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图书馆人文化服务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来源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lz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工大学应积极回应当前大学建设的需要,以知识为起点,以渗透、互动、启迪、感悟、营造为过程,以人生境界为终点,从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管理和技术等四个不同阶段、层次和维度进行全面规划,产生立体共振效应.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图书馆2.0与长尾等概念,论述丰饶经济学及其给图书馆带来的危机与机遇.文章末尾初步探讨图书馆如何利用长尾推动自身发展.
通过对32所上海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上海高校图书馆在实践OPAC2.0中所呈现出的包括RSS信息推送服务、利用浏览器工具条一键可查、对失败或可疑的检索提示其他选择、检索功能强化、读者参与评价图书、对不同资源的整合、利用MSN发送读者借还书信息、出色的用户友好性等特征,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即购买大型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图书馆的自行升级OPAC、零星研发与升级OPAC等.
学术传播是当今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也是图书馆在新世纪中面对的关键问题.本文浏览了全球学术传播的发展历程,并进而探讨其关联到图书馆前程的问题.
会议
从购买用户、功能模块、系统特点、运行环境、遵循标准、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比较了ExLibris公司的MetaLib/SFX、清华同方CNKI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和TR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TRS资源整合门户三套中国国内高校图书馆使用比重较大的资源整合平台.分析了三套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总结了国内资源整合平台和国外资源整合平台的几点差距,并提出了各图书馆引进资源整合系统之前应预先进行的几方面准备工作.
本文从资源共享的历史、进展、形式、效果来围绕图书馆非书资料的资源共享进行探讨,着重以上海图书馆服务品牌——“上图展览”全国巡展活动为实例,介绍了“上图展览”的13个巡展项目通过资源共享形式,在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60个城市、67家单位进行了160场巡展,这是一个创新服务举措,数量之多,地域之广,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也是没有先例的,以此论述展览资源共享这种新型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
目前图书馆国际文献交换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文献交换管理运作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国际文献交换需要从文献交换战略的高度出发,设计适应电子环境和模式的文献交换管理及信息沟通方式,利用网络的特性将电子商务与交换信息系统的架构互相融合,创造一个融合双方优势的新型交换管理模式,使交换信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在图书馆交换之间达到共享,从而保障和推动国际文献交换协调、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本馆自身特点,利用本馆自身优势,针对不同类型弱势群体的特点,提出了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的对策.
以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为例,本文将介绍加拿大的图书馆与信息学的教育体系、招生方法及课程设置、教学特点、学校如何帮助毕业生具备找到专业工作的竞争力,以及此类学生的就业前景.希望本文能对国内“图书馆职业的未来”的讨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会议
本文探讨了在缩小导致信息获取不均衡的“数字鸿沟”中图书馆所能发挥的作用.在当今世界上,数字化信息已成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获取数字化信息的不均衡性会影响到一些国家、地区和个人在各个层面上的发展.美国的国家报告数据显示,62%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脑,54%的家庭使用互联网.对2001年与2006年国家发表的相同研究数据的比较证明,在这五年多时间里,美国享有获取数字化信息途径的
数字鸿沟是指那些可以随时使用数字信息技术的人与那些没法使用该技术的人之间的鸿沟.这一不平衡性不仅包括实际获取技术的失衡,而且对于积极参与数字化的公民而言,所需资源和技能的失衡.即使在世界上拥有最大密度的互联网用户的美国,这种不平衡也多重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缩小数字差距将有利于我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遵循满足公众利益和需求的悠久传统,在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一直积极参与缩小数字鸿沟的这场斗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