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拒绝选边,美国“算盘”落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fo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2月1日,在克罗地亚南部的科马尔纳航拍的佩列沙茨大桥施工现场

  21世纪20年代必将是世界地缘政治剧烈变化的时代。中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冲突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很可能还会加剧。
  尽管中国多次表明,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地位和影响,但美国跨党派的集体焦虑表明,华盛顿政治精英与其说是担心中国的实力超越美国,还不如说是恐惧一个由崛起的中国主导的“新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科技与产业实力与中美势均力敌的欧洲,在地缘政治上更显举足轻重。美国近来动作频频,正是企图拉拢欧洲对付中国。
  不过,这样的“算盘”,恐怕要落空。

北京的成就


  华盛顿和北京似乎同时意识到,谁获得了欧洲的“芳心”和支持,谁就能真正有效地影响世界未来的走向并最终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赞赏。
  有评论认为,从北京近来的布局看,其对大国关系重要性排序已经有了调整,从中美、中俄、中欧到中俄、中欧、中美,中欧关系已经摆到中美关系的前面。而拜登新政府也不加掩饰地对欧洲盟友的亲昵和安抚。聪明的欧洲人已经认识到,欧罗巴继美苏争霸欧洲的历史磨砺之后再次成为域外超级大国争夺的对象和重点。
  然而,欧洲在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的份量与美苏冷战期间不可同日而语。昔日苏联东部的加盟共和国和它的华沙条约组织的东欧卫星国已经归顺欧盟;欧洲也不再是被铁幕隔离的欧洲,而是一个统一的、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制造业、世界上最大跨主权国家单一市场,以及强大环保、能源、数据安全标准制定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文亲合力的共同体。
  对于中国来讲,争取美国的传统盟友欧洲在中美博弈中能保持中立便是胜利。
  3月12日,歐盟委员会公布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的最终文本。相较于1月22日公布的《原则协议书》,这次的文件将中欧双方各自列出的市场准入承诺与底线悉数公之于众。至此,中欧投资谈判才可以说是正式收官。
  事实上,2020年底中欧领导人高调宣布完成CAI的谈判就预示了北京的这一场重大外交胜利。它的重大战略意义并不首先在于能将中欧经贸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是使美国新政府“联欧抗华”的战略关系还没开始实施就受到重创。
  协议的签订还是一个试金石。它成功地测试出了华盛顿对欧洲影响力的疆界,探测出美欧裂痕的纹路和欧盟在捍卫自己利益时处理美国忧虑的方式与底线。
  协议的签订同时还是一个风向标。默克尔、马克龙和冯德莱恩顶住美国的压力,坚持和习近平主席在拜登宣誓就职之前一起宣布长达7年的马拉松谈判胜利结束这一动作向世界表明,欧洲寻求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追求“战略自主”的立场不可逆转。
  如果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最终能获得中国人大常委会以及欧洲议会和欧盟27国的批准,北京的“一带一路”推进的道路会变得更加平坦。因为CAI的签订夯实了中国投资企业挺进欧洲的国际法基础,增强了投资的可计划性和风险的可预见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如果说“一带一路”的起点是中国的话,那么欧洲大陆则是它的终点。一旦广袤的欧亚大陆由“一带一路”星罗棋布的互联互通项目紧紧地连在一起,它对于促进欧洲“向东看”从而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边缘化具有巨大的战略效应。
  北京没等拜登政府喘过气来,又在今年2月9日举行了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17 1)领导人峰会。这次由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会议,完成了35项政府间协议和53项企业间协议的签订。可谓硕果累累。
聪明的欧洲人已经认识到,欧罗巴继美苏争霸欧洲的历史磨砺之后再次成为域外超级大国争夺的对象和重点。

  88项协议的签订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实质性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事实上,17 1机制是中国扩大在欧洲影响力的精巧布局。9年来风风雨雨,受到美国的打压和欧盟的怀疑,但最终还是以它不可替代的投资力度被当事国所接受并受到许多欧洲地区和企业合作伙伴的青睐。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与中东欧之间的合作已经开始向纵深挺进。华为公司与沃达丰匈牙利公司《关于匈牙利沃达丰Spring 5G项目合作协议》和《华为公司与塞尔维亚电信公司关于塞尔维亚电信固网现代化改造二期项目建设合作协议》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铁路与港口等基础建设项目,并在美国极端阻挠的5G领域站稳了脚跟。
  除了5G领域,金融合作也开始在中东欧静悄悄地展开。这次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签署的《中国银行塞尔维亚有限公司与贝尔格莱德证券交易所合作备忘录》《中国银行匈牙利分行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交易所合作备忘录》《中国进出口银行与黑海贸易与开发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协议》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与捷克国家银行关于中国工商银行代理债券交易与结算协议》,透露出中国在美元与欧元的薄弱区域已经开始布局,进一步推进人民币业务和中国金融业挺进中东欧地区的大动作指日可待。
  北京对于扩大与北欧地区的合作也加大了力度而且颇有成果。3月11日中国和挪威的首席商务谈判代表们撇开了媒体的闪光灯,在线上静悄悄地完成了一轮新的谈判。谈判结果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亚于《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这次视频商务外交谈判涉及的领域远远不止投资,而是事关更高层次的经贸合作。
  中国自2017年与瑞士和冰岛,2018年与格鲁吉亚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之后,一直寻求与欧洲北极极地区域核心国家挪威进行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挪威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但事实上遵守的是欧盟相关法规和标准,享受着欧盟成员国大部分待遇,同时也履行着大部分成员国该履行的义务,可以说是欧盟的一个“特殊成员国”。   如果能够与挪威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无论是对中国挺进越来越炙手可热的北极极地地区,还是为未来与欧盟谈判建立一个“中国-欧盟自贸区”积累经验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效果。更何况挪威也是美国武装力量不断推进的地区,如果能在这个地区打下一个“自由贸易区”的楔子,中国可以说是和“美军”短兵相接了。相信这也是北京的战略考量。如果不出意外,北京和奥斯陆将在不久的将来结束谈判,宣告“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华盛顿的拉拢


  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也密集对欧洲展开了外交魅力攻势。拜登总统入主白宫后第一时间致电英国首相约翰逊、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大谈美欧的共同价值,温馨回忆跨大西洋关系的美好岁月,充满激情地向受尽特朗普欺凌的盟友们宣告:“美国又回来了!”
  拜登战胜特朗普并将他挤出白宫确实是让欧洲的主流精英们兴奋不已。虽然他们并不认为欧洲与美国的关系会恢复到特朗普以前的水平,但拜登在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时间就签署行政命令让美国重新回归“巴黎气候协定”,终止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的程序并宣布暂停从德国撤出美军的计划,这一切无疑对欧洲恢复对美国的信任产生了巨大的正面效应。
  如果说北京在推进与欧洲的经贸合作频频得手的话,那么华盛顿在与欧洲的安全合作领域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德国、法国和英国配合美国在南海对中国的节制估计已经在2月5日举行的四国外长协调会上定下了基调。
  实际上三天之后,法国就付诸了行动。2月8日,法国国防部长帕利宣布,法国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翡翠”号在水面舰只“塞纳”号的配合下,驶入南海领域。这位防长在他的推文里写到:“这支特殊的巡逻队显示了我们在南海地区的部署实力和与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日本并肩作战的能力。”
如果说北京在推进与欧洲的经贸合作频频得手的话,那么华盛顿在与欧洲的安全合作领域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虽然这并不是法国海军第一次在南海地區活动,而是法国年均至少一次穿越台湾海峡或南海领域行动计划的再现。但这次行动的时间点表明,华盛顿在南海对抗中国的政策已经正式得到英德法的谅解和支持。如不出意料,英国和德国也会相继跟进,履行对美国的承诺,在未来不远的时间里派出海军战舰驶入南海。
  事实上,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也加入了对中国“南海军事威慑”鼓吹者的行列。3月13日,这位有“小默克尔”之称的女防长“学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与中国能合作的地方就合作,该对着干的地方就对着干”。下令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于今年8月“穿越”南海水域将是这个“对着干”计划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英法觉得自己师出有名。作为老牌殖民帝国,两国至今还在亚太地区拥有海外领地。而殖民主义“后起之秀”的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败后,被迫交出中国胶东半岛的治权,从此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再无立足之地。
  如今柏林也要派军舰来太平洋,与其说是“声援”美国盟友,还不如说是不甘心越来越热闹的印太地区没有德国的存在。去年秋季德国外交部发布的“印太战略白皮书”就清楚地透露出德国也要跻身“印太的新世纪战略博弈”, 在这个“决定世界未来命运”地区打下德国的“烙印”。
  无论德英法战舰来中国的家门口“游弋”的动机如何,美欧相互协调各自在亚太地区的海上军事活动会成为常态。德英法在军事上对中国构成多大的威胁并不是一个深奥的问题, 但它们的光临对美国士气的鼓舞和由此而产生的“抱团取暖”心理效应是华盛顿最为看重的地方。由此看来,北京在分化欧美共同军事行动方面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在5G领域, 美国也在瑞典得手,使这个北欧小国成为第一个明确点名要将华为彻底排除出5G通信基础设施的欧洲大陆国家。手段之狠辣,语气之坚定,时间之仓促,跟随美国论调之紧密,远远超过其它摇摆中的欧洲国家甚至有甚于给了运营商7年缓冲期的英国。
  然而,除此之外,拜登政府在实现“联欧抗华”的战略设想方面进展显然不顺利。对于外界的一再催促和询问,拜登和他的团队的“标准”回答是要有“战略耐心”。

欧洲拒绝“拉帮结派”


  显然,上台刚刚一个月的拜登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评价如何“继承”或“抛弃”特朗普的对华政策遗产。在这个评估过程中,欧洲人看来并没有,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鼓励拜登政府将对华“贸易战”“科技战”和“脱钩战”继续进行下去,更谈不上“自告奋勇”充当美国“对华战略”的急先锋。
  拜登总统和他的国务卿布林肯的“战略耐心”口头禅其实指的并不是对中国要有“耐心”, 而是要求对欧洲盟友有“耐心”。正如拜登经常提及的一样,特朗普这四年伤透了欧洲盟友的心。美国新政府应该有“耐心”等候它们重建对美国的信心,重新回到美国的“怀抱”,共同对付所谓“极为严峻”的挑战。
  但2月19日又一次见证了拜登政府“战略耐心”并没有得到欧洲人的回报。这一天西方工业国家七国集团(G7)在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主持下首次举行视频峰会,于云端齐聚伦敦,协调如何应对他们认为最为棘手的全球性问题。
  但从会后发表的峰会联合公报来看,整个公报只有一次提到“中国”这个词,而且还是在一个状语从句中提到的。会后发布的联合公报官方中文翻译中出现“中国”字样的句子是这样写的:“为了支持建立一个对所有人都公平互利的全球经济体系,我们将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包括中国等大型经济体在内的G20国家进行合作。”不痛不痒,毫无生气。
  是拜登在会议中放弃了拉拢欧洲人的努力吗?G7联合声明中对中国着墨如此之少,毫无美国政府预期的美欧对北京“同仇敌忾”的阵势,不仅使许多美国对华鹰派大感失望,也让新闻舆论界颇感诧异。“自由财经”2月20日的一篇基于“内部消息”的分析点明了事情的原委:不是美国没有努力劝说欧洲人,而是欧洲坚持不愿意“G7”成为“前线”,公报不得不减少有关中国的措辞。
其他文献
在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他是年龄最人的一个。  说起赵步长,人们自然会想到以制药行业闻名的步长集团,而他作为收藏毛主席像章第一人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却鲜为人知。  与记者交谈时,60多岁的赵步长—口浓重的陕北口音,平和的语调完全没有10年间在中国医药市场上叱咤风云的霸气,而是向你娓娓道来一个个关于收藏的故事。    “像章是我收到的医药费”    “我现在已经收藏了36万枚毛主席像章,最难收藏的
难忘的2020年终于翻篇。对国内车企而言,这是从寒冬到暖春的剧变之年。  2020年年初,疫情重创汽车行业,按下了暂停键。2月,国内车市跌至冰点,销量惨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预测,全年汽车销量将下滑10%至20%。  但我国汽车产业却在攻坚克难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交出可喜的成绩单。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截至12月,我国汽车产销已连续9个月呈现增长,2020年汽车行业累计销量完成2531.1万辆,大好于
特朗普主政美国的时代终于将划下句号。但是,特朗普在任4年来对美国社会的撕裂并不会随着他的下台迅速愈合。特朗普给美国留下了一笔极为可怕的“政治遗产”:暴力政治化。  特朗普的四年是美国撕裂的四年。在这四年里,特朗普大肆攻击主流媒体,并扶持鼓励以宣扬阴谋论而谋生的极右翼媒体(比如NewsMax和OANN)。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治制度的可信度受到了极大的诋毁。在今年大选后,特朗普更是一直不承认败选,积
《觉醒年代》剧照  从1901年到192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同寻常的二十年。  古老中国开始脱离和告别王朝体制与天下观念,按照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方式整合内部,凝聚民族意识,明确疆界和现代规则,并遏制住地方分离主义倾向。  二十年的政治乱局,国家制度的建设踉踉跄跄,政潮来去,中国经历了帝制的破产和反复,共和的初试与失败,遭受了外来列强的挟制操纵,以及国内暴民运动的伤害,内外交困。  上层权力虽然更
2018年12月24日,由于美国政府持续部分“关门”,华盛顿地区的公共垃圾桶无人清理  迈入2019年,美股“惊魂”依旧:交易的第一周,便又上演了暴跌暴涨的过山车行情。先是因苹果公司1月3日下调销售预期,美国2018年12月ISM制造业指数创10年来最大跌幅,美股大幅收跌;次日因美国2018年12月强劲的就业数据,以及美联储或暂缓加息步伐的表态,美股报以强烈反弹。  美股大起大落,让投资者对201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贝鲁特,港口发生大爆炸,一架直升机在空中救火  美国百年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有一个“全球冲突追踪”的项目,其最新列举的26个冲突中,15个位于亚洲,8个位于非洲,2个位于美洲(委内瑞拉内乱、墨西哥暴力犯罪),1个位于欧洲(乌克兰冲突)。其中,趋于恶化的8个冲突里,6个位于亚洲,包括也门战事、美伊对抗、阿富汗战争、印巴冲突、南海争端、朝鲜危机。  应当说,该项目的归纳侧重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英]伊恩·克肖著  林华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2月  《地狱之行》是《企鹅欧洲史》系列中的杰作,作者伊恩·克肖(Ian Kershaw)的《希特勒传》是当代欧洲史学界公认的经典。他这样分析一战起源:在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其实各方还有足够的时间来避免大战的爆发,但是政治家们虽然知道灾难即将发生,却无所作为,屈从于民族主义的压力,甚至放任其
重庆轨道交通  新时代中国的地方治理正在发生三个重要的趋势,这三个趋势都是机遇和风险并存:  一是权力下沉使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也使基层政府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急需加强,但这又不是短期内能够取得快速提升的。  二是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为这种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大好机遇,实际上也使得基层政府大大提升了效率,但也可能会让国家与社会关系进一步失衡。  三是社會风险的控制成为基层
李少威副主编  Facebook在上个月陷入了大麻烦。  4年前,5000万美国人的Facebook数据,被卖给了一家叫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后者被指控用这些数据影响了美国总统大选。  事实上,这远不是Facebook自己的麻烦,而是人类的共同挑战。一个人的肤色、阶层、受教育程度、政治倾向、特殊偏好和行为模式,都在大数据痕迹里展露无遗,而技术能力已经到了短时间内就能把这些信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的现代化,也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体现了中国的现代化是以主体性的姿态参与的具有普遍性的历史进程。用历史学家罗荣渠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