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观潮记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u061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位的时候,长年累月忙于工作,无闲时去旅游。如今,退休下来了,又适奉太平盛世,人际和谐,风光明媚,何不同老伴一起出去走走看看,享受一番晚年的幸福生活。正是出于这种认知,这些年来我游历了不少祖国的名山名水和旅游胜地,也算是对自己进行生动、实际的爱国主义再教育吧!
  “八月十八日,壮观天下无。”这是苏轼吟咏钱塘潮的千古绝唱。我与夫人南下重访故地,在“老海宁”三哥二嫂的陪同下,驱车前往观潮第一圣地盐官观赏涌潮,完全被那万马奔腾的浩大气势、凶猛惊险而又千姿百态、变幻无穷的涌潮所折服,至今脑海中仍留有深刻的印象。
  那天,我们借助于现代交通工具,奔驰于三个观潮景点,有幸观赏到了“一潮三看”的不同形态。
  我们驾着小车,首先直奔大缺口处,首看“交叉潮”。登上海塘不久,便见远处水天交接线上,先从南岸海塘脚下,继而又从北岸小尖山脚下,各拉出一道黑线,远远望去,仿佛舞台上两块小小的幕布,徐徐向江心拉动,不一会儿,南潮北浪翻滚,东潮黑浪汹涌,像两条蛟龙在江中游曳,逐渐靠拢,很快在江心汇合。两潮相碰瞬间,发出万雷轰鸣的响声,激起数丈高的水柱,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待到水柱回落江面时,两股潮头已在江中变成“十”字形或“人”字形,不断地向外延伸、扩展,并迅速朝西奔驰而去。这就是“交叉潮”,又叫“碰头潮”。
  看过“交叉潮”,我们迅速从大缺口处驾车追逐潮水赶往盐官,观赏举世闻名的“一线潮”。三哥说,刚才看见的“交叉潮”,其特点是“大”。而“一线潮”,初潮头的特点是“齐”。我们站在镇海塔旁的观潮台上,不时地向大江远处望去,一阵骚动之后,人们盼望已久的涌潮终于来了。只见在烟波浩渺中出现一条白线,呈一字形齐刷刷地向西移动,并伴有隐隐的雷鸣声。几分钟后,白线逐渐清晰、变粗,声音也随之逐渐加大;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直立的水墙,不断增高,迅猛推进,滚滚而来。转眼间,汹涌的潮头,形似雪山疾移,声音如狂雷怒吼,气势磅礴,大有翻江倒海之感。顿时,江面一涨再涨,涌潮足有三米以上,一时间浊浪排空,潮头壁立,滔滔巨浪,以万马奔腾、锐不可当之势,直扑江岸,涌上大地。这时候,我激动的心与千百观潮人群的心一样,也达到了高潮,真可谓涌潮奔腾,人潮汹涌,海水咆哮声与人们欢呼声交织成一片,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沸腾的海洋之中。
  三哥松了口气,笑着告诉我,“一线潮”是十分罕见的自然奇观,全世界仅南美亚马逊河出海口和中国钱塘江两处拥有这种奇观,而海宁潮又比亚马逊河的“一线潮”壮观得多,形态也丰富得多。
  欣赏过一线潮景,我们在三哥的引领下,又立刻下塘上车,马不停蹄地向西直奔11公里,赶到老盐仓海塘观赏“回头潮”。
  我们选择了一处观潮佳位,稍事休息,一边喝水、吃点心、一边静静地等待涌潮的出现。大约20多分钟后,我们向东遥望,但见东边远处的江面上,一痕白线急速向西奔腾而来,随即听见隐隐闷雷声,转眼间变成了巨大白浪,向老盐仓直扑过来,眼看似乎就要涌上坝顶,却又退了回去,翻出一道白浪,急速向东回奔。原来,这股潮头被面前650米长、9米高的丁字大坝所拦截,一声怒吼,像千万头突兀而起的雄狮,直蹿天空,波滚浪翻,动人心魄。被反射跌落的浪潮,同滚滚而进的急流相搏击,掀起一排大波,一跃数十米远,又跌落下去。如此数次起落,最后掀起了一排巨浪,以泰山压顶的气势倒卷下来,吼声撼人肺腑,大地为之震动。这就是惊心动魄的“回头潮”,又叫“反射潮”,正如一位诗人所描述的:“烈风惊洪涛,浩荡吹海立。迅雷忽翻空,掩耳嗟不及。汉兵百万骑,已过秦关入。击石惊倒流,势若三峡急。”经过激烈而又多次冲撞的潮头,回奔一两千米后,气势才逐渐减弱,最后化作一片白色水沫,随潮流向西渐渐飘散。
  一潮三看,回味无穷,脑海里装满了涌潮:交叉潮,潮似千军万马,声如山崩地裂,是谓“壮观”;一线潮,南北一条线齐头并进,有似巨剑斩江流,是谓“奇观”;碰头潮,反射倒卷,快如闪电,暴风骤雨,是谓“惊涛”。真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如此蔚为壮观、多姿多态的潮景,居然在一次观潮过程中都能看到、看清、看全,不能不谓之三生有幸、眼福匪浅啊!
  下午4点多钟,我们踏上了归途。三哥指着面前这条雄伟的海塘说,海宁的海塘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第一条人工修筑的海塘,这是有据可查的。提起修海塘,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早在1100年前的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王钱就开始用竹笼装石堆筑海塘了。钱王开始修筑海塘时,天天有潮,海塘边建边被冲垮。于是,钱王召集500名弓箭手,每人发铁箭六支,每潮一箭,潮头来时一声令下,众人齐射,连射五箭,潮水终于退去。民夫这才担土背石,筑起了坚固的海塘。
  到清康熙年间,开始修筑鱼鳞石塘。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曾四次亲临海塘观察塘工。石塘以整齐的条石参差叠加,并用铁榫连接,因形若鱼鳞,故叫“鱼鳞石塘”。石塘雄浑壮丽,人称“海上长城”,它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建筑工程和科技文化遗产。如今,鱼鳞石塘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还怀着极大的兴趣,顺道参观了修缮一新的海神庙、镇海塔等名胜古迹,游览了以陈阁老宅宰相府为中心的风情街区,并一一摄影留念,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回味。据三哥说,这些年来海宁市以“潮文化”旅游为龙头,利用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获得了巨大成功,国内外到海宁观潮的游客,每年多达百万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和市场发展,使海宁成为钱塘江畔一座绚丽夺目的明珠城市。
  这次海宁观潮游览,实在收获颇丰,令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增长了不少见识,也领略了“潮文化”的丰富内蕴。这真是:
  大平盛世喜事多,
  乘车追潮乐无穷。
  一潮三看奇壮险,
  钱江潮涌天下无。
其他文献
传统医学认为:腰为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站如松,坐如钟”是古代医家对坐与站最佳姿势的描述,千百年来被奉为圭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正确姿势,腰部肌肉就不易疲劳损伤,避免腰部肌肉的过度劳累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的防治腰痛的保健原则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坐、卧、行、动、食各个方面。  1.坐椅子时,最好能有靠背,同时脚下可以垫高些,使膝关节比髋关节高些;在高椅子上就坐而脚下又无法垫高时,可以跷二郎腿,
期刊
目前的中国是个“焦虑的时代”。焦虑首先是好事,有焦虑才有动力;可是,“过分的”焦虑就要毒化心灵,进一步摧残身体,最后屠杀我们的生命。认清这个焦虑的“大背景”,一方面受着它的刺激,获取着人生的动力;另一方面警惕地制约过分的焦虑,避免生命的夭折,实在是当代中国人应该学习的生存技能。    他的声音可以为“磁性”作注解;  他的风度可以为“大气”作注解;  他的主持可以为“稳重”作注解;  我眼里,罗京
期刊
关于金字塔是谁建造的这一问题,似乎已经毋庸置疑了。因为早在公元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就已经下了定论:金字塔是由30万埃及奴隶建造的。这一结论遭到瑞士的一位叫布克的钟表匠的置疑,时间是在15个世纪之后,也就是1560年。他认为这一历史应当改写。他从自己的经验得出:金字塔的建造者不应该是奴隶,而应该是一群快乐的自由人!  这一论断确实语出惊人,一个钟表匠敢于叫板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学界的权
期刊
炎炎夏日,挥汗如雨,口干舌燥,怎么办?吃冰、喝冷饮、开空调,你觉得清凉了吗?不妨试试中医的清补建议,可能这一夏天你会觉得好过一些。    夏天的气候炎热又多雨,因此容易流汗。中医学上把汗称为“津液”,发汗过多,人体血液中的水分就会减小,在体内外不平衡的情况下,身体就会产生虚脱。体液丧失过多也会出现疲劳、倦怠、胸闷、四肢无力的感觉,尤其在中午吃完饭后会昏昏欲睡,这些都是“阳虚”的症状,会使身体的抵抗
期刊
营养学家怎么吃?恐怕是所有人都十分好奇的问题。同样的食物,到了他们手里,为什么就变得“活色生香”?最新一期美国《预防》杂志,请来四位顶级营养学家,和你分享他们在日常饮食中恪守的“金科玉律”。    朱迪恩·斯特恩  朱迪恩·斯特恩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师。斯特恩已经64岁了,是一个美食家。她会在自己的全麦面包上涂一些黄油,并经常在早餐中吃燕麦粥、葡萄干、番木瓜果。“我对自己非常满意。”斯特恩说,
期刊
“桃之夭夭”,在《诗经·桃夭》中,是形容桃花繁盛、艳丽的样子。从《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到《西游记》里的蟠桃园,再到《射雕英雄传》中的桃花岛,自古以来,桃就被文人骚客所青睐,被作为福寿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桃子是仙家的果实,吃了可以长寿,故桃又有仙桃、寿果的美称。    传说里的“桃”  每逢祝寿,尤其是给老年人祝寿,人们都喜欢送寿桃,以此来预祝过生日的寿星健康、长寿。这个送寿桃祝寿的习俗据说是从孙膑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皮肤开始衰老,最明显的变化是脸上的皱纹开始增多,脸上的斑也随之增多,如黄褐斑、雀斑、蝴蝶斑、老年斑等。通过锻炼身体和饮食保养的方法,可以达到祛斑美白、延缓肌肤衰老的效果。但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食用具有保养和祛斑养颜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各种肉类、水果类、动物的肝脏及新鲜蔬菜等。     山药枸杞粥     原料粳米100克,鲜山药50克,枸杞15克,白糖1
期刊
厨房是家里制作食物的地方,可以被称作家庭的美味“工厂”,但也是各种细菌特别喜欢光顾和藏身的地方。在春夏季节,清爽整洁的厨房,有利于预防“病从口入”。     细节1要干爽不要潮湿   厨房温度高,湿度大,特别容易孳生霉菌,所以,厨房中的物品最好都要保持干燥,尤其是碗、筷等直接与口接触的物品,更要注意卫生而不受污染。   提示瓷砖等表面光洁度高的物品能有效缩短细菌的停留时间。用不锈钢的架子可以把所有
期刊
“悲鸿”是她一辈子生活的关键词。老人纤瘦却从容,眼睛里溢满了慈爱与安详。她说话的速度很慢,而且由于听力已经不太好,与人交流主要是靠右耳的助听器和看人嘴型,采访有时需要借助纸笔“交谈”,但这并不影响她思维的清晰表达,从中透露出的真情催人泪下。顺着她的思路,让你渐渐走近一代大师徐悲鸿与一个真实的廖静文。    廖静文,1923年4月出生在湖南浏阳,1946年1月与徐悲鸿结婚。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
期刊
专家简介  高建华,武警总医院CT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及医学影像近30年,擅长心血管病及肺部影像诊断。曾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3部,在统计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白求恩杯”先进个人。现担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学分会委员,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