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te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单手保护会阴接生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单胎头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症、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初产妇600例,采用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单手保护会阴接生方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助产方式分娩。

结果

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度及会阴Ⅰ度裂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会阴Ⅱ度裂伤以及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自由体位单手保护会阴接生法不仅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减轻产妇侧切的痛苦,而且产后恢复比较快,减少因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的后遗症,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

其他文献
从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选用及护理等方面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常见的紧急通气报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ICU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发生的97例紧急通气报警,对发生的报警情况及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切开呼吸机紧急通气报警中以自主呼吸不能触发呼吸机所致窒息通气报警最为常见(50.52%),此类报警见于呼吸中枢受损或应用镇静药物抑制呼吸中枢或者患者进入深睡眠所致。频繁持续报警多见于气管切开套管气囊部分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短期生存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冠心病护理组)36例和观察组(持续改进护理模式组)3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和汉密顿心理评估量表的评估结果进行分别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1周、2周及4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和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强调细节护理,强调按需护理和强调沟通渠道。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出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能提高患者
目的探讨高仿真电子模拟人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护理专科2011级学生191人作为对照组,2012级182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高仿真电子模拟人模型、多功能心肺听诊及触诊电子人体模型和传统教学法配合。采用实验课内教学质量评价表和期末成绩作为指标。结果两个年级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高仿真模拟人教学,让教学法形象逼真,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刚刚起步,这对医院管理环节、工作流程的进一步细化有着质的飞跃。
目的了解云南省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期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云南省1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一般资料和择业重视因素。结果大部分护理硕士研究生希望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最低;择业时最看重的五个因素依次为提供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能发挥自己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职业稳定,能学以致用。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时调整职业期望,兼顾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
目的探讨NICU新生儿红臀更有效的预防方法,减少患儿痛苦,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将我院NICU收治的360例患儿安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采取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记录发生红臀的例数、发生的时间、程度和红臀发生采用新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红臀愈合情况。结果A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外加洒爽身粉于臀部,红臀发生率为23.3%;B组采用常规护理加涂凡士林软膏,患儿红臀的发生率为16.6
目的比较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时应用高位结扎剥脱法与激光治疗术的不同特点,为对不同术式患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1年在我院经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45例患者(62条患肢)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经高位结扎剥脱法治疗该病的38例患者(59条患肢)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同时了解患者在术前的心理状态。结果接受激光治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深静脉临时导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感染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净化患者行深静脉临时导管有准确的评估作用,能够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