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曾濒临灭绝的英语讲述文化自信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百多年前,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兹(Leibnitz)在其《人类理解新论》(New Essays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我确信语言是人类心智的最佳折射。”千百年来,对于语言的本质,语言与思维、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的历史研究都曾吸引了诸多学者孜孜不倦的探求。张勇先教授的《英语发展史》就是这一领域的又一力作。该书以历时研究的方法讲述了英语的演变过程,并将英语置于社会文化维度中进行考量,探讨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科技等因素对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不仅对英语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纵向的梳理,而且作者还展现出了更为广阔的大历史视野,将英语的发展与汉语的发展进行了横向的对比。这种融贯东西、借鉴双方的研究思路是新颖且创新的,也是中国学者对于英语发展史研究的独特贡献。
  英语几经磨难,甚至一度濒临灭绝,最终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语言,是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主要语言和学术界发表论文的首选语言,也是国际交流和对话的主要中介语。但回顾英语1500余年的历史,英语几经磨难,甚至一度濒临灭绝,其中各种曲折心酸,鲜为普通英语学习者所知。《英语发展史》一书就是将这一语言置于历史背景和全球范围的语境中,采用了由古至今,点面结合的方法,对英语的历史、特点、变体以及和汉语的交流做出了全面的阐述。
  全书分为八章,作者追本溯源,从“史”的角度,运用丰富的史料,结合当时历史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条分理析地阐述了英语从古英语时期(449-1066)、中世纪英语时期(1066-1489)、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489-1801)到现代英语时期(1801至今)的发展演变。
  从时间上来看,古英语是指从盎格鲁-撒克逊入侵至诺曼征服期间的英语。在这一时间段内,不列颠历史上的三次入侵(盎格鲁-撒克逊入侵,北欧海盗入侵,和诺曼征服)和一次文化革命(基督教传入英国)都对英语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总体上来看,古英语在发音、词汇、句法等各个方面都与现代英语截然不同,甚至有着本质的区别。古英语的特点是词汇量有限、语法复杂,但已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著名演讲《热血、汗水和眼泪》(Blood, Sweat and Tear)一文中就有不少单词来自于古英语,展现了英语语言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精神的紧密联系。
  公元1066年,为了争夺王位,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Duke William of Normandy)联合法国贵族,率军入侵英国,史称“诺曼征服”。这一历史事件开启了中世纪英语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英语是古英语接受法语和拉丁语改造的结果,是一种包含了拉丁语成分、法语成分和古英语成分的混合语。与古英语相比,中世纪英语的语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法的简化使得中世纪英语更加接近现代英语,同时由于法语词汇和拉丁语词汇进入英语,使得中世纪英语词汇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这一时期,英语的社会地位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诺曼征服后,法语成为宫廷贵族们的宠儿,宗教界包括《圣经》则使用拉丁语,英语成为只有下层民众才会使用的低俗语言,地位一落千丈。直到英法“百年战争”爆发后,为了寻求身份认同,贵族们才开始学习英语,普通学校开始用英语授课。同时,肆虐英国的鼠疫夺走了英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劳动力的稀缺提高了劳动者的话语权,英语开始在社会生活领域取代拉丁语和法语。在宗教方面,1382年威克里夫(Wycliffe)将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英文后,基督教开始经由英语来传播。几乎同一时期,乔叟开始用伦敦方言创作《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为标准英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 将印刷术带回英国并推广。印刷术的使用规范了英语的书写,加快了英语在大范围内的传播速度,中世纪英语逐步取代拉丁语和法语成为全社会认可的书面语言,开始走向成熟并向早期现代英语过度。不过在这一时期,英语还不是一门足够自信的语言。
  1489年英国议会采用了“官方文书标准”,宣布英语为其官方语言,这标志着早期现代英语时期的开启。英语地位的重大转变意味着英语进入成熟期,开始向海外发展。经济的繁荣助推欧洲去探索发现世界,环球航海的成功和地理大发现为后来英国的海外拓展做好了铺垫。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期间,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社会也经历了深刻变革。同一时期,威廉·廷代尔和威廉·莎士比亚对英语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廷代尔翻译的《圣经》使得英语取代了拉丁语在英国教会中的位置,也成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钦定《圣经》的参照本。莎士比亚将英语变成了具有诗性的语言,推向新的高度。语法学家和词典编纂家也出现了。1755年,约翰逊编撰的《英语词典》规范了英语的词义和拼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然科学也开始崭露头角,出现了牛顿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人。随着国力的强盛,英国开始海外扩张,成熟的英语被带到了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而后又被带到美洲、澳洲、非洲和亚洲。英语开始与拉丁语和法语争雄天下。到17世纪末,英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国际学术语言,成为了一门非常自信的语言。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后,即1801年左右,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这一年被认为是现代英语的开始。现代英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词汇量爆炸式的增长。“大英帝国”的扩张以及世界交流的频繁使得英语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语言的许多词汇;与此同时,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明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大量新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飞速发展,新发明、新技术的层出不穷,美国英语开始与英国英语分庭抗礼,英语变体也开始出现。20世纪的两次大战提高了英语的国际地位,交通工具的大发展、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电脑等科技发明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英语的受众和话语权。在经历1500年的发展后,英语成为国际交流使用最多的语言。   不只是语言史,也是文化史
  《英语发展史》无疑是一部优秀完备的语言史。在书中,作者对于英语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多视角、跨学科的论述。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作者从英语语言内在变化入手,分别总结了四个时期英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在分析外来语对英语发展变化的影响时,作者从比较语言学和词汇学的角度分析了古诺斯语(丹麦语)、拉丁语、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如作者选取了11世纪到20世纪共8个版本的《马太福音》进行语言对比,结果显示,在外来语的影响下,英语的词汇量不断增大,英语语法趋向简化,句子开始形成固定的词序模式。在梳理了英语各个时期语言特点的同时,《英语发展史》还阐释了各时期的英语文学作品的特点。例如,在古英语时期,诗歌作品基本都有着“七无”和“四有”的特点;中世纪时期,英语文学作品很多为各地方言书写,由于法语为当时贵族使用的语言,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受法语语言文化的影响较大。从数量上说,12世纪时期英语文学作品还很少,到14世纪,乔叟选择使用英语写作提升了英语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的作用,英语文学作品开始与拉丁语和法语分庭抗礼。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莎士比亚、弥尔顿等人的作品随着英国各处殖民地的建立传播到海外。现代英语时期,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作品随着现代科技的应用扩散到全球。此外,作者还强调了翻译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艾尔弗雷德大帝组织人将《英国宗教史》等拉丁语作品翻译成英语,保全了英语;威克里夫将拉丁语的《圣经》翻译成英文开创了英语传播基督教先河,廷代尔出色的翻译能力和对英语的优美翻译使得英语成为可以媲美拉丁语和法语等古典语言的一门语言。
  除此之外,《英语发展史》还是一部“文化史”。在讲述了英语的演变过程中,作者将英语的起源、发展、现状和未来置于其赖以生存的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下予以考察, 将“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深层价值的基础,如澳大利亚政府将艾尔斯岩石(Ayers Rock)更名为土著语言Ululu就体现了澳大利亚对土著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尊重。该书强调,在学习英语时,不仅可以欣赏语言之美,还可以倾听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声音。学习一国的语言,固然要掌握这门语言,但更重要的,还应该是通过这门语言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这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尤其重要。
  但这本书绝对不仅仅止步于对于历史的记述,还是一本难得的基于英语本体研究的学术专著。书中对于很多学术界尚存争议却又很有意义的研究话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例如对发生在中世纪的“元音巨变”之谜,作者提出了“语音变化假说”理论(Hypothesis of Pronunciation Shift)。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论证,作者从外来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偏好、饮食、地理环境,以及听力误差六个方面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论证。此外对于“如何通过研究英国的甲骨文——如尼碑文来研究古英语”“黑暗时代’如何划分更接近事实”“莎士比亚作品是否皆为自己创作”“外来词是否会影响英语纯洁性”“专有名词如‘龙’怎样翻译更能体现中国文化”“英语如何影响汉语”等话题,作者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英语发展史》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在纵向关注英语的发展进程的同时,也穿插着同时代汉语发展史上的主要事件、人物,并对两门语言发展进行了横向对比。比如,在罗马皇帝克劳迪斯(Claudius)的军队大举入侵并占领不列颠之后,罗马人像当年秦始皇修长城(公元前214年)一样,于公元122年开始在不列颠北部修筑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以便抵御外族入侵。从语言发展来说, 当西汉语言学家扬雄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问世时,英语语言文化还没有出现,而这时的汉语言已经非常成熟。当河南人许慎完成了标志汉语文化划时代里程碑《说文解字》(约公元58-约147年)的时候,不列颠还只是罗马人统治下的一个行省。到中国南北朝时期(约公元449年),英语口头语言才刚刚形成,而书面记录都是拉丁文。到中国唐朝时期(约公元891年),用古英语编写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工作才刚刚开始。到诺曼征服(1066)时期,英语还是一种上流社会排斥、底层人民才使用的低俗语言。但到了早期现代英语时期,中国虽然出现了吴承恩、汤显祖,冯梦龙等大家,但这时期中国名著在国际知名度已经远不如莎士比亚的作品。这种对比研究视角不仅为中国人学习和撰写英语史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广义的文化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
  在该书中,作者高度关注语言和文化自信。鸦片战争以来遗留下的民族文化畏缩心理还影响着很多中国人,例如,当下英语学习者推崇国外文学作品而忽略中国的经典作品,在国际交往中不能理直气壮地使用汉语拼音,就是这种文化畏缩心理的反映。文化自信心的提高,不仅需要国家倡导,也要全民提高意识。《英语发展史》对汉语文化的梳理让我们对汉语言文化有了更好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多的自信。今天,中国在大力提倡汉语的学习,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不仅要研究国外作品,也要加强对母语的不断学习,提升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话语权。因为话语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和一个民族的尊严,缺乏自信和文化畏缩心理会导致话语权的丧失。英语发展史上,有着强烈民族文化意识的艾尔弗雷德不仅保全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也拯救了濒临灭绝的古英语,因此人民回报他“艾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美誉。乔叟、莎士比亚、牛顿有意识地用英语写作,提升了英语的自信心。官方文书、印刷术及词典编撰统一了英语书写规范,也促进了英语自信心的提升。英语从一门一度濒临灭绝外来语到今天全球通用语言,从一门不自信的语言慢慢蜕变成一门自信语言的经历,对我们今天摆脱汉语的不自信和提高汉语在国际地位的话语权也有着很重要的参照意义。
  《英语发展史》除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非常实用。对于英语学习者“费时低效”的英语词汇记忆,作者总结了令英语学习者头疼的拼写读音规则和常见的十种构词法;此外,作者还对英语中的外来词根据词源分类列出;而正文之外的附录,例如汉语名言熟语的翻译、英语发展史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对照表、英语发展大事记,同时期中国的人物和重大事件、常用美国英语词汇、澳大利亚文化习惯表达等,对英语学习也非常有帮助。
  简言之,《英语发展史》一改学术著作生涩难读的风格,以风趣易懂的语言对1500多年来的英语发展演变娓娓道来。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拓宽视野、提高英语素养和对研究课题的敏感度。
其他文献
现代规范与标准(标点、分段、校勘等)整理《史记》,一直是顾颉刚先生的“愿景”。1954年8月22日,顾先生奉命举家迁京;次日,中华书局编辑部姚绍华即登门拜访,约请整理《史记》三家注。顾先生“大喜过望”,因为顾先生“发愿整理《史记》已历三十年”。9月1日,到中华书局,商谈《史记》标点事宜。10月5日,拟《整理史记计划》交姚绍华。由于当时顾先生承担了《资治通鉴》的校对任务,所以顾先生就请曾经的北大学生
/壹/  丰子恺是著名的漫画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小品家。丰子恺的文艺生涯、散文创作与两位他最为“敬爱”的导师不可分。这两位老师就是夏丏尊与李叔同(披剃后名弘一法师)。夏、李二人,一为居士,一为和尚,但才调同一,胸怀无二,只是性情有别。在丰子恺的学生时代,李叔同教图画、音乐,夏丏尊教国文。他们所懂得的知识皆远远超出他们所教授的课程。比如李叔同,虽然教授图画、音乐,但“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
一  时间过得真快,从出第一版到这次修订版(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这套《世界文明史》已经走过了十余年。虽然中间还出过插图版,但当时只改了第一版中的个别错误,内容仍保持不变。这次修订版则要求各章作者就自己部分的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改,尤其是要求补充学术界和现实中新的发现、新的成果和新的进展。  历史不是死去的过往,它以某种潜流的方式活在并形塑当下,补充新的成果、认识和进展,并保持对现实的关注,既
我是2004年进入孙玉文老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毕业论文的题目是《上古至中古主之谓结构研究》。  对这个题目的兴趣可追溯到本科時。当时受陆俭明老师的影响,我很崇拜朱德熙先生,读了很多他的论著,尤其喜欢他讨论名物化和关于自指与转指的文章,他对各种不同意义上的“名物化”概念的离析,逻辑清晰,立论明快;他用自指、转指、句法提取等理论对汉语相关现象的梳理,贯穿今古,严谨周密,令我大开眼界。这
《优雅的福音:20世纪初的在华美国女传教士》(三联书店出版)是美国历史学家简·亨特的代表性研究专著,1984年在美国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成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来源。全书中文版时至今日才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30年过去了,这本书也还没有失去它的学术价值。  一直以来,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西学界对传教士的研究成果丰硕,涉及传教士的传教背景、方式、功绩等论题。然
近日,逸友柴念东兄给我传来一帧顾随先生的手札,让我帮助辨识其中几处文字。打开图片,满目华彩,叹观止矣!  这是顾随先生致柴念东的祖父、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柴德赓先生的一封信函,收录在新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青峰草堂往来书札》中。柴念东尾注云:“此函写于一九四二年,现藏于苏州大学博物馆。”  顾随(1897—1960年),原名顾宝随,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
“军事题材永远有读者!”此语出自军旅作家张正隆,它既道出了战争实乃文学世界从不衰歇的永恒题材,也彰显了当代军旅作家在战争文学领域纵马驰骋、开疆拓土的豪迈与自信,尽管他们并不讳言这一严峻事实——军旅文学已被时下相当多的文学史家“放逐”边缘。在重写文学史和重估文学价值的学术浪潮中,某些颇为流行的当代文学史论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军旅文学的创作成绩,已然成为“战争缺席的文学史”。正是在此背景下,舒晋瑜适时推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是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这种习惯和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无所替换。中国人含蓄、稳健、精
拙作《浦著〈施耐庵传〉指瑕》《为浦著〈施耐庵传〉正本清源》在《博览群书》2014年第8期、《水浒争鸣》第15辑(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版)先后刊发后,浦玉生在其主编的《水浒争鸣》第16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撰《在为〈施耐庵传〉正本清源的幌子下》予以回应,读后令人失望,以至于对中国当下的文学和学术生态颇为悲观。近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顿
不止一个人问过我,到底是怎样的情怀,让我近二十年来专注于梳理军旅文学。因为多数的记者甚至军队的作家不可能集中时间去采访这么多作家。  我有一种英雄情结。我的父亲是军人,我对军旅作家懷着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在这本书里,我只是表达一个普通记者、一个军人的女儿对军人的崇敬之心。  70后的同代人可能有共同的记忆,中学的时候疯狂地迷恋过军装,拍毕业照的时候,同学们互赠照片,很少不穿军装不戴军帽的。这种隐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