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对6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超声检查,其中11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7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为急性穿孔阑尾,诊断准确率为92.65%;结论 将超声检查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准确性高,能够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149-02
  阑尾炎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急腹症,该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等特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或者阵发性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等。当前临床上治疗阑尾炎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其均是建立在准确的诊断结果基础上的。当前超声检查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等优点,能够为多类疾病诊断提供丰富且准确的影像学信息,从而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近年来,我卫生服务中心应用超声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结果准确,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一般资料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炉院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6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所有患者经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在研究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精神疾病、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存在沟通障碍以及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共38例、女性患者共30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76岁,中位年龄为(38.42±10.24)岁,发病时间最短为2h,最长为3d,平均发病时间为(1.05±0.24)d。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超声仪进行诊断,所需仪器为迈瑞DC-3,麦迪逊SONOACE X6,将低频探头的频率设置为3.5MHz,将高频探头的频率设置为7~10MHz,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对患者行阑尾超声检查之前常规超声检查患者的腹部,主要是排除患者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泌尿系统感染等,针对女性患者, 还需要检查是否为右侧卵巢病变或者宫外孕等导致下腹疼痛,由于人体髂内动脉和阑尾的走向非常相似,并且二者的距离较近,当髂内动脉发生病变后也可能表现出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症状,从而增加了临床检查的难度,为此需要通过透声窗来确定患者阑尾的位置。在进入正式检查阶段后,需要应用低频的探头对患者右侧腹部进行扫描,从肝脏至盆腔,并在扫描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麦氏点周围情况,然后再应用高频探讨对病变部位进行深入且详细的探查,针对病变的部位需要逐渐加压,主要是排除患者肠道内容物质和气体对检查结果的干扰,重点观察患者阑尾压痛点处,开展纵向、横向、斜向多切面的交叉扫查,在扫查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阑尾的大小、形态、壁厚、位置、内部获胜以及阑尾四周具体情况,并注意检查患者是否有粪石存在,观察患者阑尾是否肿大,是否出现扩张和淋巴积液等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肠管蠕动和亢进的症状,并判断严重程度,针对确诊的患者,应早期行手术治疗[1]
  1.3观察指标
  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急性阑尾炎类型诊断结果准确性,其中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结果标准为:患者的阑尾区伴有压痛感,可探及管状结构,患者直径>0.6cm,患者阑尾壁增厚,管状结构缺少蠕动,管状结构腔伴有粪石和积液[2]
  1.4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患者例数以n表示,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结果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经超声检查,结果诊断出急性阑尾炎为63例,诊断准确率为92.6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影像学特征分析
  经过观察超声影响,结构发现11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影像学特征为:可見阑尾明显增粗,但是未见阑尾管壁增厚,直径≥0.7cm,伴有均匀的弱回声和少量液性暗区,纵断面呈现出腊肠状,而横断面则呈现为靶环状,其中有个别患者伴有密集的强光点漂浮,合并粪石患者可以看到强回声团且伴有声影。3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影像学特征为:阑尾伴有长条状或囊状弱回声或低回声,阑尾增粗明显,直径超过1cm,未见清晰边界,张力升高,黏膜下壁增厚,少数患者伴有双层征,管壁四周存在液性暗区,腔内可见密集强光点漂浮,伴有粪石患者可见强回声,并在后方可见声影。17例急性穿孔阑尾炎患者影像学特征为:可见阑尾明显肿大,正常结构消失,管壁明显增厚且模糊,张力升高,阑尾浆膜和邻近脏器浆膜严重受累,伴有炎性渗出,无清晰边界,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若患者穿孔,可见腔内的液体增多,表现出不规整阑尾形态,可见低回声团或者无回声,跟邻近器官无清晰界限。
  3.讨论
  作为临床外科极为常见的一种病症,阑尾炎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等各种症状,主要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等特征。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均是建立在准确诊断结果基础上。传统临床上主要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因此诊断难度大,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诊断技术被应用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其中常见的有腹部平片、CT检查、超声检查等等,其中腹部平片能够较好地诊断出盲肠扩张,但是这类检查存在放射性危害,而CT检查能够较高的诊断阑尾肿大和阑尾脓肿,这类诊断方法存在一定辐射,并且费用较高。而超声诊断作为一类无创诊断方法,其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无辐射等等,并且超声探头的探查范围较广,能够全面且清晰地检查患者病变部位和周围组织结构,其中低探头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够分辨出患者病灶和邻近组织结构关系,而应用高频探头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阑尾宫腔情况和各层组织情况[3]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6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诊断出急性阑尾炎共63例,诊断准确率为92.65%;并且根据不同影像学特征还能够区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穿孔阑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邱磊磊.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08):35-36.
  [2]许立云,韩冬,刘翠霞.分析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6):124.
  [3]赵永恒,刘斌,徐芳,等.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诊断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5):232-2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阴道炎治疗中制霉菌素阴道胶囊和乳酸菌阴道胶囊的联合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我院收治的44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施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施用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复发情况展开比较。结果:想交易对照组的质量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同时复发率明显更低(P<0.0
期刊
肝包虫病是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也称肝棘球蚴病。在中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和西藏等省区。西藏来说那曲市是重灾区,人群平均患病率为3.37%。病因犬绦虫寄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虫卵经肠内消化液作用,蚴脱壳而出,穿过肠黏膜,进入门静脉系统,大部分被阻留于肝脏内。蚴在体内经3周,便发育为包虫囊。包虫囊肿在肝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VR)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40例合并瓣膜病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筛选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分期行CABG与VR治疗)与观察组(同期接受CABG和VR治疗),对两组相关疗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心功能与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 针对合并瓣膜病的冠状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托烷司琼联合右美托咪定(右美)对防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患者8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前10mins泵注0.5ug/kg右美(10mins内泵注完),常规诱导,术中以七氟烷、瑞芬太、右美维持,按需间断推注肌松药,手毕前5mins静推2.5mg 托烷司琼(托烷),术毕后接好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探讨,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将6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开腹手术治疗组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组,两组患者人数均等各33例。根据分组,对开腹手术治疗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和开腹手术治疗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促进肝胆胰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肝胆胰外科行肝胆胰手术的65名手术患者,实验组:32名患者术后6-8小时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33名患者术后48小时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术后3天,1周,2周的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并以胃肠功能恢复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来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在保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穴位透刺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改善的价值。方法选取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7年1月—2019年8月,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为常规取穴治疗,实验组实施穴位透刺治疗,对比2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00
期刊
摘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vle implantation, TAVI)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传统外科瓣膜置换术的替代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症状却因高风险而不能手术的患者。TAVI技术对操作要求高,且患者多为高龄、合并症多及储备功能差,TAVI术后并发症高。然而,我国目前TAVI手术开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相对较少。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7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饮食控制、体育运动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观察组口服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压、血糖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热湿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脑病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经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与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腰椎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