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控旺管理措施

来源 :河南农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95869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高温多雨的夏季是花生生长旺盛期,因此,做好花生种植区的控旺管理是花生优质高产的关键。控旺药剂的不合理应用及最佳控旺时间把握不准将导致花生减产。若控旺不及时,则达不到控旺目的;若控旺过早,花生植株过于矮小,荚果个小,也会造成减产,一般产量损失在10%以上。
  对于大部分花生品种来说,花生收获时植株高度在45~50 cm时的产量最高。若花生出现疯秧旺长、茎叶过密的现象,后期一定会出现结荚少、结荚差、果荚发育不饱实、风雨后易倒伏等减产问题。因此,在花生的种植管理上,适时且正确做好花生生长期内的控旺管理,是增加花生果荚数量、提高花生产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花生控旺条件
  (一)花生控旺现状
  一是花生喷施控旺药物后,却没能控制住花生旺长;二是花生喷施控旺药物后当时有效果,但不久后又再次出现旺长;三是花生噴施控旺药物后,不仅没增产,反而造成减产。
  (二)花生控旺条件
  花生控旺把握以下3个条件:一是高水肥田在花生株高长到30~35 cm时进行第1次控旺,一般肥力田在花生植株高度40~45 cm时控旺;二是田间开始封垄(花生秧基本覆盖地皮,看不到地面)时控旺;三是果针大量落地入土(10~15个果针)后,喷施1次控旺药物最适宜,且控旺增产效果最佳。
  二、花生控旺时间和次数
  (一)花生控旺时间
  若在花生盛花期开始喷施控旺药物,或者在花生果针刚入土时进行控旺,虽然可以控制住花生茎叶旺长、降低植株高度,但控旺药物会对花生的正常开花、果针形成、果针伸长发育造成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造成结荚少、果荚小、果壳厚硬、果荚发育不饱实而减产。反之,若花生控旺药物喷施过晚,花生生长已经完成由茎叶营养生长向果荚生殖生长的转化,此时再喷施控旺药物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二)花生控旺次数
  花生生育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喷施控旺药物次数。一般来说,喷施1次控旺药物就能完全控制住花生旺长。如果第1次喷施控旺药物没控制住花生旺长,或在第1次喷施控旺药物后下雨天较频繁,就有必要在第1次喷施控旺药物后10~15 d时,再次喷施控旺药物。若花生再次旺长,再间隔10~15 d或者花生株高50 cm左右时再次喷施控旺药物,此时应适当减少用药量,并最好把花生株高控制在55 cm以内。
  三、注意事项及药物选择
  (一)注意事项
  一是喷施药时重点喷施花生植株的顶部生长点部分,喷雾要均匀细致,不重不漏,一遍而过,不可重喷,不可喷施下部果针;二是如果需要多次施药,应当按照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以防单次用药量过大而导致控旺过度;三是如果喷施药后6 h内发生降雨,应当在晴天把用药量减少1/2再重新补施1次;四是喷施花生控旺药物时要确保土壤湿润不干旱;五是墒情较差、土壤水肥贫瘠、植株长势黄弱、田间干旱的花生地,不适合喷施控旺药剂。
  (二)药物选择
  花生控旺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甲哌鎓、调环酸钙等。一般来说,15%多效唑每667 m2施用量为20~30 g,烯效唑每667 m2施用量为15 g,50%矮壮素每667 m2施用量为30~40 mL,25%甲哌鎓每667 m2施用量为15~20 g,调环酸钙每667 m2施用量为5~6 g。
  在花生控旺药物的选择上,大部分种植户习惯使用多效唑,但笔者推荐使用安全性好、药物活性强、控旺效果好、药物降解快且不易残留的烯效唑、调环酸钙(或其他含有这两种药物成分的控旺药物)。多效唑虽然控旺效果不错,但是它药物降解慢、残留时间长,容易影响下一茬作物,不建议使用多效唑。同时,如果多效唑施用量过大,非常容易导致花生出现果荚变小、果壳变厚、苗株早衰等减产问题。所以,如果用药量过大造成花生控旺过度,可每667 m2施用3 g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或其他可缓解药害的药物),兑水15 kg及时喷施进行补救缓解。
其他文献
本试验为优质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及品种展示。建设6 hm2优质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点和进行5个优质品种展示。示范田比周围大田每667 m2增长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5%~10%,每667 m2化肥、农药施用量平均降低2%以上,实现技术集成化、本土化、实用化,为小麦生产向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试验示范材料  示范优质小麦品种选用郑麦0943;品种
【摘 要】德育是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保障。新时期下,中职德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地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确保德育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德育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德育效果切实可见。本文探讨的正是围绕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工作的有效创新,以期能借助网络时期带给人们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改动和扩大,把中职德育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工作;网络环境;创新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之
期刊
寒潮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性天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下旬到翌年5月。伴随寒潮通常会有强降温、大风、降水、霜冻、低温等恶劣天气现象,寒潮天气往往对农业造成较大的影响。近年,各类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发生,寒潮天气对冬季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温室大棚等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一、天气实况分析  2020年12月28—30日, 新乡市受强冷空气活动影响,由表1可以得出:
一、缺氮  (一)症状表现  初期缺氮表现为果树新梢基部周围近处的老叶逐渐变成黄绿色,而后嫩梢顶端生长出现停滞。如果缺氮继续加重,则新梢上的叶片往往会自下而上全部褪绿变黄,枝条细弱变短且发硬,表皮则会变成棕红或紫红色。  (二)防治措施  发现缺氮症状要立即增施尿素等氮素肥料;生长期发现缺氮,可用0.3%~0.5%尿素溶液对果树进行叶面喷雾。  二、缺磷  (一) 症状表现  幼龄果树如果缺磷往往
冬季和早春低温寒流频发,若管理不善,棚室蔬菜较易遭受冻害。试验证明,种植辣椒和黄瓜的棚室温度降至12 ℃、番茄的棚室温度降至10 ℃、茄子的棚室温度降至5 ℃且持续相当的时间,蔬菜会发生冻害,导致生长停滞、植株黄化,其后即便加强管理恢复生长,植株表现出细弱、叶片变小和“花打顶”等,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因此,采取得力应对措施抗御低温冻害是冬季和早春棚室蔬菜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
近年,小麦茎基腐病在沁阳市发生愈来愈重,发生面积愈来愈大,已从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给沁阳市小麦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小麥种子处理是控制土传病害、种传病害、地下害虫和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关键措施。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的种子处理剂,2020—2021年度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在沁阳市进行了几种不同种衣剂的对比试验,以期更好地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沁阳市王召乡段
一、材料和方法  (一) 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为15%噻虫·高氯氟悬浮剂(江苏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药剂使用量均为推荐用量。  (二)供试作物、防治对象  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新麦26。防治对象为小麦蚜虫。  (三)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设在河南省长葛市石象镇楼陈村,肥力中等,土壤pH为8.1,土质为壤土、有机质含量为20.3 g/kg,  
一、油菜霜霉病的成因  油菜霜霉病是由寄生的霜霉菌引起的,霜霉菌属真菌门、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真菌。霜霉病菌的菌絲无色,不具隔膜,蔓延于细胞间,靠吸器伸入细胞里吸收水分和营养,吸器呈圆形、梨形、棍棒状等不同形状。菌丝上长出的孢囊梗从气孔伸出,单生或有2~4根束生。呈现无色、无分隔状。主干基部稍彭大,顶端的小梗尖锐发生弯曲,每端常生1个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萌发时多从侧面产
目前,我国记载的害螨有500多种,全国性或局部严重危害的约40种,主要分为叶螨、瘿螨、跗线螨、根螨等。农业害螨具有个体小、繁殖快、适应性强及容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跃升为果树、蔬菜、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为害作物的叶螨类基本分三种,分别是红蜘蛛、二斑叶螨和茶黄螨,它们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植物落叶、落蕾、落果,轻则造成减产、削弱树势,重则使植物失收或整株死亡,不少螨类还
邓州市作为全国粮食大县、重要油料作物输出大市,近年,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由主要的夏播油料作物转变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特别是2017年以来,全市花生种植面积均在5.7万hm2以上,2020年花生种植面积突破7.3万hm2,创历史新高,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优势农作物。目前,种植花生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花生以夏播为主,田间生长时间较短,按照夏花生“早期促生长,中期控旺长,后期防早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