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泡沫材料多应变率多循环吸能特性对比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29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在汽车车身结构上有大量应用.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密度的泡沫材料进行了不同压缩速度和压缩量的多循环单向压缩试验,对比研究了泡沫材料的吸能特性与应变率、密度和变形历史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用零部件有限元仿真方法优化车身关键结构的方法.此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整车有限元仿真方法,模型包含的有限元网格少,计算时间短,对计算设备的要求不高,并
众多研究显示道路事故中的死亡大都发生在事故发生与紧急救援服务到达之间的时间段.为了减少欧洲道路事故的死亡率,新的主动与被动安全技术相继被研发出来,帮助最小化乘员受
某车型针对车辆无气囊保护措施的前提下,要求在40%偏置碰撞试验中满足ECE R94的法规要求,在考虑不增加成本,较小幅度并尽量不更改模具的前提下,对车辆的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根据整车三维数据模型,应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通过CAE软件对整车正面偏置碰撞的大变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对碰撞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本文通过对不同车型多次试验的整车加速度及假人胸部加速度的分析,总结出假人相对整车的速度、加速度变化规律,并给出符合法规要求的相对加速度范围,要求控制在30g以内,若相
针对吉利自主品牌某车型,以前横梁结构抗弯性能为出发点,以参数化技术为手段,以对标完成的模型为基础,提出前横梁截面形状改进方案,到达改善机舱散热、保障碰撞安全性能的目
自卸车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由于其车厢自重大,因此降低其重量以提高燃油经济性,成为自卸车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自卸车
车辆小偏置正面碰撞过程中,主要承力构件纵梁完全不起作用,对车内乘员造成极大的伤害,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和研究,但在中国尚属空白.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偏置碰撞的事故
利用CAE仿真技术,结合座椅强度试验,对乘用车座椅的强度进行了动态响应分析.按照强制性法规GB15083-2006修订版的测试流程和要求,建立了一套用于模拟座椅强度试验的试验台车
在车身开发的概念设计阶段,提出了不同工况下评价白车身轻量化效果的轻量化指标,并建立了全参数化概念车身模型.以某新车型白车身轻量化设计为例,对其全参数化概念车身进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