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安德镇安德街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色市靖西市安德镇安德街人文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自然生态独特。是壮族首领侬智高建立壮民族第一个地方性政权——南天国的故地,是民族英雄刘永福建立“黑旗军”的发祥地。是滇、桂、粤三地商贸交流“滇桂走廊”和“百粤古道”的必经之地,是融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新兴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安德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每年三月廿八“民俗文化艺术节”举办山歌对唱比赛、斗鸟比赛、篮球精英比赛等活动传承安德街文化。每逢闰年村民自发组织举办“壮斋节”节庆活动,寓意驱走灾难以及不和谐不友好的因素,迎来幸福生活。安德街组建“安德南天業余文化艺术团”,每逢佳节或重大活动为群众表演扮台阁、田间矮人舞、弄腊舞、末伦、壮剧、舞龙舞狮、送牛神、安德山歌、放河灯等民俗文艺。此外,结合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利农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稳定等,排练宣传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主题节目到各乡镇、各村街巡回演出,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新农村建设新政策和法律法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了解,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促进了民风民俗的和谐发展,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多年来,安德街荣获多项集体荣誉:201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8年被评为自治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2019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最为欣赏宋代大才女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荷丛荡桨,沉醉忘情,以至于惊飞了一群鸥鹭!这种随性而野趣盎然的情景,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马坪镇古德村,居然与我不期而遇了。  缘起于一位朋友突发兴致,邀请我到他的老家古德村看鸟。他们村有一片沼泽地,面积约有数十亩,自20世纪以来就经常有鸟类在此聚集,现在更多,主要是白鹭及夜鹭,有数
期刊
村边有一两棵大榕树,村内有一个小亭棚。如果一个村庄因整体迁移或其他原因而消失,还能找到小亭棚的遗址,那基本可以认定这里曾经是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壮族村落。这样的标配似乎是壮家人与生俱来的集体认同。亭棚,当地人称“拉亭”,这是巴马盘阳河流域壮族村落的一道民俗文化奇观。  亭棚,从造型、材料、功用来分,有短亭、长亭、凉亭、茶亭、草亭、瓦亭、竹亭、木亭、四方亭、六角亭、休息棚、水车棚??不一而足。无论在
期刊
自古有缘一线牵,兄弟深情暖心田;  尽游仙境黄昏梦,及时行乐夕阳年。  六十而立再春天,夕阳当午正少年;  人生几度跨世纪?偷得闲情逛武宣。  唐武宣德称武仙,人类仙城一万年;  汉代古墓有志载,悠悠历史古渊源。  千古文明韵武宣,特色文化春满园;  众多名人赛今古,远近闻名在世间。  百里画廊珠江源,黔江滚滚润良田;  神龙盘踞添瑞气,古城旧貌变新颜。  来者上宾看武宣,天然氧吧醉神仙;  百崖
期刊
民间喜用荷的寓意。莲藕在南方有些地方叫作“莲菜”,谐音“敛财”,寓意旺财运。广东一些地方过年祭神时喜欢摆上莲藕,寓意好运连连、连年有余。而在广西贵港农村,小伙子娶妻喜欢摆莲藕和莲子,最好是并蒂莲,莲藕意为佳偶天成,莲子则为连生贵子、多子多孙;姑娘出嫁也喜欢摆藕,意为和娘家的情缘永远藕断丝连。  荷,成为别样的文化符号烙在老百姓心中。识荷  我最初是通过舌尖认识荷,然后用鼻子和眼睛配合着去抗拒荷。 
期刊
黄姚古鎮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的东北部,这里奇山高耸,异石遍布,珠江、姚江、兴宁江三条溪流在镇内蜿蜒流淌,水量充足,清澈见底,20世纪初可行小型木船,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明末清初,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黄姚的人口迅速发展,经济日渐繁荣,这些变化为文化和地方民俗的繁荣提供生存的土壤,除盛行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外,还产生了丰富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其他节庆文化,这些民间民俗文化使黄姚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的
期刊
近年来,德保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全县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依托“那文化”资源,深挖当地民俗文化,通过实施那温屯立面改造、民族文化广场、河道巷道治理、农家乐旅游项目等工程,不断提高特色村寨旅游环境档次,真正成为德保一张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名片”。2019年底,那温屯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
期刊
傩面  在大二那年的暑假,我有幸和另外四所大学的小伙伴们有了一次走进傩面的机会。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博物馆里,有一面傩面墙,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对傩面有了比较初步的认识。为了对傩面有更加全面的系统的了解,我们来到了下南乡中南村,在毛南族的发祥地,拜访了傩面传承人谭建新师傅。谭师傅给我们讲了傩面的历史,每一面傩面背后的故事,还为我们展示了傩面的制作过程。每个面具的颜色代表着这个人物的性格,白色的
期刊
习总书记爱人民,他对我们感情深;  调研湘西十八洞,精准扶贫定方针。  大雁高飞头雁领,党是人民引路人;  湘西干群齐响应,扶贫攻坚雷厉行。  城镇单位捆责任,对口扶贫一个村;  派出扶贫工作队,真扶贫来扶真贫。  干部扶贫进了村,结对扶贫攀穷亲;  穷在深山有人问,党恩浩荡暖人心。  干部进村真扶贫,如同帮助自家人;  提出扶贫先扶志,要对脱贫有信心。  带着技术和资金,辨证施治找病因;  改变
期刊
龙胜各族自治县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苗族、瑶族、侗族、壮族、汉族等民族散落在龙胜的山山水水间。“无山不瑶,无林不苗,无垌不侗,无水不壮”生动地概括了龙胜少数民族的基本分布情况。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留存许多古朴、独特的民间文化。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将最美、最纯、最富民族特色、最具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与办学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期刊
我人生中第一次独自照相,是三岁多的时候,小小的我穿着已经洗到泛白的百褶裙和小花褂,脚踩一双黄色的胶凉鞋,呆呆地站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政府的内院??那是我对自己最初的印象,也是我对百褶裙最初的记忆。  上了小学,我的裙子便一年比一年多,也一年比一年长,妈妈在闲暇之余开始教我绣裙边绣,细针头牵着红色的绒线在三指宽的黑布上挑出一个又一个菱形的花纹,那是我最早参与百褶裙的制作。  上了中学,青春叛逆的我感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