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不识字的文化老人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越来越庆幸自己的年龄,使我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能接触到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农村的老年人。这些被我称为“可以收藏”的老人,有两个表面特征,一是年龄今天大都在80岁以上,二是大都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在我看来,他们是不识字、没读过书的文化老人。
  我们收藏历史物品,因为藏品是记载文明、承载文化内涵的文物典章。其实,人身上更多地携带着那种活着的文化、活着的文物典章。
  老家邻居奶奶87岁了,她是个身材高大的老人,由于身型重,老人多年前就拄着两根拐杖,行动迟缓,眼睛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效果也不是很好。老人在自己家族排行十一,于是本家和外人都简称:一奶奶。一奶奶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我奶奶活着的时候,跟一奶奶坐在一块儿聊天,一奶奶只有听和笑的份儿。一奶奶现在每天没事就坐在门前的槐树下面和一些比她年龄稍小的老人聊天,自然是聊些婆婆妈妈的琐碎小事儿。
  我近年来每次回老家,礼貌地要去看看这些老人,后来,看望这些老人成了我自己的内心需要,很想走到这些老人中间,听她们说话。听着听着,常常令我暗自感动甚至惊悸。她们所议论的事儿,太琐碎,故没必要写出来。但是她们谈话的状态、对待事情的态度,我明显感到,比她们年龄再小十来岁的人都没有,或者很少有了。我恭敬亲热地称呼她们,她们惊喜地站起身来迎接,一奶奶一口一句“好亲人哩!”问长问短。其他老人个个都笑着看着我们俩,仿佛一奶奶就是她们的代表,一奶奶问的就是她们要问的,个个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都很生动,像花儿一样绽放着。
  我坐在她们旁边听她们说话,老人们因为我在旁边,突然有了点儿羞涩,她们个个都很注意自己的体态、坐姿,会很快检查自己的衣着,是否没扣好扣子,头发乱不乱,甚至连拐杖放的位置都要重新挪一下,声音是那种明显地收敛了的。你能感到她们很注意自己,虽然我不是外人,但是她们突然表现得会管理自己。我将老人这种羞涩的表情、动作以及流露出来的那种心态,理解为文雅,一种来自于中华传统礼仪的文雅。
  我想起她们平常居家的那种几乎相同的表现,无不是俭朴、勤劳、忍耐、与人为善、爱体面、懂得做人的本分。一奶奶的本家妯娌,早已去世的七奶奶,有个女儿跟随丈夫到北京居住,女儿将七奶奶和自己婆婆同时接到北京,七奶奶待了一个月就回来了。老人们问:“咋不多住些日子?亲家母也回来了?”七奶奶性格开朗,说:“亲家母还没回来,女婿对我很好,可毕竟是女儿家么,那是人家家里么,咱在那儿箍扎得很!”旁边人问:“自己女儿家,有啥箍扎的?”七奶奶说:“咿!你说的!亲家母跟我坐在那儿,她腿伸得老长,我就不行么,得把腿蜷着,那是在女婿面前么!不是在咱自己儿子面前么!”众人听了,都笑了!
  这些老人,家里有点好东西,自己绝不安之若素地享用,即便自己家里种的瓜果,她们吃一个,都显得很奢侈地、有点迟疑地带着若有若无的罪过和羞惭;逢年过节,好东西都尽量留给客人。亲友之间,四时八节,人来客去的礼节断不能少,年轻人将端午送粽子、元宵节前送灯等等这些常礼,要么匆匆地走过场,不重情敬,要么疏忽忘记了,但是老人们会记得很清楚,反复唠叨叮嘱不能拉下任何一家该走的亲戚。红白喜事,该给亲戚怎么随礼行门户,她们能将几十年前的先例记得分毫不差,敦亲睦族于琐碎的、婆婆妈妈的唠叨中。年轻人常常感觉不出来,等到老人过世,亲戚们依礼上门奔丧行礼,年轻人才恍然感觉老人给儿孙积修下了多少深厚的亲情。
  这些老人有一个特点,从来不知道焦虑是什么,她们常常会感到很满足、很幸福。也似乎不知道忌妒是什么,对他人的好事儿,表现出来的高兴就跟自己的好事儿一样。
  有很多文学作品、影视,将这种老人要么表现成很粗犷的所谓粗野的豪放,要么将她们表现得愚昧鄙陋,有的受了什么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影响,将老人表现得不像老人。我从来都看不下去,更不接受。在我看来,这些老人身上,深刻地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明、礼乐文明,她们虽然不识字,即便不太懂得忠鲠孝义,但是,却深深地懂得因果报应,懂得珍惜一个人活着的脸面。她们没读过书,但是却能随口说出很流利的俗语,这些俗语不是出自《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出自《太上感应篇》,或者类似《了凡四训》等等。这让我觉得这些将先贤圣哲的深奥义理,稀释化解为民间精神的甘露的传统蒙学读物,在传统中国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些老人,不识字、没读过书,但是分明是懂得礼义廉耻的,即所谓“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也因为有了这些老人给我的感受,我一直对学界那种反对读《弟子规》等的观点,持保留意见。
  旧时所谓高低雅俗,不像现在这样是对立的,而是上下呼应,上有所行,下必风从的,即读书人和不识字的人,因为相同的文化,统一在相同的价值框架内,区别只是不同程度而已。
  我觉得这些不识字的老人是那种被旧文化所化之人,是一种旧时代留给我们的活着的文物。对这些文物,要说收藏,就应该是多接触她们,感受她们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旧时代的气息。
  我将这些零星的感想说给一位比我年长的仁兄听,他沉吟片刻,点头说:“你说的这种现象,等过20年再想想,就更有感觉了。”
其他文献
南半球最具活力的冬日夜曲  经过十几个小时漫长的夜间飞行,飞机即将降落在悉尼机场。窗外可以看到大片的绿色田野、湛蓝的海水、蜿蜒曲折的公路……想到接下来的精彩行程,雀跃的心情将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  “欢迎来到悉尼!”向导Michael大哥在出闸口迎接我们,他爽朗的笑声一下子感染了我,此次悉尼Vivid之行就在快乐的氛围中正式开启。  5月的悉尼已是初冬,我们似乎得到了老天的特别眷顾,接下来的一周天
『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不到高台,等于没到喀什。』喀什地处丝绸之路北、中、南线总交会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浓郁而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噶尔老城东北端的高台民居。高台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地,位于黄土高崖上,有六百多年历史,其原名『阔孜其亚贝希』,维语意为『悬崖上的土陶』,当地完整保留了喀什土陶制作的传统工艺。曲折小巷中珍藏的“家谱”  喀什古称疏勒,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盛极一时的“安西
2016年6—7月,我从北到南,在埃塞俄比亚行走了18天。埃塞俄比亚有“非洲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也是东非唯一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这个国家南北反差非常大,东北部的哈勒尔,城市色彩斑斓,民众鲜活热情;北部的拉利贝拉有几百年历史的岩石教堂,是一个圣地,当地人温暖平和;而南部的奥莫河谷,有着百里不同俗的众多原始部落,保持着原始荒蛮的状态,野性与愚昧交叠,现代文明似乎离这里很遥远,恍如一个
当下到维也纳的游客,听到最多的一个名字可能就是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ph,1830—1916)。2016年是奥匈帝国的首位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逝世一百周年,维也纳为此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即便只是在城中闲逛,也避不开他的影子——维也纳如今的市容,正是得益于这位皇帝在位期间主持的城市规划,维也纳也由此跻身世界一流名城。在位68年的皇帝  在维也纳的纪念品商店里,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和皇
他们走遍世界,时而翻山越岭,时而钻进城市的隐秘角落,寻找舌尖上的最爱。他們是资深的美食体验者,但美食并非他们的终极目的。无论顶级食材,还是最家常的料理,只要足够用心,一道食物就可以让人打开一个新天地,从中发现世界的精彩,体会生活的百般滋味。
孟加拉境内的铁路线纵横交错,以达卡为中心,辐射出前往东南部吉大港、东北部锡来特及印度加尔各答等地的几条大动脉,再逐渐深入到更细小的城镇中去。这套铁路系统大部分是英国人于1862年建造的,已有100多年历史。  传闻孟加拉的火车拥挤异常,坐火车不算是愉快的旅行体验,果真如此吗?我们特别乘坐火车游走了孟加拉,从达卡一路南下,再北上斯里蒙戈尔,经由车厢与城市的空间转换,捕捉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片断。火车既是
白古寺所在的迭部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河流纵横,森林广袤,植被覆盖率达88.46%,森林覆盖率超过60%,拥有1671种高等植物、130余种野生食用菌类、127种药用植物,是世界新种甘南杜鹃等数十种珍稀植物的基因库场,同时生活着大熊猫等183种野生珍稀动物。  1925年9月,美国著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日记中这样描述迭部:“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
博物馆的世界里也有一些“烈士”,因为预算缩减、人口改变、环境变化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繁荣过后终被废弃,但它们并非毫无价值。  德国:铁三角交通博物馆  这所巨大的交通博物馆2007年关闭,如今成了城市探险一族的胜地。里面依旧存放着巨型的老式火车头、失事的飞机、复古摩托车和汽车,大部分室外展品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腐朽,让人唏嘘。  罗马尼亚:多夫塔纳监狱博物馆  这是一座建立在废墟上的巨大的利维坦石头建
作为安缦在中国区第三家度假村,大研安缦有着整座古城最好的视野,包括日出与日落。大研安缦走进一千年前的古城传奇  车沿着大研古城的山路开了不一会儿,就停在一排木石结构的建筑群前,看不到醒目的门牌——这就是安缦的风格,中隐于市。  大研安缦2015年2月开业,是中国区的第三间安缦度假村。“形散神不散”是安缦度假村的一贯做派,一方面极力营造品牌“平和”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随时随地于细节处体现当地独特的
第一次穿行在伊朗街头,我想起了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这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书信体小说,讲述了一个波斯贵族旅法期间的种种见闻。我长期游走在伊朗的城市、街道深处,进入普通百姓的庭院,体会他们的情感还有凡尘故事,希望能够贴近这个国家的脉搏,记录下她迈向美好未来的缓慢、艰难的每一步。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在伊朗拍下的一张张照片,也如同一封封视觉的“信札”,是一个欧洲人对这个被西方主流声音质疑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