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注册商标的竞争法保护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j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商标权的取得采取的是“商标注册主义”,也即商标经过法定注册程序方可取得商标专用权。受传统的财产权思维和行政管理思维影响,基于商标注册所产生的商标权这一法定财产权的保护颇受重视,从而使得注册商标在商标法体系下长期处于“正统”地位,未注册商标则“寄人篱下”,仅在商标授权确权程序中受到商标法的有限保护。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视之,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亦颇为尴尬,《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尤其是第1款以“补阙拾遗”的角色对具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加以保护的同时,亦不免挂一漏万,无论保护条件抑或范围等均附加诸多条件限制,遑论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承载着重要的商誉价值,商标注册与否不应成为商标获得保护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商标使用所产生的价值得以凸显,诸如商标抢注、商标囤积、仿冒未注册商标、商标反向假冒等现象也相伴而生,使社会公众对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较易产生误认或混淆,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逐步被各国或地区所关注,或将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统一纳入商标法中加以保护,或通过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未注册商标加以分别保护等,进而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制度。具体到我国而言,虽然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未注册商标上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但总体来看,未注册商标的竞争法保护应当处于主导性地位,并着力于预防市场混淆、制止市场混淆、避免商誉减损、防止盗用商誉,进而对市场主体的商品质量、商业标识、商业信誉都给予一定的制度关切。本文围绕“未注册商标的竞争法保护”,全文布局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一至五章为正文部分,最后为结语部分。现加以分而述之:首先为导论部分。以我国大量出现的未注册商标为切入口,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对选题背景、研究价值、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进行宏观上的阐述。第一章为未注册商标内涵界定及其法律保护概略。围绕未注册商标的内涵及法律保护共分为五个方面加以展开,其一,对未注册商标的概念内涵、法律特性、产生原因、存在基础进行剖析。未注册商标并不能简单对应于“尚未注册”的商标,应结合竞争策略、经济水平、历史条件、法律状态等因素来把握未注册商标的概念。其二,依据未注册商标知名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未注册驰名商标、未注册具有一定影响商标、未注册普通商标三种基本类型。其三,梳理出商标权保护、商标先用权保护、竞争法保护三种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范式。其四,从保护对象、规制方式、保护目的、效力范围等层面探究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未注册商标上的联系和区别。其五,从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益的保护、商誉价值的平等保护、市场竞争的有效规制等层面对未注册商标的竞争法保护的必要性加以重申。第二章为未注册商标保护中的竞争法问题。从仿冒未注册商标、抢注未注册商标、反向假冒未注册商标、未注册驰名商标淡化等具体侵害未注册商标权益的行为及商标共存等适用除外情形,对不同侵害未注册商标行为所产生的竞争法问题加以阐释,论证竞争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为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的理论依据。首先,借助利益衡量与协调理论,对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中消费者利益考量、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与在后使用未注册商标之间的利益冲突等予以分析,以期在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中,促进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利益与他人合法商标标识权益以及市场竞争秩序之间的利益平衡。其次,通过商誉权益归属与保护理论,明晰未注册商标与商誉之间的关系,探求商誉竞争法保护的正当性。再次,基于商标混淆理论,辨析商标侵权行为与市场混淆行为之间的关系,论证混淆理论在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中的重要意义。最后,考虑到诚实信用原则在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中的兜底性作用,在来源诚信标示理论下对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的正当性等进行分析。第四章为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的困境审视。主要从保护框架、规制对象、保护条件等方面对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困境加以全面审视。在保护框架上,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的法律法规缺乏有效整合,法律保护模式和价值取向都尚不明确,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难以自成体系。在规制对象上,侵害未注册商标的行为样态缺乏系统整合,行为类型化的逻辑线索、逻辑基础、逻辑关系、逻辑路径等都有待明晰。在保护条件上,还存在着“知名度要求”的规范性不足、“主观性评价”的操作性不强、“混淆性要件”的衔接性不够等问题。第五章为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体系构建。其一,在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价值理念上,确立了“竞争秩序与市场自由”并重保护,“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协调保护,“商誉、商品、商标”一体保护等价值取向,以统领和指导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规则构造。其二,鉴于商誉、商标、商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从预防市场混淆、制止市场混淆、避免商誉减损、防止盗用商誉等方面提出系统的规制思路。其三,保护对象层面,对使用条件之“在先使用”或“实际使用”和知名度条件之“具有一定影响”进行明确界定。其四,结合“仿冒未注册商标、恶意抢注未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反向假冒、未注册驰名商标淡化”等侵害未注册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市场混淆条款、商业误导条款、商业淡化条款以及适用除外规定”等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最后,对未注册商标的一体化保护提出了具体的设想。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虽然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但民法、商标法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在构建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体系的同时,提出应整合其他部门法律资源,形成一体化的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体系。譬如在概念术语体系上,提出应在不同法律中统一未注册商标概念,同时对未注册商标保护条件的设定应考虑梯级保护。在制度体系衔接上,提出要注重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的功能区分及融合互补。在权利体系协调上,提出商业标识权利冲突解决规范的完善建议。最后为结语部分。对未注册商标竞争法保护的原理、规律、实践意义进行系统的回顾,并结合具体实践,对今后未注册商标的竞争法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遥感技术和各类传感器平台的快速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HRRSI)相比于之前更容易获得,如何高效利用日益丰富的特征信息对HRRSI进行准确的场景分类与提取是遥感影像解译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尽管从基于像素的方法发展到了基于对象的场景分类、提取方法,地物目标的分类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然而,传统的方法模型只能实现地物目标层级的
等离子体层嘶声(Plasmspheric hiss)是一种宽频段波动,通常能够在几十Hz至几千Hz的频率范围内观测到。这种波动一般存在于等离子体密度较高的等离子体层内以及等离子体羽中。即使在地磁活动平静时嘶声波也长期存在,并在磁暴期间显著增强。由嘶声波驱动的电子投掷角散射被认为是辐射带内外带之间槽区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嘶声波也会引起外辐射带相对论能量电子的沉降。最近的研究表明,嘶声波引起的散射还
本论文针对《红楼梦》的义理价值展开研究,自觉地将《红楼梦》与《庄子》和魏晋时代的名士风度相结合,其中《庄子》是思想基础,魏晋风度则是名士们第一次尝试用《庄子》的哲学思想来指导现实人生。而《红楼梦》用小说的形式探讨人生哲学,在家族盛衰、婚恋悲剧等表象之下所隐藏的,是主人公贾宝玉对于人生真谛的苦苦思索,整部《红楼梦》就是宝玉寻找自我、追求“我”的理想价值、“我”的生命意义的过程。序论部分分析了对《红楼
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430年)是基督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历史观为以后整个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西方人面临历史危机时思考命运和意义提供了范式。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集中在晚期大部头的著作《上帝之城》中,并进而可追溯至他在自传体《忏悔录》中已埋下的伏笔。从两部作品思想的关联出发,本文的主题是,考察奥古斯丁历史哲学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及其实质意义,揭示个体生
矿难是煤矿工业一个老大难问题,并随着该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加重。然而,英国矿难在十九世纪中后期达到伤亡程度的历史最高点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之后再也没有上升。整个矿难发展的曲线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上升到下降的转折。本文首先分析十九世纪中后期严重煤矿矿难问题的主要特征以及出现的原因,其次探讨该问题引发的社会反应,再次论述政府治理矿难的主要措施和发展阶段,最后概括这些措施对英国煤矿工业的广泛影响,内容共分
随着世界范围内坝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社会对于绿色环保能源的迫切需求,一大批100~300 m级的高坝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这些大坝水位高、库容大,具有显著的政治经济效益及战略地位,成为现代军事对抗(如战争、恐怖袭击等)中的重点打击目标。大坝受袭的可能方式主要有水下爆炸、空中爆炸、直接命中坝体等,其中水下爆炸最为复杂也最为常见。在水下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大坝可能会出现爆炸成坑、整体拉伸、震塌滑移等不
针对增强型地热系统开发及核废料地质处置等工程涉及到的高温岩石断裂问题。本文选用花岗岩和砂岩试样为研究对象。从实验上主要研究了花岗岩在不同热加载路径后的I型、II型和混合(I+II)型断裂韧性变化规律。运用SEM、XRD、显微薄片分析、超声波检测和渗透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热损伤前后花岗岩的细观结构、破坏机制、断口形貌特征与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花岗岩宏观断裂行为和
线粒体自噬是选择性的清除受损的或者多余的线粒体,最终被溶酶体降解。在正常的线粒体中PINK1(PET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被PARL(Presenilin-asso ciated,rhomboid-like)剪切并通过蛋白酶体降解,而在受损的线粒体中PINK1被稳定在线粒体外膜上并募集胞质的E3泛素连接酶Parkin至线粒体上进而介导线粒体自噬。但是PINK1是如
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 protein)基因家族和SPL(SBP proteins-like)基因家族是植物中两个重要的基因家族,参与了植物多个生长发育过程。研究表明,PPR蛋白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参与细胞内RNA剪接、编辑、稳定、翻译等多个转录后调控过程,在植物叶片发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种子发育和应答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PL蛋白是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与
被子植物因拥有复杂的花部结构和性系统而令人称奇,同时植物性系统和花部特征的演变也是植物学家关注的重点。从两性花同株到雌雄异株的进化过程中,有多条路径,人们也提出了各种假说来解释雌雄异株植物的进化优势,比如避免了近交衰退、拥有更加灵活的性分配等等。但是自交不亲和现象依然在雌雄同体植物中存在。在传粉和交配过程中,雌雄同体植物同时扮演着花粉接收和花粉散布的双重角色。因此也带来了自交、近交衰退及性别干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