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m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脆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历史作业 设计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全面展开,新的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新课程作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作业观;树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的作业设计理念。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已一大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与努力,一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然而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部分教师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课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素养的提高,传统历史作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传统历史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题型仍以填空、选择、材料分析、问答题为主,着重点仍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考察学生能力,情感态度的题目很少。
   2.作业提出的单向性。传统历史作业中,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而且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了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
   3.作业内容的机械性。传统历史作业缺乏时代感,许多老师布置的历史作业往往是把课本的某些段落“搬到”作业本上,或者课后练习、配套练习一股脑全部要求做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历史作业失去了兴趣。
   4.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传统历史作业强调独立思考,不允许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相互探讨,互相合作,从来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进行培养。
   5.作业评价的绝对性。传统历史作业的评价是由教师一人操作,学生对作业的普遍态度是完成后上交就万事大吉了,而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对比,非对即错,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为新课程作业设计提供了具体而有力的依据。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笔者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借鉴同行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性。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它体现为:布置作业内容的开放,学生有权自主一选择;作业形成的开放,改变原有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刻板的;评价方式的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开放题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封闭题主要引起认识结构的同化,而开放题则引起认知结构的顺应,一般而言,开放题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台湾著名历史教育专家张元先生,曾在新竹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中做过作业改革的实验,他设计了一道关于汉武帝与匈奴战争的题目,要求学生每人写一封寄自疆场的家书,提供的背景材料是:“汉武帝时代有一位中级军官,参加征伐匈奴的重大战役,在战事告一段落后,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回给家人,他在信中述说了所见到的事物,也写了一些感想,现在经由历史想象你就是这位军官,请你尽量从当时的情景来写这封信。”该题要求学生尽量去理解过去人们的观念和思想,驰骋想象,神人其境,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
  2.差异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都能够建构出相同的结果,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以达到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笔者在每节课后都设计AB两组练习题或者增加自由选做题。A组题是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B组题或自由选做题是较高的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前者题型主要有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制表等等,主要目的是掌握、巩固历史课本知识,后者题型多种多样,内容有史料的辨析,课文内容的整理,有指导学生查阅辞典,讲故事,开展历史问题的讨論,有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这些习题都与有关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但都不是能从历史课本中找出直接的现成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不少问题允许学生持不同的看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趣味性。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章,笔者提供给学生两枚1962年发行的纪念蔡伦的邮票,并说明其中一张是错票,发现后立即停止发行,又发行其中一枚正确的邮票,要求学生观察后分辨出哪一枚是错票?是什么错误?这道题富有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趣味性作业以理解为特点,以兴趣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一旦学生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其学业成绩就会大幅度提高,对以后的发展也大有好处。
   4.实践性。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做得好。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地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生活的作业,而这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行动的作业,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很有效果。
   5.合作性。现代社会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合作精神也是新课程着力培养的目标之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设计作业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完成合作性作业的过程中相互求教,也可以询问教师和家长。通过合作性作业,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不应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应是学生成长中一种生活需要、学习需要。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更要花时间、精力去钻研历史作业设于十,从而使有效教学与有效作业相得益彰,使学生学习历史真正达到最佳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对于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实际上,近些年关于阅读教学方法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本人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对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学生 教师 提问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它关系到人文修养的培养,只有对古今外优秀
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各种医学药物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运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对
期刊
摘 要:当今国际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在这场竞争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我国教育应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才。我国的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桥梁,应尽可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现就本学科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介绍自己的探索,以期引起更多讨论,共同推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管理 能力培养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的教师都开始广泛地使用课件上课,许多老师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历史,这时我也开始有了一些困惑和不安:这样的课堂,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好像学了很多东西却又似乎什么也没弄明白。这样喧闹的课堂,学生动也动了,做也做了,到底能留下多少有用的东西?当前的许多课粗看去很活泼,很生动,但课堂表面的繁荣背后往往是实质深处的萧条。这就是摆在我们许多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关于
摘 要:本文在大量收集、阅读、整理分析国内外相关书籍、资料,并对电子文献进行检索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从业经验,探讨新闻消息,希望对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闻 消息 特征  一、消息的涵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
摘 要:面对高中新课改实验即将全面开展,在新的课改理念下,要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那么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是高中的政治课堂充满活力,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但由于高中学生没有初中生应有的激情,要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与同行共勉。  
摘 要:本文通过选取一家企业近12年的各项数据,运用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得出了该企业未来六年较为准确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趋势外推法 回归分析法  现今,有关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已发展的非常成熟,本文通过运用比较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对一家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实例数据来源  本文实例的数据来源于一家典型的制造业企业,为了进行较为详细的分
有幸赴京听课,走近大师、聆听大师的课堂教学,收获颇丰。窦桂梅老师用魅力和激情感染着我,虞大明老师用书卷气质吸引着我,蒋军晶老师却用幽默的语言“忽悠”着我,而他的忽悠带给我更多的是作文教学方面的启迪。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又是我们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教学,所以我仅就蒋军晶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与收获。  1、学生为文,指导先行  蒋军晶老师所执教的作文课是五年级的《记一个印象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成绩,数学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怎样才可以学好数学呢?  一、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要以为理解了就行   有的同学认为,数学不像英语、史地,要背单词、背年代、背地名,数学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我说你只讲对了一半。数学同样也离不开记忆。试想一下,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要不是背熟了“乘法九九表”,你能顺利地进行运
新课程理念带来学习方式上的变革,即“自主、合作、探究”。当前,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取“目标教学”、“问题教学”、“对话教学”等方式。在课堂上先设定几个目标、几个问题或确定某些对话范畴,再由学生思考回答解决。这样的确做到了让课堂于学生,也实现了一些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殊不知,学生的自主性却有缺失。学生被安排在教师设定好的思维过程中学习,仍是处于学习的被动者位置,没有真正发掘出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