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军民鱼水情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翱翔雄鹰爱蓝天,游水鱼儿爱清泉;
  壮家爱把山歌唱,唱起山歌心里甜。
  唱起山歌心里甜,三姐歌谣传千年;
  秋唱丰收春播种,八一又把赞歌编。
  八一又把赞歌编,别样山歌不唱先;
  建军佳节把歌唱,赞美三军唱连连。
  坦克大炮核武器,火箭导弹无人机;
  有了强军来保护,试问谁人还敢欺。
  中国陆军真好样,世界公认实力强;
  科学思想做指导,先进武器来武装。
  蛟龙潜艇下深海,航空母舰开出来;
  强大军队来守卫,谁人敢讲中国衰。
  有了海军来守卫,好比铠甲身上背;
  领海主权得保护,不怕外敌装虎威。
  中国军队海陆空,保家卫国展雄风;
  上天能赶乌云走,下海能够擒蛟龙。
  一心为国又为民,最美就是解放军;
  无怨无悔做奉献,从来不曾有私心。
  不管抗震或抗洪,还是枪林弹雨中;
  只要人民有需要,军人一定打前锋。
  保卫祖国帮世界,和平精神拿出来;
  常为维和做贡献,为了世人不受灾。
  不怕大来不欺小,中国军队素质高;
  若是谁人来侵犯,要他插翅也难逃。
  昂首挺胸有威严,一把钢枪扛在肩;
  只要敌人敢侵犯,手拿钢枪把他歼。
  晴天你像遮荫树,雨天你像防雨衣;
  战争时期能打仗,和平年代也给力。
  树大参天不忘本,吃水不忘挖井人;
  得享太平好盛世,感谢人民解放军。
  军爱民来民擁军,中国军民一家亲;
  心中赞歌唱不尽,歌颂军民鱼水情。
  报告内容多又多,好比星星耀银河;
  真抓实干跟党走,看看谁的贡献多。
  人大代表定大计,要靠全民来实施;
  我用山歌来鼓劲,有分力量出份力。
其他文献
自古有缘一线牵,兄弟深情暖心田;  尽游仙境黄昏梦,及时行乐夕阳年。  六十而立再春天,夕阳当午正少年;  人生几度跨世纪?偷得闲情逛武宣。  唐武宣德称武仙,人类仙城一万年;  汉代古墓有志载,悠悠历史古渊源。  千古文明韵武宣,特色文化春满园;  众多名人赛今古,远近闻名在世间。  百里画廊珠江源,黔江滚滚润良田;  神龙盘踞添瑞气,古城旧貌变新颜。  来者上宾看武宣,天然氧吧醉神仙;  百崖
期刊
民间喜用荷的寓意。莲藕在南方有些地方叫作“莲菜”,谐音“敛财”,寓意旺财运。广东一些地方过年祭神时喜欢摆上莲藕,寓意好运连连、连年有余。而在广西贵港农村,小伙子娶妻喜欢摆莲藕和莲子,最好是并蒂莲,莲藕意为佳偶天成,莲子则为连生贵子、多子多孙;姑娘出嫁也喜欢摆藕,意为和娘家的情缘永远藕断丝连。  荷,成为别样的文化符号烙在老百姓心中。识荷  我最初是通过舌尖认识荷,然后用鼻子和眼睛配合着去抗拒荷。 
期刊
黄姚古鎮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的东北部,这里奇山高耸,异石遍布,珠江、姚江、兴宁江三条溪流在镇内蜿蜒流淌,水量充足,清澈见底,20世纪初可行小型木船,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明末清初,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黄姚的人口迅速发展,经济日渐繁荣,这些变化为文化和地方民俗的繁荣提供生存的土壤,除盛行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外,还产生了丰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其他节庆文化,这些民间民俗文化使黄姚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的
期刊
近年来,德保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全县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依托“那文化”资源,深挖当地民俗文化,通过实施那温屯立面改造、民族文化广场、河道巷道治理、农家乐旅游项目等工程,不断提高特色村寨旅游环境档次,真正成为德保一张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名片”。2019年底,那温屯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
期刊
傩面  在大二那年的暑假,我有幸和另外四所大学的小伙伴们有了一次走进傩面的机会。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博物馆里,有一面傩面墙,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对傩面有了比较初步的认识。为了对傩面有更加全面的系统的了解,我们来到了下南乡中南村,在毛南族的发祥地,拜访了傩面传承人谭建新师傅。谭师傅给我们讲了傩面的历史,每一面傩面背后的故事,还为我们展示了傩面的制作过程。每个面具的颜色代表着这个人物的性格,白色的
期刊
习总书记爱人民,他对我们感情深;  调研湘西十八洞,精准扶贫定方针。  大雁高飞头雁领,党是人民引路人;  湘西干群齐响应,扶贫攻坚雷厉行。  城镇单位捆责任,对口扶贫一个村;  派出扶贫工作队,真扶贫来扶真贫。  干部扶贫进了村,结对扶贫攀穷亲;  穷在深山有人问,党恩浩荡暖人心。  干部进村真扶贫,如同帮助自家人;  提出扶贫先扶志,要对脱贫有信心。  带着技术和资金,辨证施治找病因;  改变
期刊
龙胜各族自治县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苗族、瑶族、侗族、壮族、汉族等民族散落在龙胜的山山水水间。“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生动地概括了龙胜少数民族的基本分布情况。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留存许多古朴、独特的民间文化。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将最美、最纯、最富民族特色、最具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与办学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期刊
我人生中第一次独自照相,是三岁多的时候,小小的我穿着已经洗到泛白的百褶裙和小花褂,脚踩一双黄色的胶凉鞋,呆呆地站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政府的内院??那是我对自己最初的印象,也是我对百褶裙最初的记忆。  上了小学,我的裙子便一年比一年多,也一年比一年长,妈妈在闲暇之余开始教我绣裙边绣,细针头牵着红色的绒线在三指宽的黑布上挑出一个又一个菱形的花纹,那是我最早参与百褶裙的制作。  上了中学,青春叛逆的我感觉
期刊
百色市靖西市安德镇安德街人文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自然生态独特。是壮族首领侬智高建立壮民族第一个地方性政权——南天国的故地,是民族英雄刘永福建立“黑旗军”的发祥地。是滇、桂、粤三地商贸交流“滇桂走廊”和“百粤古道”的必经之地,是融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新兴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安德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每年三月廿八“民俗文化艺术节”举办山歌对唱比赛、斗鸟比赛、篮球精英比赛等活动
期刊
天气渐渐地热了,七月节也越来越近了,地处桂东南东龙镇的壮家人又要开始忙活做粑吞了。  这壮家“粑吞”在有些地方也叫“粑淋”,就是外层用糯米做成的糯米粑皮、里面是精美菜馅的一种特色美食。东龙的一些客家人管这叫“板”,粤语方言叫“饽”,普通话叫“水馍”。这可是我们东龙壮家有名的小吃之一。  每年,从端午节,六月初六,七夕节,农历七月十三、十四,农历八月十五,直到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几个节日都是大家开心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