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热处理对17CrNiMo6钢渗碳性能的影响

来源 :2017年全国十四省市热处理技术交流会暨天津市第五届热处理行业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k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两种不同预备热处理的17CrNiMo6钢试样,进行了渗碳淬火工艺试验,采用金相法对渗层组织性能进行了检验分析,结论是:预备热处理调质的碳化物级别比正回火的有明显的改善,预备热处理调质的对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内氧化的级别比正回火的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之,预备热处理采用调质处理对改善渗碳层的性能有优势.
其他文献
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第一阶段采用模拟器件、定频、负载适应性差、一般性保护、工艺可重复性差、产品一致性差,第二阶段采用DSP+IGBT、变频自适应、变载自适应、全自动电源、智能化保护·、开放式系统平台、工艺可重复性好、产品一致性好等。
绿色热处理的含义诗经过热处理的工件应具有高质量、长寿命、高可靠、结构轻、经济,所实施的热处理工艺应低能耗、搞环保、高附加值.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以思维模式创新推动热处理工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及商业模式创新,技术路线上应全面推行表层改性技术路径—表层改性.
盐浴QPQ技术能有效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渣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气体氧—氮碳复合处理在保证盐浴QPQ技术的基础上,能克服这些缺点.本文对采用自主开发的气体氧—氮碳复合处理的40Cr钢与盐浴QPQ技术处理的40Cr钢进行组织、硬度和耐蚀性对比.结果表明,经气体氧—氮碳复合处理的40Cr钢白亮层厚度为17~22μm,后氧化层厚度为3~5μm,硬度最
渗碳、氮化及高频感应淬火是齿轮的主要热处理方法,渗碳工艺渗碳层中的碳浓度分布合理,淬硬层的硬度变化平缓,能满足齿轮服役的性能要求.但渗碳工艺周期、尤其是深层渗碳的工艺周期过长,碳排放量较高,变性严重等问题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升高,也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氮化的温度低,变形小,但渗层浅,很难实现深层氮化;感应热处理是一种生产效率高、节能、碳排放低的热处理工艺,但齿顶部的过渡层呈现拉应力,疲劳强度低,而齿根部
热处理赋予材料极限性能,如钢的强化机理与方法中固溶强化晶体点阵发生畸变,阻止位错运动,晶粒细化强化中σSL=σ0+R1d1/2,相变强化中正火、淬火回火等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相变,析出强化和弥散强化中位错切过、绕过机制。
何为工序质量工序质量是构成产品质量的因素,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地控制.工序质量一般是由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环境等六大因素(5MIE)决定.如果这些因素配合适当则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反之则出现不合格产品.
本文设计了一种含氮量为0.06%的高氮耐热铸钢,制定了均质化-正火-回火制度,并采用激光表面淬火处理,探讨不同激光处理工艺对该高氮耐热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表面淬火使高氮耐热钢表面的组织进一步细化,且其硬度显著提高.这为高氮耐热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激光表面淬火技术相比传统的中、高频淬火技术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激光淬火工艺研究方面的有关知识,然后对工厂生产的缸筒进行了局部激光表面淬火生产,最后提出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一些改进措施.
本文介绍了低压渗碳炉(生产线)和低压渗碳所需工艺气体,阐述了乙炔的特性、存储和供应方法,简述了乙炔低压渗碳工艺和过程控制以及乙炔站房、管路及调压系统。
本文通过甲醇加煤油加空气等渗剂代替常规渗剂渗碳,这种渗剂即具有甲醇加煤油渗剂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产气量大,单位时间内换气次数多等优点,而且这种渗剂经济性也显著.这对于深层渗碳更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