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糖业 向绿色要动能

来源 :中国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n31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光糖业不但实现了“3+3+1”模式,还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实现了工业污染零排放,真正做到构建了能源产业链闭环生态圈,实现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中国的东部地区潜藏着大量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山 东星光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星光糖业”)就是其中 之一。
  今年5月,在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 估协会、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 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星光糖业品牌价值达35.71亿元, 名列产品品牌组第九位;7月,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 的省级绿色工厂名单中,星光糖业赫然在列,是山东省第一批 省级绿色工厂。
  从传统制糖企业向绿色生产升级转型过程中,星光糖业跑 出了加速度。
  白手起家的创业者
  1988年,乐陵撤县建市,成立了县级的山东省乐陵市。也 是在这一年,星光糖业创始人曹永兴从山东行政学院毕业,开 始了谋生之路。他卖过年糕、贩过白糖,凭借诚信和豪爽,业 务越做越大,到2003年,已拥有天津永兴发糖业有限公司等 六家分公司,年经营额达亿元以上。
  有了一定积累后,曹永兴于2004年回乡创业。他筹措资金 3亿元,建成年产30万吨的精制幼砂糖项目,并注册资金1.5亿 元,成立了山东星光糖业有限公司,并在短短几年,发展成资 产总额8亿元,年销售收入9亿元的跨行业、多元化企业集团。
  星光糖业官网显示,该集团以白糖起家,在初创期的10年 间,以平均每十个月创建一家新公司、每五个月建设一个新项目的速度火速扩张,直至成为一个拥有16家子公司的“糖业帝国”,当年的卖货郎曹永兴也摇身一变,成为行业性的领军人物。
  在扩张期间,星光糖业还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乐陵市乐源热电有限公司。
  用朴素价值观夯实基础
  好人做好糖,是星光糖业迅速做大做强的基础和保证。
  在星光糖业的用人理念中,首先需要过道德关,并在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延伸出星光糖业独有的企业道德。
  作为齐鲁大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品牌,在中国传统的“忠孝”文化基础上,星光糖业提出“四要四不要”的企业文化。其中,“四要”是指“要铁心抓质量、要铁腕抓安全、要铁面抓纪律、要铁血抓发展”的企业方针,“四不要”是指“不孝老人者不要、做陈世美者不要、奇装异服者不要、涉黄赌毒者不要”的员工规范。
  对家庭求忠孝、对企业求忠诚、对客户求诚信、对产品求质量、对社会求担当、对员工求兄妹……这些看似朴素的价值观,在外人看来颇显另类,甚至放在当前社会也过于严苛,但这些朴实的信条却保证了企业的良性循环,既保持了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员工的凝聚力,确保了产品品质,从长远来看,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以朴素价值观夯实基础之后,星光糖业还吸纳了最前沿、最顶端的科技理念。其中,以山东大学博士李宁为代表的李宁 团队,通过多项科技研发,将公司利润增加了上百倍。
  由此, 星光糖业一跃成为年产值33.5亿元、纳税超过4亿 元的行业领军者。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山东省博 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拟认定名单的公示》, 星光糖业集团获批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成功引进大连工业大学数 名博士后入驻基地。
  正是“做事先做人,立身先立德”的企业价值观,使星光 糖业在业内的影响力逐渐扩大:2016年,在第28届全国糖业 质量工作会议上,星友牌优级绵白糖荣获产品质量优秀奖,检 测评分位列第一名;2020年,在第32届全国糖业质量工作会 上,星友牌系列糖斩获7个奖项,涵盖所有设立奖项并位居前 列,其中优级绵白糖不仅获得质量综合评比第一名,还与一级白砂糖连续三年质量名列前茅,双双获得产品质量优秀奖。9月15日刚刚闭幕的第33届全国糖业质量工作会议上,星友牌系列糖又斩获6个奖项,其中优级绵白糖再获第一,荣获“产品质量优秀奖”,一级白砂糖再获“产品质量优秀奖,同时,会议发表了质量安全监督与标准化报告,并表彰了制糖行业优秀企业和优秀品牌,其中山东星光糖业有限公司荣获“连续三年企业优秀奖”;“星友”品牌优级绵白糖、一级白砂糖再度双双荣获“连续三年质量名列前茅奖”,“星友”一级白砂糖也再度荣获“百事优秀奖”。
  由于质量好,星光糖业在网上的报价虽然高,但卻供不应 求,仓库不存糖。
  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
  目前,星光糖业已经成为集原糖精炼制糖、功能性糖开 发、食糖储备、玉米深加工、热电联产、新型建材、国储糖储 备、保税物流、供汽供热供电等于一体的跨行业多元化民营企 业,并持续加强绿色管理和模式创新,先后开展了车间余压发 电项目、板式冷凝器换热项目、MVR 五效蒸发技术改进、循环水冬季采暖项目,有效降低了电、水、汽等能源消耗。
  已投产运行的华储食糖储备物流项目,投资2.9亿元,占地11万余平方米,储糖20万吨,预计年交易量可 达50万吨,交易额可达25亿元。
  从最初的原糖加工,到与可口可乐、雀巢、伊利、康师 傅、娃哈哈、青岛啤酒等世界顶级食品品牌合作的“中国品 牌”,星光糖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还在于走出了一条“吃干榨 净”的产业循环发展之路。
  星光糖业旗下的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因为污水处理厂 亏损,一度是公司负责人的心病。为改变这种状况,星光糖业 与协赛(上海)合作,投资近亿元上马了单细胞蛋白(SCP) 污泥综合利用技术示范项目,最大化地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 为好氧生物,产生的好氧生物污泥通过高端工艺,转化为单细 胞蛋白饲料,可做宠物口粮,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还避免了 污水系统因填埋、焚烧等污泥传统处理模式对环境造成的二次 污染。
  此外,星光糖业提出的“3+3+1”模式(即三糖:蔗糖、 淀粉糖、功能糖;三储:储糖、储粮、储煤;一处热电厂)不 仅成功实现, 还升级成为“3+3+1+0”,即在原有模式基础上 增加了零排放,真正做到“闭环式”生产,实现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新旧动能转换力度,吃干榨尽排 放物, 真正实现零排放, 向绿色能源要动能。”在“吃干榨 净”方面,曹永兴充满信心。
其他文献
9月16日上午,中国质量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质量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质量国际合作,共同促进质量变革创新、推进质
期刊
违规多收商家电费  北京SKP被罚438万  近日,SKP关联公司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因违反价格法相关条款被罚4379870.85元,并被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处罚机关为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另据信用中国网站消息,SKP关联公司具体违法情形是未按照官方定价收取电费,多收商户电费合计2919913.9元。据了解,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实缴资本2.5亿元人民币
期刊
“从良钢精作到智能制造,这家有着近400年历史的老字号,如何在智能化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9月6日,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张小泉,301055.SZ)正式在创业板上市交易,如愿以偿成为“刀剪第一股”。  然而,在登陆资本市场的前一周,张小泉却一度陷入募资大幅缩水的窘境:按照计划,张小泉本次IPO拟发行3900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4.55亿元,将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管理信息化改造项目和
期刊
“保存实力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用有限的资金深耕核心城市,才能为下一轮融资,乃至做强做大提供较好的市场数据。”  互联网巨头挤压、市场监管趋严的态势之下,十荟团陷入裁员、关站、撤城的风波之中。  8月21日,十荟团创始人陈郢通过一封题为《聚焦用户长期价值的一次自我革新》的内部信,公布了十荟团面向赛程下半场的业务升级。他在信中表示,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区域仓配、团长运营方面,十荟团与阿里MMC(社
期刊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质量国际合作,共同促进质量变革创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疫情之后  中国品牌成为全球质量话事人
期刊
“曾经的贝壳,打开之后是珍珠;现在的贝壳,打开之后,可能是泥沙。”  8月18日,杭州住保房管局旗下的“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个人自主挂牌房源”的功能。  “房产中介可能消失”登上热搜。  消息一出,8月19日,贝壳股价下跌14.86%,20日,贝壳股价又下跌5.29%。  杭州住保房管局“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房主自行挂牌自家房源,直接跟买家沟通,避开了中介,省下了巨额的中介费
期刊
五年翻了一倍!2021年,中国美瞳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9.7亿元,中国美瞳赛道不断壮大,行业规范逐漸完善,新锐美瞳品牌热度大涨。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美瞳又称彩色隐形眼镜,是一种可改变瞳孔颜色、放大瞳孔尺寸的镜片,有助于提升佩戴者外观颜值,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  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庞大的近视人口数量为美瞳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注重颜值的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多,美瞳行业作为颜值经济
期刊
1978至2021,我国“质量”的发展史上,谱写出一段激情燃烧的历程。  从第1个“质量月”的久旱逢甘霖,到第10个“质量月”的势如破竹,再到如今第34个“质量月”的激情澎湃。44年间,一代又一代中国品牌人攻克难关、勇毅前行,将“高质量”的标签牢牢贴上中国制造的品牌。  犹记“质量月”成立之初,我国国民经济刚刚恢复,企业生产效率低、质量问题严重,各级领导分头到全国各地检查产品质量。期间,不仅有厂长
期刊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全国“质量月”活动已经走过了34年的万水千山,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步步勇毅前行,激荡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書写了光照时代的质量篇章。期待中国品牌坚持质量强国的情怀,精诚协作,勇攀质量新高峰!
期刊
“秋风起,蟹飘香”,随着中秋和十一假期的到来,除了月饼走俏,螃蟹也开始集中上市,最受网民欢迎的大闸蟹成为双节团圆餐桌上少不了的重头戏。  螃蟹产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中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呈稳定趋势发展。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为29.36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螃蟹(海水养殖)产量将达31.16万吨。  今年新增“蟹”企500家  天眼查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