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智庫,《中国品牌》辑录2021年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邀你体味中国在质量建设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智慧
  刘燕华: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业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从时间看,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紧迫。“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走了71年,美国是43年,而中国只有30年。”刘燕华说,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既要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要在发展方式上转变方向,不可谓不难。尽管目前中国的人均碳排放还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但是中国仍决心接受挑战,走出一条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道路。
  中国工业正处于工业2.5阶段,很大部分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大规模的传统工业,从惯性中去转型调整,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需要以极其有力的决心和措施进行调整。
  此外,中国的企业结构仍然十分突出,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的95%以上,却承担着80%左右的就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转型将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多重压力,特别是可能会因就业问题形成社会压力。
  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对中国来说,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困难程度,要比其他国家艰巨许多。
  舒印彪: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能源电力低碳转型要坚持先立后破”
  能源电力低碳转型应坚持先立后破,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以“四化”(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为路径推进生产和消费绿色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经过碳达峰、深度低碳、零碳三个阶段打造零碳电力系统。
  要坚持节能优先、绿色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数字赋能,通过五方面重要技术措施大力推进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发展陆上新能源,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二是以数字技术提升电力系统的弹性和灵活调节等水平,构建“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三是坚持“双控”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两高”行业管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高端制造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实施再电气化,重点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气化水平。五是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梯次推广应用一批、发展储备一批和探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其他文献
“从良钢精作到智能制造,这家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老字号,如何在智能化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9月6日,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张小泉,301055.SZ)正式在创业板上市交易,如愿以偿成为“刀剪第一股”。  然而,在登陆资本市场的前一周,张小泉却一度陷入募资大幅缩水的窘境:按照计划,张小泉本次IPO拟发行3900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4.55亿元,将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管理信息化改造项目和
期刊
“保存实力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用有限的资金深耕核心城市,才能为下一轮融资,乃至做强做大提供较好的市场数据。”  互联网巨头挤压、市场监管趋严的态势之下,十荟团陷入裁员、关站、撤城的风波之中。  8月21日,十荟团创始人陈郢通过一封题为《聚焦用户长期价值的一次自我革新》的内部信,公布了十荟团面向赛程下半场的业务升级。他在信中表示,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区域仓配、团长运营方面,十荟团与阿里MMC(社
期刊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质量国际合作,共同促进质量变革创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疫情之后  中国品牌成为全球质量话事人
期刊
“曾经的贝壳,打开之后是珍珠;现在的贝壳,打开之后,可能是泥沙。”  8月18日,杭州住保房管局旗下的“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个人自主挂牌房源”的功能。  “房产中介可能消失”登上热搜。  消息一出,8月19日,贝壳股价下跌14.86%,20日,贝壳股价又下跌5.29%。  杭州住保房管局“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房主自行挂牌自家房源,直接跟买家沟通,避开了中介,省下了巨额的中介费
期刊
五年翻了一倍!2021年,中国美瞳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9.7亿元,中国美瞳赛道不断壮大,行业规范逐漸完善,新锐美瞳品牌热度大涨。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美瞳又称彩色隐形眼镜,是一种可改变瞳孔颜色、放大瞳孔尺寸的镜片,有助于提升佩戴者外观颜值,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  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庞大的近视人口数量为美瞳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注重颜值的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多,美瞳行业作为颜值经济
期刊
1978至2021,我国“质量”的发展史上,谱写出一段激情燃烧的历程。  从第1个“质量月”的久旱逢甘霖,到第10个“质量月”的势如破竹,再到如今第34个“质量月”的激情澎湃。44年间,一代又一代中国品牌人攻克难关、勇毅前行,将“高质量”的标签牢牢贴上中国制造的品牌。  犹记“质量月”成立之初,我国国民经济刚刚恢复,企业生产效率低、质量问题严重,各级领导分头到全国各地检查产品质量。期间,不仅有厂长
期刊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全国“质量月”活动已经走过了34年的万水千山,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勇毅前行,激荡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書写了光照时代的质量篇章。期待中国品牌坚持质量强国的情怀,精诚协作,勇攀质量新高峰!
期刊
“秋风起,蟹飘香”,随着中秋和十一假期的到来,除了月饼走俏,螃蟹也开始集中上市,最受网民欢迎的大闸蟹成为双节团圆餐桌上少不了的重头戏。  螃蟹产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中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呈稳定趋势发展。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为29.36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将达31.16万吨。  今年新增“蟹”企500家  天眼查大
期刊
“星光糖业不但实现了“3+3+1”模式,还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实现了工业污染零排放,真正做到构建了能源产业链闭环生态圈,实现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中国的东部地区潜藏着大量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山 东星光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星光糖业”)就是其中 之一。  今年5月,在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 估协会、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 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星
期刊
受疫情、“宅经济”和直播带货风潮的推动,方便速食呈现井喷式增长,发展成为一个2500亿级别的大市场。  线上销售 线下核销的新零售模式  《2021方便速食行业洞察报告》预估,中国方便速食已经成为一个2500亿级别的大市场。方便速食在线上线下齐增长,成为2020年六大年度美食趋势之一。线上渠道是速食发展的有力增长引擎,线上速食提货券消费不断提升。  26-30岁为速食消费主力  用户说报告显示,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