬不会跑,四哥光吃不动弹。”“哈哈哈——”达哈苏笑得前仰后合,“这样的谜语连三岁小孩儿都会猜。说的无非是臭虫、跳蚤、虱子和虮子。看样子,教书先生也不过如此呀,太简单了!”“怪不得人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达哈苏掌柜张口就来呀!”旁边一个人恭维着。董先生说:“不错!达哈苏掌柜不愧为买卖之人,聪明伶俐,反应快速。刚才的谜语是简单了,不知达哈苏掌柜喜不喜欢难一点儿的?”“喜欢!”达哈苏刚刚猜出一迷,有些得意忘形。“那好,达哈苏掌柜,在下要出的这个谜语恐怕你三天三夜也猜不着。”达哈苏哪里是个饶人的?一听犟劲儿就上来了。他指着董先生大声说:“你别门缝里看人,今天我还就跟你赌上了,众乡邻作证,你出的谜语如果我三天之内猜不对,宁愿拿出我的镇店玉盆给你;如果猜对了,你拿什么给我?”董先生说:“咱们就是取个乐,何必当真呢?”达哈苏却不依不饶,对众人说:“他当不当真我不管,可说出的话不能坐回去。这不是寒碜我吗?怎么就知道我三天都猜不出来?今天我还非赌不可!我倒要看看他的谜语能难到什么程度!”董先生说:“达哈苏掌柜,抱歉抱歉,失言失言,您别见怪,再说本人只是个穷教书匠,实在没有值钱的东西跟你赌。”达哈苏一看机会来了,又见董先生有些怯了,更加嚣张,他看了眼倚在门框上的花满枝说:“董先生客气了,眼前就有一件宝物,只怕董先生不肯。”董先生说:“什么宝物?还请达哈苏掌柜明示。”达哈苏用手一指花满枝说:“如果我猜出谜语,董先生就把花满枝给我。”俗话说,卖呆儿不怕乱子大,众人一听,意味深长地笑了,却都跟着起哄说:“行行行,我们看行!”董先生一下子就明白传言是真的了,但他却不死心,他想看看花满枝的态度,一回头,却见花满枝扭身回屋了。如果花满枝死活不同意以她为赌注,这个赌也打不成,可现在她什么都不说,这就是默认了。董先生有些生气,咬了咬牙说:“那就一言为定!”达哈苏一拍大腿,说:“痛快!董先生请出谜。”董先生说:“层层叠叠,离离拉拉,有黑有白,两头尖尖——各打一物。”   董先生的谜语一说出来,场面一下就安静了,嘛玩意?达哈苏就像长虫吃箭杆——直脖了。众乡邻也都抓耳挠腮地在想。众人七嘴八舌说出的谜底,董先生都笑着摇头。达哈苏蔫巴巴地走了,撂下话说,三天之后给出答案。
  是夜,董先生两口子躺在炕上,烙饼似的翻来覆去睡不着。花满枝捅了一下董先生,长叹一声说:“哎,你我夫妻一场,不该拿我去打赌。你把我当成什么了?即使你赢了,也好说不好听啊!”董先生回过身,搂着媳妇百感交集地说:“这不是话赶话,杠上了嘛!达哈苏专门赌你,我看是早有预谋。话又说回来了,用玉盆赌也不委屈你了,值。再说,对我就那么没信心吗?输不了!”花满枝说:“我还是心里没底,要真把我输了你怎么活啊!”董先生问:“你愿意跟达哈苏过吗?”花满枝说:“你当着众乡邻赌下了,愿不愿意也由不得我啊。”董先生不语,过了一会儿,花满枝问:“谜底到底是什么?你告诉我,我心里还能踏实点,要不我睡不着觉。”董先生故意迟疑了一会儿,说:“这谜底就像铁拐李的拐杖,独一无二。告诉你也无妨,你可千万不要说出去!”
  转眼到了第三天,董先生刚刚吃过早饭,达哈苏就捧着玉盆昂昂然推门而入。他把玉盆往桌上一放,对董先生说:“别误会,千万别误会,捧来玉盆只是让你开开眼,但是谜底我猜着了,玉盆还得捧走!”董先生一笑,问:“你猜的是什么?”达哈苏胸有成竹地说:“层层叠叠是牛屎,离离拉拉是羊屎,有黑有白是鸡屎,两头尖尖耗子屎。怎么样,没错吧?”董先生心里“咯噔”了一下,拿眼睛扫了一眼花满枝,什么都明白了,这绝对是花满枝泄的密,除了她没有人知道答案,多年的夫妻之情竟抵不住一个玉盆,让他的心像被刀扎一样的疼!
  事情昭然若揭,董先生恨不能立刻掐死这对狗男女,却依然笑嘻嘻地说:“错!”达哈苏说:“不可能!”董先生说:“现在我不和你争辩,等我把左邻右舍找来,做个见证再说。”达哈苏说:“我哪有闲工夫和你扯淡?说不出答案我就把花满枝带走!”说着,冲大门外一声口哨,立刻进来一群地痞无赖,七手八脚把花满枝推走了。董先生操起案板上的菜刀,没命地扑出去,但终究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还没等砍到地痞,被人三下两下就扑倒了。
  这一闹,惊得一街人都来看热闹。有的说达哈苏仗着有钱太霸道,这不是明抢吗?有的说达哈苏做得对,愿赌服输,还有的说谁说的都不算,这么大的事,归根结蒂还得听人家衙门怎么判。
  常言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达哈苏一旦买通官府,这官司打也是白打。董先生想,倘若自己不试探,花满枝也不会被抢走,可如果不试探,又怎么能知道人心呢?事已至此,凭天由命吧!这天晚上,他写了一张条幅,趁夜色悄悄地贴到县衙门口的老槐树上。
  岫岩明朝设治,1621年清军南下占领岫岩,设理事通判兼管,衙门设在城中大宁街。理事通判姓郑,名叫郑虎禄,老百姓都叫他“郑糊涂”,叫归叫,他为人耿直,头脑冷静,还从来没办过一桩糊涂案,被老百姓称为“大清官”。
  一大早,衙役急匆匆跑进来说:“老爷,小人在门口的老槐树上揭下一个条幅,写得挺怪。”郑虎禄头也没抬,继续吃饭,说:“念!”衙役念道:“铁打衙门口从南,有冤告状没有钱。今生寻得清官在,来世恩深报不完。”“落名没有?”“有。一个穷教书的。”“一个穷教书的?”郑虎禄重复一遍,自言自语地说:“此人不凡,夜里喊冤。等到天明,必有青天。”言毕,传令衙役快速查找此人。
  没多大工夫,衙役们把董先生带到大堂。郑虎禄指着条幅问:“这是你写的?”“是我写的。通判老爷,请您明断,为小人做主!”“你有什么冤情,如实讲来。”董先生把和达哈苏打赌的事说了一遍。不听则已,一听郑虎禄火冒三丈。正确答案还未确定就把别人的媳妇抢走了,也太嚣张了吧?还有没有王法了?还把没把我这个通判放在眼里?又一想,只听一面之词,达哈苏的答案难道不对吗?达哈苏又是如何猜出答案的?一连串的疑问让他不解,于是下令传唤花满枝和达哈苏。
  不大一會儿,两人带到。花满枝哪见过这阵势,在衙役的喝威声中身如筛糠,两膝发软。达哈苏倒是从容镇定,面不改色。
  “啪——”,郑虎禄一拍惊堂木,喝问:“达哈苏,堂上所跪女人是谁?”“我媳妇啊!”“来人啊,掌嘴!”众衙役如狼似虎般扑上来,达哈苏吓得魂都没了,连连磕头说:“通判老爷,媳妇是我猜谜赢的,没有假啊!”“好,那你把董先生的谜底说出来让大家听一听。”达哈苏满以为把握十足,一口气说出了一连串的屎来,惹得众衙役哈哈大笑。董先生说:“大人明断,我本是个私塾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出的谜语,怎么可能这般肮脏龌龊,句句不离屎字?”郑虎禄一听,连连点头,说:“对啊对啊,那你说正确的谜底是什么?”董先生说:“层层叠叠一本经,离离拉拉满天星,有黑有白是月亮,两头尖尖梭子型。”郑虎禄听罢,一拍桌子,喝道:“大胆达哈苏,口吐脏言,满嘴喷粪,污秽公堂。董先生乃读书之人,岂能出此肮脏之谜?董先生的谜底,众人都听见了,文雅贴切,合情合理。分明是你强行狡辩,硬抢人妻,该当何罪!”达哈苏急忙辩解:“冤枉啊通判大人,董先生的媳妇说的就是这个谜底。”郑虎禄一听,大喝一声:“奇了怪了,自家的媳妇不帮自己丈夫帮外人,其中定有隐情,统统从实招来!”众衙役“哄”的一声,手里的棒子往地下一磕,哈达苏吓得一五一十地全说了。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郑虎禄一拍惊堂木,喝令:“先将二人统统打上四十大板再说。”董先生心疼媳妇,恳求郑通判网开一面,放过花满枝,只要她能改过自新,不慕奢华,他就不计前嫌,愿意领她回去继续过日子。关键时刻,达哈苏为了自保出卖了花满枝,可董先生却舍不得她,还为她说情,花满枝一下子就认清了达哈苏的嘴脸,悔恨的泪水从脸颊上潸然流下。
  郑虎禄坐在太师椅上,早已心知肚明,他有意惩罚达哈苏,绝了他用玉盆勾引轻薄女人们上门洗脸的把戏,所以把惊堂木使劲儿一拍,判道:“达哈苏听着,以谜打赌,愿赌服输。如今谜底对错分明,本官判决如下:玉盆归董先生所有,不得反悔。如再滋事,发配漠河!”
  董先生虽然保住妻子得了玉盆,花满枝却无颜再见乡邻。再说得罪了达哈苏,日后定会再生是非,于是,他一手拉着花满枝,一手托着玉盆,匆匆离开了岫岩。
  〔特约责任编辑 李羡杰〕
其他文献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应该都有一种感受,贾宝玉对女性的崇拜,简直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首先是言语上的推崇,满口所说总是极力贬低男子,抬高女子。如书中借冷子兴之口写道贾宝玉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覺浊臭逼人。”他评男儿是须眉浊物,女儿是清净洁白女儿,料定“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有这个呆念在
期刊
创业“后视镜”回眸中的变焦    对2003首届中国“创业杯”创业故事大赛38篇获奖创业故事进行专项调查,始终诱惑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对科技创业领域的优秀创业者而言,两年的时间绝对具有超乎想象的变化和价值。而对两年后的38个故事、38位故事主人公而言,他们将给读者展示的现状无疑充满着惊喜、悲壮和沉甸甸的思索。  两年前,几乎所有参加首届创业故事大赛的企业家都意气风发、满怀信心,历数着公
期刊
1  有时我会梦到我的奶奶,在梦里她一直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依然住在那座老房子里,即便晴天白日,屋内也是昏暗的,仿佛沉浸在幽冥的暮色里。我很惊讶地发现她还活着,像以前那样坐在堂屋门口的一张木凳上,手里摇着蒲扇,身着月白短袖,黑绸裤,黑色发夹将她的灰白短发拢向脑后,露出宽大的额头,充满渴望的目光幽怨地盯着紧闭的大门,期待某个儿孙忽然将它推开。在梦中她很少说话,像是知道自己已经作古。事实上活着时她话多且
期刊
1  郑华是早晨去买菜时候生的病。她生病时,正走在红砖墙边上。一只手提着一兜子刚买的青菜。她突然感到不好。脑袋眩晕,下意识用手扶住墙。后来有人说,她这一扶,扶得好,如果不是正在墙边,一只手扶住了,郑华有可能跌跤,跌跤了,就站不起来。这样后果会很糟糕。郑华扶住墙,手一软,青菜就掉在地上,给路边的人一个信号,果然就有人过来扶住她,问她怎么了。这时郑华就说不出话,她想说话,舌头却像被一条绳子套牢,伸展不
期刊
赁药老人  赁药老人家住汴京秀水胡同深处,去他家,得走上大半天,拐几个小弯,过了倪彦及朝奉府前的两个汉白玉狮子,才有望看见他家门楣下挂着的那盏大红灯笼。很不好摸。但赁药老人的人却很好认,因为他长了一口的大黄牙。这口大黄牙是赁药老人的标识。  在秀水胡同,没有第二个人长着这样一口大黄牙的。赁药老人的满口黄牙,看上去明显是长期吃一种东西滋染成的,黄的很整齐,没有参差的感觉。有人据此揣测,赁药老人并不是
期刊
她注定会遇见李良廷。就算不是李良廷,她也会设法让自己“遇”到一个人,好让她的回归,看上去自然又合乎常理。  服装店开起来没多久,没什么人。对面就是街心公園。每天中午,她会关上店门去公园里溜达。李良廷的工作室就在公园的后门处。园子不大。走几步,俩人就撞上了。在县城,说来套去大家有可能都会是亲戚。什么也别想瞒着人。他早听说她了。  那会儿街上人也少,狗儿也不见几只,连叫卖小东西的小喇叭也终于歇息了。人
期刊
吉林乌拉到北京,这中间隔着多少公里?我一直说不出那个准确的数字。但这并不妨碍我在两地之间频繁地往来。频繁地往来,还记不住里程,说明这件事不需要我操心。记住里程和忘掉里程,都不妨碍我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北京或回到吉林。我需要牢记的,是这两地的交通工具以及它們的起始时刻。我发现,我还是记住了该记住的。这两地之间有四种交通工具:普通火车,那种已成为很多人记忆的绿皮火车,完成这个里程要用十六小时——下午两点多
期刊
墨 村  墨村是一个三千多人的大村,杂姓居多,顺手捞一个,都有一身故事。  溜光蛋张富贵  张富贵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墨村人称他溜光蛋。俗话说三斑(鸠)出一鹞,溜光蛋的大哥二哥都是老实人,只有他不像是一奶吊大的,生就一个油嘴猫,好吃懒做,啥出力活儿都不想干,懒得筋疼。麦忙天人们都在地里割麦子,日头都升起了八丈高,他还在家里撅着屁股睡懒觉。溜光蛋的爷爷张瞎子,旧社会是靠打莲花落要饭
期刊
(滿语按从左向右顺序阅读,附拉丁字母转写及读音):
期刊
满族作家周建新是小说创作的多面手,多年来长、中、短篇齐头并进,渐入佳境。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辽宁文学奖、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等诸多重要奖项。近些年他日臻成熟的小说笔触开始有意往本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开掘,在探寻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和与外民族文化融合创新方面,下了苦功夫,并收获了值得称道的成绩。长篇小说《王的背影》开篇部分首发《满族文学》(2018期第2期),全本发《小说月报·原创版》(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