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来源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提出了如何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措施:通过构建图书馆特色馆藏,图书馆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和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实现图书馆的竞争优势.
其他文献
本文从资源共享的历史、进展、形式、效果来围绕图书馆非书资料的资源共享进行探讨,着重以上海图书馆服务品牌——“上图展览”全国巡展活动为实例,介绍了“上图展览”的13个巡展项目通过资源共享形式,在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60个城市、67家单位进行了160场巡展,这是一个创新服务举措,数量之多,地域之广,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也是没有先例的,以此论述展览资源共享这种新型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
目前图书馆国际文献交换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文献交换管理运作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国际文献交换需要从文献交换战略的高度出发,设计适应电子环境和模式的文献交换管理及信息沟通方式,利用网络的特性将电子商务与交换信息系统的架构互相融合,创造一个融合双方优势的新型交换管理模式,使交换信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在图书馆交换之间达到共享,从而保障和推动国际文献交换协调、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本馆自身特点,利用本馆自身优势,针对不同类型弱势群体的特点,提出了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的对策.
以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为例,本文将介绍加拿大的图书馆与信息学的教育体系、招生方法及课程设置、教学特点、学校如何帮助毕业生具备找到专业工作的竞争力,以及此类学生的就业前景.希望本文能对国内“图书馆职业的未来”的讨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会议
本文探讨了在缩小导致信息获取不均衡的“数字鸿沟”中图书馆所能发挥的作用.在当今世界上,数字化信息已成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获取数字化信息的不均衡性会影响到一些国家、地区和个人在各个层面上的发展.美国的国家报告数据显示,62%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脑,54%的家庭使用互联网.对2001年与2006年国家发表的相同研究数据的比较证明,在这五年多时间里,美国享有获取数字化信息途径的
数字鸿沟是指那些可以随时使用数字信息技术的人与那些没法使用该技术的人之间的鸿沟.这一不平衡性不仅包括实际获取技术的失衡,而且对于积极参与数字化的公民而言,所需资源和技能的失衡.即使在世界上拥有最大密度的互联网用户的美国,这种不平衡也多重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缩小数字差距将有利于我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遵循满足公众利益和需求的悠久传统,在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一直积极参与缩小数字鸿沟的这场斗争之中.
理工大学应积极回应当前大学建设的需要,以知识为起点,以渗透、互动、启迪、感悟、营造为过程,以人生境界为终点,从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管理和技术等四个不同阶段、层次和维度进行全面规划,产生立体共振效应.
这项报告主要调查和评估了联邦搜索引擎在网上免费提供的书商数据库介绍 这些系统可为读者提供相关书目查找、已知书目的详细目录信息、经销商的特殊图书报价还有某本书的价值等等.方法论 书名可被个别搜查,每个都在系统模拟正常使用情况下将成对图书和书商做比教的结果.结果/发现 联邦搜索系统的与个别系统在质与量上的显著区别如下两个系统平均表现都是最好的,很多细节在:http://www.bookfinder,c
会议
图书情报的核心是知识,知识创新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本质.图书馆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是具有知识创新内涵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本文在解析知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知识创新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内涵与本质.
2007年4月美国前国务卿助理Susan Shirk的《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出版后,国内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的学者有不少反应.在完成针对于此的文献综述之后,本文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引文研究和内容研究的角度,对该书的信息源进行分析,并在有关科学假设基础上,以该书为样本,尝试对论点形成的文献过程进行初步探讨.同时,以此为启发,对图书馆、情报研究工作核心能力进行思考:以图书馆资源和从业人员的专业优势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