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虾酱风味特征及差异分析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y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虾酱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结合主成 分分析法对其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4个产地虾酱中共检测到挥发性物质89种,包括醛、醇、酮、酸、酯、含硫类、吡嗪类和烃类化合物等。
其他文献
前期研究表明富硒大米蛋白水解物具有缓解铅毒性的作用,本研究拟探讨分子量低于1 ku的大米硒肽(SPHs)对RAW264.7细胞中Ph2+诱导的免疫毒性及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利用葡聚糖凝胶G15分离纯化含硒多肽并筛选出活性较高的组分(SPHs-2).
豆类是人类膳食营养的重要组成成分,并且具有多种健康作用。豆类多酚是贡献其健康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为了对豆类多酚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首先系统评价了42种豆类的游离和结合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它们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不同豆类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FRAP和ABTS抗氧化活性差别很大。
茶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具有许多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将茶多酚包埋后在胃肠中的缓释释放能够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本研究通过改变普鲁兰酶浓度和水解时间得到4种相对脱支度的玉米淀粉,研究了不同脱支程度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相对分子量及支链链长分布等精细结构.研究发现最佳的酶浓度、水解作用时间及淀粉与黄原胶比例分别为18 U/g,1 h和40∶1.
本试验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柱层析技术,筛选出一种具有抑制结肠癌功能活性的新型杏鲍菇蛋白PEP.通过建立的HCT116和MC38两种结肠癌细胞模型以及MC38移植小鼠实体瘤模型,考察了杏鲍菇蛋白PEP对两种癌细胞和小鼠肿瘤的抑制活性及探究了相关分子机制.结果表明:SDS-PAGE电泳确定了其分子量为40 ku,利用LC-MS技术对其肽片段进行了鉴定.
长久以来,食用菌被广泛用作具有健康益处的功能和药用食品。本研究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来评价杏鲍菇对炎症性肠病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添加1%和3%杏鲍菇的补充饮食能够降低由DSS引起的结肠炎模型小鼠的疾病指数,能够显著增加结肠长度以及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在结肠粘膜中的释放,如IL-1 B、IL-2和IL-6,且能够抑制促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
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但是市场上普遍以人参原料或人参饮片出售,而人参含片却十分少见。因此,本文选用五年的长白山人参为原料,对人参含片中成分配比和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将人参洗净烘干,用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网。为了得到品质较好的人参含片,需向人参含片中添加填充剂、甜味剂、粘合剂、润湿剂和润滑剂等辅料,通过试验确定人参含片的配方及各成分比例。
螺类长时间以来作为一种美味商品.近年来,消费者对螺越来越感兴趣由于其含有较高比例的蛋白质和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LC-PUFA),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炎症、高血压、过敏、免疫和肾脏疾病的风险.据研究螺中的脂质富含磷脂(PL)和n-3 LC-PUFA.因此螺可作为n-3 LC
本文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联合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的方法从扇贝内脏中提取出扇贝内脏酸性粗多糖,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两种分子量和极性均一的多糖组分SVP1-1和SVP1-2,并对这两种多糖组分的性质和结构进行研究.经高效液相色谱确定它们为均一多糖,通过UV、GC、HPLC和HPLC-MSn等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SVP1-1和SVP1-2的硫酸基含量分别为11.
以干坛紫菜为原料,将粉碎过筛后的坛紫菜粉以1.5%,2.0%和2.5%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制成馒头面团,研究坛紫菜粉对馒头面团质子流动性和结构特性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NMR及其成像系统技术研究表明,添加坛紫菜粉会提高馒头面团的质子流动性并且造成面团水分分布不均匀.物性测试仪分析研究表明增大坛紫菜粉添加量会增大面团的硬度和胶黏度,减少弹性和内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坛紫菜粉会导致面团结构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不同保鲜剂(鱼精蛋白、花椒提取物、菊芋提取物)处理的黑鱼片贮藏期内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