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思考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h8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探讨持续升温,国家对于这一制度的建设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准备。一些高职院校对学位授予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建设对高职院校的师生发展、学校自身的提升以及整个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如何建设“工士”学位提出了几点建议与看法。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学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054-02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设置学位的意义
  (一)对学生的意义
  1.提升自信,增强学习动力
  授予学位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学生若想要取得高职学位,需依照相关标准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而努力,如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获得相应的学分成绩及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自身的实习经历和各方面素质,进而更加有信心面对毕业后的求职考验。
  2.帮助继续升学与就业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只能获得毕业证书,无法获得具有荣誉含义的学位证书,这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学位的渴望,在无形中也限制了高职毕业生的升学之路。同时也难以迎合就业市场对于学历的追求。“工士学位制度,可以改变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没有学位的尴尬局面,完善我国的学位体系,为学生继续升学铺平道路。工士学位还可以通过提高高职学生的应用的学术水平,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自己的发展价值。”
  (二)对学校的意义
  1.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高职院校对优秀毕业生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授予学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有助于改善社会大众对高职院校及其毕业生的消极刻板印象,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利于招生,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单一,不够科学。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口号显得苍白无力。“工士”学位的试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力解决了这一问题。授予学位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为它“对高职院校学生多了一种评价,无疑使高职院校学生在重视技能发展的同时注重技术水平、甚至学术水平的提高,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努力学习提供空间,也为上一级学校提供优质的生源。”
  3.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因为进一步提升发展的空间有限,陷入了一个热衷升级的怪圈。盲目升级带来的并不是学校的发展,而是定位的模糊、特色的消失和教育质量的下降。但是国家如果允许办学水平优良的高职院校给优秀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这无疑给了迫切需求发展的高职院校一个提升的良机,势必会推动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4.激励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为促使更多学生获取学位,需依据学位授予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学历学位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融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这使得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增强,自觉主动的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三)对职业教育本身的意义
  1.有利于教育公平,加强普职的沟通与衔接
  高等职业教育几乎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是不涵盖高职院校的,这就意味着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近一半的人不能获得学位,这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是有失偏颇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是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及教育经历的一次肯定,一次带有荣誉的鼓励。
  2.是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的一次有效尝试
  一直以来,社会舆论与人们的潜在观念都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是不入流的教育,是高考失败者的无奈之选。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技能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并没有改善高职毕业生所承受的歧视眼光与不公正对待。“工士学位的授予在逐步建立特色化的学位授予标准、凸显职业教育特质、保障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有助于高职生接轨学位通道,有助于拓宽技能型人才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可以在招生环节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有助于增强高职生对职业教育的归属感,是职业教育制度的有益探索。”
  二、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设置学位的几点建议
  (一)要以政府做好法律法规准备为前提
  学位制度的增设是一种政府行为,没有政府的引进与支持,“工士”学位的增设只能局限于理论探讨层面,难以付诸实践。美国的副学士学位正是在政府强有力的介入之后,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才获得长足发展的。因此,为确保工士学位在我国专科教育阶段的实施有法可依,首先必须从立法环节入手,修订补充相关法规文件中的有关条款,确定“工士”学位的构建有法可依,并建立一整套与本科教育相衔接的机制。
  (二)有了法律政策的保障,还需要资金的保障
  因此国家和政府加大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给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待遇和发展平台。同时对于积极参与高职学位建设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鼓励企业资金投入和参与课程设置等。这样既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   3.可以在部分师资队伍强、科研水平高、专业特点鲜明的高职院校进行工士学位的试点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中具体问题和具体分析的情况,逐步完善,进而逐渐推广。高职院校要以提升自己综合教育质量为主,而不是在盲目扩张升级中丢掉了自己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在校内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质。
  (四)学位制度的建设必须与提升教育质量同步进行
  一方面,对于高职教育课程要以社会相应高等技术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按需设置,凸显出职业特色。高职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部分适当综合化,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另一方面,高职课程目标要注重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应增加一些普通教育内容,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为培养其能力和迁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副学士学位的设立以促进学生就业为主,以帮助学生升入高一级院校为辅
  高职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为学生的就业作准备。同时,需从大教育的角度出发设置课程,综合考虑并突出课程的关联性、基础性,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平台。高职课程应能够给学生提供各类型教育都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使他们有机会进入其他教育机构或更高层次院校学习。
  (六)工士学位的设立对于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新生事物的发展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工士学位的产生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因此,政府需要一个教育质量标准机构来对能够授予此学位的高职院校进行教育质量的监督,确保高职院校的学位授予工作高质进行。
  综上所述,设立工士学位,从而为构建我国高职教育中的‘工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学位体系,既能够大力推进高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又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既能够为有志于终身学习者搭建制度平台,又能够有效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现行学位制度。但是,在对于如何建设这一制度,还需要国家的统筹监控,社会的积极投入,学校的主动参与。只有多方互助合作,有力配合,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曹晔.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工士”学位制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65.
  [2]王永颜,申国昌.高等职业教育工士学位制度改革探析:基于价值论视角[J].职教论坛,2014(31):29.
其他文献
1992年,他从大庆石油学院毕业,满腔热情地投身到中国石油炼化事业中。如今,他由一名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大港石化公司高级工程师和出色的中层管理干部。他就是大港石
探寻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进一步提高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是目前肝癌综合防治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成熟发展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GDP增速第二次连续6个季度下滑局面,中国开启了以4万亿投资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而随后为了纠正反危机公共干预对于市场经
我国的物理教材通常对物理知识点的逻辑联系采用显处理而对物理学的科学方法采用隐处理.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片面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传授物理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造
网球教育近年来,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培养学生所关注的重要话题。网球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普及性体育运动,对高校教育教学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
赵一红教授,女,1996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同时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
外伤性前房出血是由于眼球受挫伤时 ,角膜缘、虹膜或 /和虹膜睫状体血管破裂所致 ,少量积血一般 1周左右即吸收 ,大量反复出血者凝血块及红细胞变性可堵塞小梁网导致房水引流
2015年7月1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影协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谢铁骊先生追思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中国文联副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人口、民政等领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十二五”
微课已成为当前教育特别是远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探讨一下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Micro-class has be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