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静文:悲鸿一直活着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yn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鸿”是她一辈子生活的关键词。老人纤瘦却从容,眼睛里溢满了慈爱与安详。她说话的速度很慢,而且由于听力已经不太好,与人交流主要是靠右耳的助听器和看人嘴型,采访有时需要借助纸笔“交谈”,但这并不影响她思维的清晰表达,从中透露出的真情催人泪下。顺着她的思路,让你渐渐走近一代大师徐悲鸿与一个真实的廖静文。
  
  廖静文,1923年4月出生在湖南浏阳,1946年1月与徐悲鸿结婚。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曾历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徐悲鸿画室主任、徐悲鸿纪念馆负责人等,当选过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系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长。
  
  廖静文和徐悲鸿相遇时很年轻,只有19岁。“相识就这样偶然。那时我还是一个女学生的模样,穿着蓝布旗袍,梳着没有烫过的短发。而他已经是一位47岁的‘老人’了。”说着,廖静文还仔细地描述了对徐悲鸿的第一印象:“那时他的头发已经斑白,面色有点憔悴,但是他脸的轮廓非常美。当时我完全把他当成一位长者、一位老师来看待。”
  “他说他喜欢我单纯。”廖静文回忆说:“他比我大28岁,我跟他结婚经过了很多困难。我们恋爱好几年,悲鸿跟我讲,如果你家里反对怎么办呢,我说那我就不结婚,在你身边照顾你。悲鸿说,你知道吗,不结婚就没有社会地位。我不懂,悲鸿说,你什么都不懂,都不要,你真像一张白纸一样。”提起那段时光,廖静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她说,那是她一生中最轻松、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1953年9月,徐悲鸿突发脑溢血去世,那时廖静文才刚满30岁,仅仅和他度过七年的婚姻生活。廖静文说:“有人说过,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我感觉悲鸿就是这样的。我觉得他还活着,他没有死,因为这么多人还在怀念他,纪念他,我也感到很欣慰。”为将来生活计,徐悲鸿以廖静文的名义买了房,并将部分精品题上了“静文爱妻存”落款。然而,在徐悲鸿去世当天,廖静文就把存放他作品和藏品的房间钥匙交给了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把家藏的徐悲鸿本人留下的1250幅作品,和他收藏的唐朝以来历代名家书画作品1000余件,以及各种珍贵图书、碑帖等1万余件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尽管亲朋好友善意相劝“应为自己留下一些作品和藏品呀”、“要为孩子考虑,为以后的生活留些依靠和保障啊”,可廖静文没有丝毫犹豫:“这些作品和藏品耗尽了悲鸿毕生的心血,凝聚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我能据为己有吗,不能,决不能!”从那以后,廖静文把一生的心血用在徐悲鸿有关的事情上,用这样的方式保持着与这位大艺术家爱情的延续。同时,也为大师的艺术生命注入了别样的风采。
  如今,女儿徐芳芳在美国定居,没在她身边。儿子徐庆平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她也没有和儿子住在一起,一个人独立生活,但有真情的陪伴,为了爱人的艺术,她并不孤单。
  廖静文住在离徐悲鸿纪念馆很远的西郊,但每天仍然坚持上班,依旧每天往返于家与纪念馆之间。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然后到纪念馆上班,她总是先走到徐悲鸿铜像前喃喃自语:“悲鸿,我又来陪你了……”
  她说,自己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因为听力不太好,所以不能看电视和听音乐,有时看看书报,散散步,有时画画中国画。“悲鸿很喜欢我唱歌,悲鸿在的时候我经常唱。原来我还喜欢打打乒乓球,不过现在老了,打不动了。”在孤单寂寞的时候,她常常阅读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小说,还尝试着学作旧体诗。有时,她会坐在家中,静静聆听儿子弹奏的钢琴,在琴声中追忆徐悲鸿往日的温情话语。
  在廖静文家里,惟一挂在墙上的字画就是一幅徐悲鸿的肖像油画。她每天走在屋子里反反复复地看着挂在墙中央的悲鸿像,总觉得挂在那儿不合适,反复地调换位置,自己总也不满意。一次,她又将画像拿下来,自己去往墙上钉,结果把腿摔坏了。当朋友去看她时,大家就责怪她:“为什么自己上去钉,不让阿姨去钉?”她说:“阿姨60多岁了,如果把她摔坏了,我不得养她一辈子啊?”大家全笑了。“60多岁的都怕摔坏了,80岁的就不怕摔坏了吗?”廖静文也微微地笑了。这时,大家都释然:她对徐悲鸿的情份太重了,或许只有将徐悲鸿的像时时刻刻放在她心上才能安心,也只有她亲手钉在墙上她才放心。
  在徐悲鸿纪念馆的几个陈列室,陈列着徐悲鸿的主要作品数百幅,从素描到油画再到书法不一。其中有一幅徐悲鸿于1926年在法国所作的作品《箫声》,图画上描绘的是一个吹箫的女孩,通过萧声来表达在国外的他当时对祖国的思念。“我觉得这幅作品无论是从描绘技术,还是色彩、主题表达等各个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这是我心里认为的悲鸿最有价值的一幅作品。”廖静文还说:“我最喜欢《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漓江春雨》、《群马》等作品,前两幅都寓意了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尤其是1940年创作的《愚公移山》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他在印度创作的。《漓江春雨》则打破传统的山水画法,用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水墨表现烟雨蒙蒙的桂林山水,这在当时绝对是创新,尽管现在成了许多人都会用到的画法。而悲鸿最有名的是画马,他用黑白明暗的墨块来塑造形体,融进了西方素描的技巧,这种画马的方式在中国是前无古人的。”
  廖静文坦言,徐悲鸿作为绘画大师,在中国美术史上做出的最大贡献“有两点最明显,其一他主张用画素描来打基本功,他本人就画过上千张人体素描;其二是洋为中用,主张传统绘画手法的变革。经过不懈摸索,他这个从农村小河边走出来的人最终走向了世界,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后又回到中国,全面推行新式绘画教育,对复兴祖国美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不敢想像中国美术史上没有悲鸿”。美妙的艺术,加上真挚爱情的催化,廖静文眼里的徐悲鸿可谓独一无二。
  “灯灰已入夜,无计细相思。魂已随君去,追随弗不离。”这是徐悲鸿早年赠给廖静文的一首小诗。半个多世纪了,他们就是这样魂魄相守,不离不散,为艺术倾注了毕生心血。作为“中国近代美术之父”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一直是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她的生活处处都烙上了徐悲鸿的印痕。
  “悲鸿走了,但是他的画、他的精神依然活着。”廖静文对纪念馆充满深情,她说:“我死了,就在纪念馆的旁边挖个坑,把我的骨灰埋在里边,我要永远守着这个馆。没有别的,我就希望这个馆越建越好,在美术界还能够产生悲鸿在的时候一样的影响。”
  的确,廖静文老了,毕竟已步入耄耋之年,岁月不饶人,然而她的爱情没有老,在徐悲鸿离开她后的半个多世纪的光阴里,她每一天都在为心爱的男人而活着,守望一辈子的真情。
其他文献
田伯平,男,1958年生于河北,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自幼随外祖父学习书法,兼学国画和钢琴、小提琴等,多次在国内举办个人书画展,并先后到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讲学交流。多幅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收藏。曾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常常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客座主持节目。他的书法曾搭载神六、神七遨游太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
期刊
很多人都是“失眠”的受害者,每一个失眠的人都会说:“我最羡慕的就是‘脑袋一挨枕头就着’的人。失眠让我痛苦不堪,每天晚上,不是难以入睡,就是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各种西药都吃过,每晚还是最多能睡两三个小时,严重时彻夜不眠。”  目前我国都市成年人中有80%的人睡眠不健康,而经常失眠的人群占参与调查人群的40%,其中,有68%为女性。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会出现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
期刊
传统医学认为:腰为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站如松,坐如钟”是古代医家对坐与站最佳姿势的描述,千百年来被奉为圭臬。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正确姿势,腰部肌肉就不易疲劳损伤,避免腰部肌肉的过度劳累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的防治腰痛的保健原则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坐、卧、行、动、食各个方面。  1.坐椅子时,最好能有靠背,同时脚下可以垫高些,使膝关节比髋关节高些;在高椅子上就坐而脚下又无法垫高时,可以跷二郎腿,
期刊
目前的中国是个“焦虑的时代”。焦虑首先是好事,有焦虑才有动力;可是,“过分的”焦虑就要毒化心灵,进一步摧残身体,最后屠杀我们的生命。认清这个焦虑的“大背景”,一方面受着它的刺激,获取着人生的动力;另一方面警惕地制约过分的焦虑,避免生命的夭折,实在是当代中国人应该学习的生存技能。    他的声音可以为“磁性”作注解;  他的风度可以为“大气”作注解;  他的主持可以为“稳重”作注解;  我眼里,罗京
期刊
关于金字塔是谁建造的这一问题,似乎已经毋庸置疑了。因为早在公元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就已经下了定论:金字塔是由30万埃及奴隶建造的。这一结论遭到瑞士的一位叫布克的钟表匠的置疑,时间是在15个世纪之后,也就是1560年。他认为这一历史应当改写。他从自己的经验得出:金字塔的建造者不应该是奴隶,而应该是一群快乐的自由人!  这一论断确实语出惊人,一个钟表匠敢于叫板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学界的权
期刊
炎炎夏日,挥汗如雨,口干舌燥,怎么办?吃冰、喝冷饮、开空调,你觉得清凉了吗?不妨试试中医的清补建议,可能这一夏天你会觉得好过一些。    夏天的气候炎热又多雨,因此容易流汗。中医学上把汗称为“津液”,发汗过多,人体血液中的水分就会减小,在体内外不平衡的情况下,身体就会产生虚脱。体液丧失过多也会出现疲劳、倦怠、胸闷、四肢无力的感觉,尤其在中午吃完饭后会昏昏欲睡,这些都是“阳虚”的症状,会使身体的抵抗
期刊
营养学家怎么吃?恐怕是所有人都十分好奇的问题。同样的食物,到了他们手里,为什么就变得“活色生香”?最新一期美国《预防》杂志,请来四位顶级营养学家,和你分享他们在日常饮食中恪守的“金科玉律”。    朱迪恩·斯特恩  朱迪恩·斯特恩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师。斯特恩已经64岁了,是一个美食家。她会在自己的全麦面包上涂一些黄油,并经常在早餐中吃燕麦粥、葡萄干、番木瓜果。“我对自己非常满意。”斯特恩说,
期刊
“桃之夭夭”,在《诗经·桃夭》中,是形容桃花繁盛、艳丽的样子。从《桃花源记》的世外桃源到《西游记》里的蟠桃园,再到《射雕英雄传》中的桃花岛,自古以来,桃就被文人骚客所青睐,被作为福寿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桃子是仙家的果实,吃了可以长寿,故桃又有仙桃、寿果的美称。    传说里的“桃”  每逢祝寿,尤其是给老年人祝寿,人们都喜欢送寿桃,以此来预祝过生日的寿星健康、长寿。这个送寿桃祝寿的习俗据说是从孙膑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皮肤开始衰老,最明显的变化是脸上的皱纹开始增多,脸上的斑也随之增多,如黄褐斑、雀斑、蝴蝶斑、老年斑等。通过锻炼身体和饮食保养的方法,可以达到祛斑美白、延缓肌肤衰老的效果。但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食用具有保养和祛斑养颜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各种肉类、水果类、动物的肝脏及新鲜蔬菜等。     山药枸杞粥     原料粳米100克,鲜山药50克,枸杞15克,白糖1
期刊
厨房是家里制作食物的地方,可以被称作家庭的美味“工厂”,但也是各种细菌特别喜欢光顾和藏身的地方。在春夏季节,清爽整洁的厨房,有利于预防“病从口入”。     细节1要干爽不要潮湿   厨房温度高,湿度大,特别容易孳生霉菌,所以,厨房中的物品最好都要保持干燥,尤其是碗、筷等直接与口接触的物品,更要注意卫生而不受污染。   提示瓷砖等表面光洁度高的物品能有效缩短细菌的停留时间。用不锈钢的架子可以把所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