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胺非水体系相变吸收CO2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暖是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的严峻挑战,CO2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经达到了400ppm。由于含碳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排放过量的CO2,且未来几十年内化石燃料仍将是主要能源,于是减少C02的排放量是非常重要且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化学吸收法捕集C02历史悠久、技术成熟、运行稳定,但吸收剂再生过程中能耗太高,因此降低解吸能耗是降低C02捕集成本的关键。相变吸收CO2只需将吸收后的CO2富相加热解吸再生,CO2贫相不需加热,其直接与解吸后的吸收剂混合即可返回吸收塔重复利用,因此相变吸收CO2可有效降低吸收剂再生能耗。本文选用性能优异的有机溶剂溶解烷基多胺吸收C02以实现液-固相变,在实验过程中探索了相变机理并提出解吸C02的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种有机溶剂溶解链状多胺EDA作为吸收液,吸收液吸收C02后实现液-固分相。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测试表明有机溶剂对吸收产物的性质没有影响,FTIR、核磁共振(NMR)、有机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明固体吸收产物都为相应的氨基甲酸盐,但不同溶剂下会得到不同晶型的吸收产物,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测试表明氨基甲酸盐的分解温度和EDA的挥发温度在同一个温度段。其次,针对EDA沸点低的问题,选用二乙烯三胺(DETA)作为吸收剂。采用多种低粘度、低C02亨利系数及高沸点的有机溶剂溶解DETA,吸收液吸收C02后得到白色固体并与溶剂分相。XRD和FTIR光谱测试表明不同有机溶剂对吸收产物的性质没有影响,分析表明产物氨基甲酸盐为吸收剂DETA吸收等摩尔C02所得,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气液相平衡实验装置吸收结果表明在低C02分压下,质量分数为30%DETA溶液的负载量也可达到lmole CO2/moleDETA,其吸收负载要高于MEA溶液。TG-DSC分析表明氨基甲酸盐的解吸温度比DETA的挥发温度低,氨基甲酸盐可通过微波加热解吸,且吸收液的吸收解吸循环性能非常稳定,这证明微波解吸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有机胺再生方式。然后,吸收剂三乙烯四胺(TETA)或四乙烯五胺(TEPA)溶于有机溶剂作为吸收液,吸收液吸收CO2后实现了液-固分相。对于相同的有机胺吸收剂,FTIR测试表明有机溶剂对吸收产物的性质没有影响,FTIR和NMR分析证明固体吸收产物都为相应的氨基甲酸盐,TG-DSC实验表明吸收剂可以再生利用。最后,吸收液哌嗪(PZ)/乙醇液-固相变吸收CO2及其固体产物氨基甲酸盐的利用。采用乙醇作为溶剂溶解PZ,吸收液吸收CO2后得到白色固体并与溶剂分相,FTIR和NMR分析表明固体产物为哌嗪氨基甲酸盐。TG-DSC测试表明此氨基甲酸盐的再生和PZ的挥发同时进行。此外,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哌嗪氨基甲酸盐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碳酸丙烯酯的情况。
其他文献
时政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下人人都离不开新闻,而随着英语在国内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关注本国的
分别以乙二醇、己二醇、己二酸作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组分 ,合成了丁二酸丁二醇酯丁二酸乙二醇酯共聚物、丁二酸丁二醇酯丁二酸己二醇酯共聚物、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政策与印度建国初期不结盟政策存在许多相同点,这些相同点既揭示了新生中国和印度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共同特点,亦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
随着美国“民主改造”压力的加大 ,阿拉伯国家相应做出了内部改革的政策调整。然而 ,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却面临着诸多内部因素的制约。从主观方面看 ,阿拉伯国家当权者和
<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家用空调市场的发展情况 ,认为家用空调近期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但也面临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对此提出了空调企业应寻求的对策
癌痛是晚期肿瘤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三阶梯疗法虽然在不同程度上能极大缓解癌痛,但多伴有各种副作用,如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针灸止痛曾广泛应用,由于现代医学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艾灸在肿瘤化疗患者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0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
导师制是一种由教师对学生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制度。自从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教学资源的增长远跟不上扩招的需要,形成了教学资源供小于求的严峻形势,而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五水共治"等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依照产业人才需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需求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