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中有机氯含量

来源 :有机硅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了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中有机氯含量,通过减压蒸馏排除无机氯的干扰,使用标准加入法除去基体的干扰,解决了标准样不易获取的难题。采用该方法时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较佳的样品量为5 m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物中有机氯含量的日常快捷测试。
其他文献
在使用双螺杆挤出机生产有机硅密封胶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除去基料内含有的空气、水分和部分低沸点挥发物,将会影响产品质量。本实验对双螺杆挤出机生产有机硅密封胶时脱水排气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跟踪分析,包括物料特性、螺杆转速、真空系统设置和螺杆系数,以探寻较佳的工艺条件。降低原料挥发分质量分数、调整至适宜螺杆转速、合理设置真空系统、采用相匹配的螺杆系数有利于双螺杆挤出机内物料的的脱水排气。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模型在高速重载下无法有效提取动态秤压力传感器高频时序特征从而精确输出货物质量的问题,提出基于残差连接的Conv1D-BiGRU模型。使用振动传感器检测秤体的三轴加速度信号,经皮尔逊特征相关性检测,发现动态测重时传感器压力与振动信号相关系数为0.94,呈现高度相关,可将信号混合后作为特征输入模型。将压力与加速度信号经一维残差卷积网络处理后输入BiGRU模型,模型训练完成后,在载重40.4784 kg、带速135 m/min时,最大误差err max为0.05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29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事故时有发生,准确及有效的隧道施工塌方安全风险状态判断对控制及预防事故的发生极为重要。为此,本文从系统突变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提取主要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安全风险因素相对重要性程度,构建系统安全风险状态值计算模型,明确系统安全风险状态的运动轨迹,确定系统安全风险状态的判断类别,并以HZ高速MLP隧道K1+842~K1+870段导洞开挖及支护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隧道施工塌方系统安全风险状态判断模型对MLP隧道安全风险状态的判断结果与实际施工相符合,对隧道施工塌方安全风险管理具有一
在多年研发经验和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一套计算公式,可对甲基部分含氢硅油配方进行简便而精准的计算。
介绍了有机硅胶粘剂的市场营销现状,综述了疫情防控背景下营销策略的优化方法,包括产品划分、价格调整、渠道拓展和促销创新等。
以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3-二噻戊环-2-基甲醇及六甲基二硅氧烷等为原料,三氟甲烷磺酸为催化剂,二氯乙酸为环硫稳定剂,通过水解-缩聚法制得不同结构的含硫改性巯基MDT硅树脂(MDT-D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气味、黏度、密度、折射率和可见光透过率进行了测试。然后将MDT-DS、乙烯基硅油和光引发剂混合均匀后经紫外光固化制得固化物,并研究了其光固化动力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透光率。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MDT-DS,且当有机取代基与硅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了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再将ZIF-8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制得PDMS/ZIF-8复合膜,表征了ZIF-8晶体和复合膜的结构,并测试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对水的接触角和对正丁醇的溶胀度。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正六面体结构、平均粒径为4~6μm的ZIF-8晶体;PDMS/ZIF-8复合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无明显孔隙和裂纹,ZIF-8晶体在PDMS基体中的分散方式为物理填充;ZIF-8的加入提高了PDMS膜的热稳定性;随着ZIF-8含量的提高,PDMS/ZIF-
综述了有机硅甲基单体合成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二甲基二氯硅烷合成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包括硅粉性质、催化体系、操作条件等,并展望了其合成的发展趋势。
向硅烷改性聚醚(MS)基础聚合物中添加增塑剂、反应稀释剂、触变剂、补强剂、硅烷偶联剂、除水剂、催化剂制得装配式建筑用单组分MS密封胶。研究了基础聚合物种类、增塑剂种类、稀释剂用量、硅烷偶联剂种类对MS密封胶性能,特别是弹性恢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瓦克体系基础聚合物制备的MS密封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弹性恢复率和邵尔A硬度均高于采用钟渊体系基础聚合物制备的MS密封胶,但表干时间更长;采用聚醚多元醇作增塑剂制得的MS密封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弹性恢复率,均高于采用邻苯二甲酸酯作增塑剂制得的MS密封
以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和超支化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为原料制得紫外光固化离型膜,探讨了原料配比对离型膜剥离力和残余黏着率的影响,测试了其耐老化性能,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与超支化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的质量比优选70∶30,此时离型膜的剥离力为9.00 mN/25 mm,残余黏着率为93%;在40℃、相对湿度75%条件下老化1~3月后,离型膜的剥离力为6.94 mN/25 mm,残余黏着率为86%,仍属轻剥离力离型膜;离型膜含有聚乙烯和聚硅氧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