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和谐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社会氛围。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应该充满和谐,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要求建立一种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教学方式。这一切都离不开和谐。作为一名新课程实施者为了让教学充满和谐,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实践。
  
  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融为一体
  
  1.让精彩的语言成为我们打造和谐音符的工具。优美动听、抑扬顿挫的语言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对学生的指导和提示在无形中完成,富有逻辑的语言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可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去学习、求知。如教学中教师有感情的诵读会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产生深刻的印象,乃至教师诵读的语气都会成为每一个学生模仿的对象。有时几个语气的巧妙运用就可产生非常的效果,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每次提到“一个顶点,两条边”时都加重语气重复几遍,学生一定能印象深刻,以至于日后再遇到这个题目时,老师叮嘱的语气马上就会回荡在耳边。同时在组织教学中巧妙运用,其处理效果更是恰到好处。如教学中学生走神儿,教师可盯住他加重语气讲几句,即没有影响到教学进程又可将其注意力吸引回来。比起指名纠正的方法不仅节约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还给予了这名学生一个自我改正的机会,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变换师生角色,拉近师生距离。有一口优美动听的语言只是自身充满感情,这还只是一厢情愿,远远不够,教师还应把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参与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之中。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要像孩子一样语言,像孩子一样争执,当孩子们遇到阻力时,又要巧妙的给予提示。如高年级复杂应用题的教学,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解答,并且告诉学生:我也不能马上说出答案来,让我们一起来把他解答出来吧。而后一起来读题、分析、选择解答方法。同时把选择解答方法的要领、注意事项在选择方法的过程中反复讲出来,让学生明白选择解答方法的重要性,并学会分析和选择解答方法。解题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作辅,提高学生参与几率。教师在解题过程中该“笨”时就要“笨”,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该“聪明”时就要及时“聪明”,把阻断学生前进的障碍及时化解。让学生的感觉是你就在他们身旁和他们在一起解决问题,但他们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需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解决问题,而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前却总能得到老师这个“朋友”的帮助。
  
  变教学为“导学”,打造和谐教学方式
  
  1.激趣设疑——注重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等心理因素对其认识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学生所学材料产生兴趣和积极情感时,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实践表明从上课伊始,教师通过设疑激趣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这节课营造一个积极参与的学习气氛,给和谐的教学奠定基础。
  诱导时的激趣设疑要巧妙构思,除了“谜语导入”外,还可用“设置悬念”“故事导入”“联系生活”“实验演示”等许多方法。再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注意导向性,避免随意性,让学生求知欲有正确的指向,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正确的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中去,从而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和谐接受知识的目的。
  2.灵活点拨——适时引导。教学过程中是千变万化的。课型、题型的变化,问题的转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的接受程度都会受到影响。教师此时就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及时进行思维点的点拨和心理起伏点的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避免影响教学进度或使学生学习情绪受到打击,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不仅节约了有限的课堂资源,还为学生树立了足够的信心。
  3.多元互动——加强指导。新教育观念中注重突出学生得主体地位,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讲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机会,从小培养他们学会合作、学会关爱的品德,更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并非一名旁观者,而应在多元互动中以一名服务者、参与者或研究者身份作好一个指导者,及时调控教学得氛围和方向,即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和学生共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给予弱势小组引导和必要的帮助,鼓励强势小组提高和发展。但这一切不能以一名教师口气完成,要在和谐、天地。
  和谐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谱写的一首乐章,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的把和谐融入课堂,竭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去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创造。更应该在我们的教学方式中倡导变教学为“导学”的和谐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和谐、民主、融洽的感受中去接受新知识。
其他文献
为获得适应性良好的菌种用于猪粪的堆肥处理,从新鲜猪粪中分离出一株酵母样菌株7B3,并采用PCR技术扩增其18S rDNA基因,并测定其基因序列。基于18S 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以及系
纵观朱熹的哲学体系,“理——气——物”结构便是其中的龙骨。    朱熹哲学体系的形成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一位博学的、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闽学的开创者。朱熹哲学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发展到宋代,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危机四伏。朱熹从地主阶级长远利益出发,竭力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为封建主作理论论证,并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有力地维护日趋复杂的经济秩序。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    我国自1993年7月1日实施“两则两制度”到2006年2月15日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我国会计准则从无到有,从针对某项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规范,到形
宿根甘蔗具有省种、早熟、高糖,增加原料蔗,多产糖的优越性。所以,宿根甘蔗在甘蔗栽培制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水流大队地处广东湛江地区雷州半岛西北部,属亚热带的高旱浅海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美育在我们的教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主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时充分挖掘这些美的因素,诱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引起学生的审美心理,让学生在对这些美的事物的感受、体验和鉴赏中得到美的享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学困生”是指有学习障碍、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研究表明,学困生中有许多人都患有“多动症”,其症状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学困生心理分析    学困生一般都会有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厌学心理。学困生由于长期的学习困难而形成恶性循环,他们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获得学习成就感的体验,对于学习持消极的态度。2.疲劳、惰性和畏难心理。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主要以传统中药甘草切片为原料,研究甘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甘草多糖的特性结构分析以及其对实验用小鼠免疫能力的调节作用。   首先,在实验原料的选择上,通过对常见的几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 成为“隔代教育”,农民工们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做出贡献的同时,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暴露出来。这些“留守子女”的教育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为此,在加强留守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面,我校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剖析成因,摸底建档    经过对留守学生的调查,发现造成留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