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从课堂教學、实验教学、创新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
  【关键词】传感器 实践学习 应用能力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dvance experience and excellent achievement of teaching reform, from three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creative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reform requirement for the course, which could inspire students’ passion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learn individually, so that better teaching effect is achieved and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new age are cultivated.
  【Key words】sensor; practical learning; application ability
  【基金项目】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6—ZJKZD—G52—0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53-02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要求自动化、机电、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工作前就具有一定的实习动手能力和探索研究开发能力。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作为一门专业课,具有以下特点:(1)涉及内容多,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外,还包括众多电工参量、机械参量、热工参量、成份参量的检测原理、方法与技术等内容;(2)各章内容多学科交叉,涉及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学科;(3)各章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不甚紧密,但都涉及上述多门前修课程的知识及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等。该课程的这些特点使得学生开始学习本课程时通常感觉思维跟不上、很不适应;容易出现枯燥、难以学好的感觉。为了更好地反映学科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方面的人才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已势在必行。
  1.现状分析
  目前对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的教学研究,很多学者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以及采用软件模拟。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传感器来加深对传感器原理的理解,其侧重点在传感器的设计,而机械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不仅知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还要会选用传感器来设计一个完整的测量电路,会分析测量结果,知道测量误差来源。另外一些学者采用加大实验分数来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这种方法带有强制性质,还是属于被动学习,没有主动学习的效果更好,也不能最大限度的调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现有的传感器测试实验多采用现成实验台,学生只需连线即可,不知道其工作原理,无法达到实验的目的。
  2.教改方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长期以来偏重理论讲授,而忽视了实践环节。本文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动态测试的基本技能,掌握各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使学生在实验方案的制定、仪器的选配和测量条件的确定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训练。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课堂教学
  在课堂基础教学中添加一下简单的电路连接,教师将基本原理用实验的方法来讲解,加深学生的基本理论印象。而复杂的电路连接可以放到实验室来完成。例如,在课堂上对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进行实物讲解,并把实验器材发给学生让其观察其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使学生明白具体原理。然后再进行理论讲解。
  2.2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侧重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检测与转换等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设计自行车转速表设计实验、智能小车的自行走测控实验、楼宇自动化实验等。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体现了综合性和实用性,由教师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方案,分析讨论可行性。并形成可行性分析文件,最后确定方案。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增强了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
  2.3创新教学
  在学生初步具备设计测量系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设计要求,例如,在课堂上讲解手机测量步数的原理,让学生提出其他要求,比如手机测量所爬楼层数、测量温度等等,并鼓励其制作设计方案,帮助学生分析方案可行性,并将方案付诸行动,在制作过程中,实时监控学生制作进度,提出合理建议,但不干预其制作过程。以此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论
  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创新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逐步推进,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不断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作者简介:
  郭鹤(1989年-),助教,女,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机电系统控制与技术。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一项不能或缺的项目。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在学习认知、社会交往、学习压力、对未来的担忧等所表现出来的恐惧、焦虑、抑郁、强迫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辅导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老师,做为一名大学生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异常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幾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结合突发的个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99-01  近年来,我主要担任财会课程的教学工作,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这些课程都是财会专业的必修课,针对会计类课程实务性强,而趣味性差的特点,怎样让学生学好这些课程、喜欢这些课程、对这些课程感兴趣,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突出的问题。这里就如何抓好课程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第一,讲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13-01  翻开小学美术新教材,就会发现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应用,在美术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而且,能够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废旧材料的美,进而想象创造出新颖美观的作品,使废旧材料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现状,提出关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种方式,探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指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软件工程 实践能力 培养  【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教改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25-02  软件工程专业是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
期刊
【摘要】肝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机体的损害较高,术后的并发症较高,疗效较低,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肝癌血管介入疗法是一种新型的非手术微创疗法,该疗法对患者的损伤较低,疗效较高,然而其技术难度相对较高,因此研究肝癌血管介入疗法的高效教学和培训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癌血管介入疗法展开,探讨该疗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措施,在实践措施中分别探讨了三种方式,即查房、病例讨论与讲座,以便于提高对该疗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弱势群体转化问题,著力实施“四多四心”(即多尽一点心帮助一个学困生,多给一点爱培养一个优秀生,多聚一点善救助一个贫困生,多出一点力转化一个问题生)的转化策略。寻求提高弱势群体子女身心素质、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实施“爱心、关心、耐心、诚心、”的尚技四心教育。倾注心力,勉励自强,使学生的多元潜能得以发现和培育,激励引领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应用移动微课堂是与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本文从基础医学教育着手,分析移动微课堂的特点,探索微课堂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育 微课堂 传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46-01  基础医学是每一位医学生最先接触的医
期刊
【摘要】微课具有微型化、视频化、网络化的特点。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运用微课,使其更易于学习和掌握,为急救知识的广泛普及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以心肺复苏术为例,讲述如何制作微课,为探求急诊医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为急诊医学的普及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微课 急诊医学 心肺复苏术  【Abstract】Micro?鄄lec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39-02  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均实行“先基础后临床”教育模式,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缺乏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对传统的LBL( Lecture - Based Learning) 医学教育模式具有一定依赖性。近年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为核心思想的多元化理论
期刊
【摘要】本文以“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研究生课程为例,提出教学案例选取准则,以具体科研实践项目为基础凝练加工提取理论案例和实操案例建成课程教学案例库,结合本课程教学需求,就案例教学提出教学设计,深化案例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专业课程 案例教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2016-ZX-379);长安大学中央高校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