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梁510L的开发与研究

来源 :2009年薄板坯连铸连轧国际研讨会(TSCR 2009)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邯钢CSP线开发生产低碳微合金化510L的化学成分、冶炼工艺、轧制工艺、力学性能情况,并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成形情况进行了简单总结.结果表明邯钢CSP工艺所生产的510L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稳定、成形性能良好,满足用户需求.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在挤出涂布、挤出复合中用非稳态一维的热传导模型以计算熔体和基材在进入保压区间后的温度分布的方法。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PCB蚀刻液的研制,该蚀刻液以硝酸为主蚀刻剂,同时加入了硫酸、加速剂等为辅助成分.通过正交实验对蚀刻液的组成、使用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与之适应的PCB蚀刻工艺条件,硝酸3.454mol·dm-3、硫酸2.160mol·dm-3、添加剂Ⅰ20.0g·dm-3、添加剂Ⅱ10.0g·dm-3、蚀刻温度42℃.制作样板的金相切片实验、三次元测试、飞针测试等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蚀刻线路的质
随着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挠性印制电路板的线路节距正在不断减小.当常规设备批量生产线宽/线距为0.05mm/0.05mm的精细导线图形时,其合格率也并未因生产条件受到严格控制而得到提高.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合格率高的成卷式生产工艺,并采用成卷式生产工艺对精细线路进行了研制.
刚挠印制板向高密度互联方向发展,要求线路更细,导通孔直径更小.适合刚挠结合印制板的微导通孔加工工艺在刚挠印制板制造工艺中起着关键作用,微孔加工工艺中普遍采用激光技术.本文分析了激光微孔加工中的各影响因素,用正交试验法作对比试验,优化各因素参数,讨论了各因素与基板材料的关系,并拟合出方程定量描述此种关系。根据优化方程选取激光微孔参数,在挠性与刚性基板上取得理想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表面施胶型AKD乳液与普通浆内施胶乳液的不同生产工艺,对各个工序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后再指导生产。由于该种产品要求比较严格,各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工艺进行,尽量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使用二氧化硫脲对OCC废纸浆进行了轻度漂白;探讨了二氧化硫脲的用量、EDTA的用量、温度、浆料浓度、反应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二氧化硫脲是一种有效且极具竞争力的漂白剂,对提高OCC废纸浆亮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光文化应包括与视觉色觉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二者相交叉的学术领域。和光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有电光源技术、建筑学、机械工程学、化学工程学、气象学等,这些可看作是照明与光文化的第一边缘科学,然而照明又是为人类服务的,因而光学、色度学、生理学、心理学、测量学、美学也是光文化与照明工程不可缺少的学科,这些基础科学可以看作是照明与光文化的第二边缘科学。本文论述了在光文化领域中,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展
薄板坯连铸连轧被证明是一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高碳高强钢板的有效方法.湖南华菱涟钢已在CSP线上开发了一种低合金高碳高强钢65Mn,所生生产的65Mn的碳含量为0.65%,屈服强度为490MPa,抗拉强度为870MPa,伸长率为18%.所生产的65Mn的强度比传统工艺生产的65Mn的强度提高了约40%.金相检验其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在薄板试样中发现了纳米级的珠光体.与传统生产工艺比较
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采用Ti微合金化技术批量生产700 MPa级的超高强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化学相分析等手段对实验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度为3~6 mm热轧带钢的平均晶粒直径为2.9~3.8μm,主要由准多边形铁素体构成;钢中普遍存在数百纳米的TiN粒子,纳米尺寸的TiC析出物具有体积分数高、尺寸小的特点;位错密度较高,可以观察到位错缠结现象.3 mm厚度钢板的细晶强化效果超过
对转炉-CSP流程生产的钛微合金化低成本高强度钢的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析出物及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将钛微合金化低成本高强度钢与Nb-Ti复合微合金化钢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单独采用钛微合金化的高强度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可分别达到650 MPa和725 MPa,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晶粒细小,Nb-Ti复合微合金化钢中析出粒子主要是Ti(C,N)和N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