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较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较短,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就可创设生活化、问题式、多媒体等的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策略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小学生本身的特点所营造的情感氛围,能在身临其境下,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并能活跃他们的语文思维,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入手思考问题。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合理选择情境,用饱满的情绪带动课堂气氛,以促使小学生自发地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
   一、生活化情境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多且杂,对小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从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入手,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拉近他们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习《那个星期天》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一天内的情绪变化。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创设如下情境:妈妈答应周天带小明去游乐场玩,但周天的时候,却因为其他事情耽搁了,请大家站在小明的角度上谈一谈感想。这样的场面学生大多数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期盼了好久的事情,最终也没有发生,那种失望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在特定的生活化场景下,小学生的情绪更为激动,内心有较多的话语想要表达,教师先让学生写下自己心里的想法,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从满怀希望到大失所望,从兴高采烈到垂头丧气,一天内的情绪跟过山车一样……有了充足的讨论和交流之后,教师讲述课文时,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更为集中,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将更深刻。
   总之,借助生活化情境,能使小学生发现身边的语文知识,可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问题式情境
   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面对较为复杂的语文知识时,他们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学习的兴致也不高。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创设问题式情境,鼓励小学生大胆质疑,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致,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年味越来越淡,吃年夜饭、看春晚的小学生越来越少,他们更倾向于借助手机看视频、打游戏等。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查阅春节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长辈咨询等方式了解春节的由来、意义以及相关的风俗习惯,然后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春节这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眼中就更丰富了。在交流时对不同地区来说,过春节的传统也不同,小学生可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通过投影在全班展示,向全班学生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探究,以在畅所欲言中,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求知需求。有了充分的交流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北京的春节,学生边学边对比,北京与家乡对比,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课文,学生学得轻松、开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后教师还可要求小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整理课堂所学与搜集的相关资料,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总之,问题式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使他们在语文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三、多媒体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动画、声音等创设情境,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促使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能使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部分内容时,仅靠课文描述,小学生很难体会到壮士们视死如归、英勇就义的伟大精神。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带领小学生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当他们看到壮士们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走向狼牙山的顶峰纵身跳崖的那一刻,他们内心也较为激动,这能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他們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总之,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在动静结合下快乐、高效地学习,从而能将课堂教学推向最高潮。
   参考文献:
   [1]李志秀.探究互动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21(6):69-70.
   [2]雷冰玉.融情于景: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浅析[J].名师在线,2021(5):21-2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专注于对学生数学思维及逻辑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提高及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从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意义出发,以“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为例,探讨优化课后作业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后作业;优化设计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基础阶段,在难度上具有明显的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大发展背景下,随着各种“微粒”元素的不断涌现,教育“微时代”内涵得到了快速的拓展和深化。信息化教学不仅形成无可逆转的强烈趋势,它所带来的“科技附加值”也在与日俱增。   关键词:小学体育;信息化;有效策略;资源融合   在信息化特质不断加剧的今天,信息化教学已不再是一个时尚性话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校园实际情况来看,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普遍存在使用不当或过度使用等现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一些新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得以普遍使用。在大数据背景下也产生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产物,而微课在教学中被得以广泛应用,受到很多师生的青睐。为了更好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应用微课教学,对其带来的积极作用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阐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应用策略   微课教学作为目前教学手段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和当前
摘 要:高中语文新教材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推动下异彩纷呈。新教材如何运用,与旧教材如何衔接,是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都要思考的,也是每一个学生在处理丰富的教材和阅读资料的时候必须面对的问题。立足新教材的拓展阅读是新课改下一条可行性很强的道路,其策略值得教师在实践中探究,最终形成群文连类阅读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编织一张阅读的网络,从而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
摘 要:针对学生的接受点进行精确教学的过程类似于医学上的“靶向治疗”。通过靶向的特点:识别、检测、反馈三方面阐述,从而达到实践精确教学策略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靶向意识;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低效教学情况时,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前提下,可以从“靶向治疗”中吸取灵感,形成教学中的靶向意识,精准识别教学中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检测学生课程中理解的难点,最后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总结反馈,
摘 要:赏识教育最大的优点是增强学生的存在感,仅这一点,就比老师千叮咛万嘱咐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成绩也更优异,综合能力更显著。所以,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如何赏识自己的学生,而不是批评,使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运用策略   当今社会,每一个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说不得、碰不得,老师只能用任务式、引导式的方式“诱导”他们学习。而任务式,引导式的方法虽然比
摘 要:学校管理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小学校园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以人为本构建小学和谐校园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在校园管理过程中,突出各部门的义务和责任,体现出小学校园管理的科学化和有效性。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理念落到实处。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校园;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了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的影响。创客教育可以丰富传统教育内容,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学生得到更好、更适合自身的发展路线。   关键词:创客教学;创新能力;实践;探究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创客教学,利用其教学特点和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在创造力和创新能
摘 要:非遗“傩文化”延伸的教育过程的意义,就像顾客购物时所受到的服务一样,是激励因素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学校尽可能地提供师资、良好的非遗文化传承的环境、校园教学设备等保障性激励因素,然后尽可能地根据激励的方式来探寻哪一种激励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传承非遗“傩文化”,然后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出结果,不断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不断进步,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基于此,采用卡诺(KANO)模型
摘 要: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出发,在分析思辨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有侧重地探討基于思辨能力提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思辨能力;教学创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重点加强学生在知识接受以及理解方面的能力,切实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核心素养,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