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经济学研究述评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355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递增,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自然灾害经济学是一门“负经济学”或“消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然灾害经济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取得重要进展。自然灾害经济学为灾害管理提供了一系列的经济方法和手段,研究成果对政府的政策取向产生较好的影响,对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构建价格博弈模型,分析参与各方的博弈效用,得出“先竞后限”的经济规制方式,它有利于激励开发企业提高效率,降低住宅产业的规制成本,真正达到规制限价房的目的,从而可实现良性的纳什均衡解,文章最后提出必须解决价格合谋以及激励规制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梳理发现,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发生变化,同时存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货币抽取效应,这两种机制解释了用交易方程计算的流动性过剩状况。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加入代表经济资本化和货币化的变量M′和M″,对货币需求方程进行修正,说明流动性过剩可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态。
本文利用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考察了经济上未受约束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是否比受约束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更符合CCAPM,在参与约束的背景下,许多消费者缺乏直接影响均衡消费支出和资产收益率的金融资产,其跨期分配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利用总量消费数据来检验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有可能会导致设定偏差。本文利用广义矩法(GMM)考察了在我国收入差距的背景下,受约束的消费者和不受约束的消费者对于CCAPM的影响。对代表性经济人进行了重新设定。从而拓展了对代表性经济人的假设。利用消费性支出与资产收益率的GMM检验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变化特征。从增长特征看,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规模存在平均波长为10年的中周期波动现象和平均波长为24年的中长期周期性波动现象。从影响因素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内在周期性上升趋势,实际收入是消费支出决定性因素,但短期收入增加不能引致消费支出的持久性增加。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村居民的持久性收入。
本文比较各种因素对中外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提出中国特有的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以及不合理因素,并指出解决我国问题的侧重点。
本文通过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消费者潜在市场规模、竞争激励程度、技术水平和供货商讨价还价能力等不同参数条件下,大卖场行为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生产效率、总福利水平和公平问题。我们认为,在当前国内大场商和供货商处于劣势地位的情况下,为迫使外资零售业巨头通过技术进步而不是垄断地位获取利润,单靠市场力量是不够的,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曲.必须担角起应有的义务.
产业空心化曾出现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这些年来,随着产业转移的提速,靠低成本劳动力生存的企业被淘汰,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但是能否迅速填补这一空缺,靠谁来填补,这将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产业“空心化”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着重对金融传染理论的实证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更全面地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本文还利用多元波动模型研究了我国股市外在波动风险的传导途径,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投资者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前提下资产定价和金融异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金融经济理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为金融异象、资产泡沫、市场崩溃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解释思路。虽然对异质信念的衡量存在一定困难和分歧,实证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观点。
组织中的合谋行为对激励机制造成的扭曲是导致经济组织效率低下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因而,在设计一个经济组织的激励机制时,必须考虑防范合谋的激励。合谋理论融合了信息经济学和激励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补充和发展了委托一代理理论,并在公司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隧道效应”是合谋理论最为成功的应用之一,我国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明显的隧道效应,但是现有的研究不足以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合谋理论的应用研究可以在控股股东与管理层的勾结问题上取得有价值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