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及驱动效应分析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z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黄河流域37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TOPSIS综合评价法和Tapio脱钩模型动态解析1990—2018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引入结构分解模型(SDA)探讨影响生态环境压力的驱动因素,并运用因果诊断算法(PCMCI)推断驱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脱钩的因果关联路径。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70%的区县生态环境压力处于较低压和低压,但因资源条件禀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仍承载着较高压和高压。(2)生态环境压力主要受技术效应和经济效应驱动,技术效应的驱动作用实现经济产出并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经济效应的驱动作用在流域中下游地区更为突出。(3)黄河流域68.34%的区县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脱钩(强脱钩和弱脱钩),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减小了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但黄河流域各区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类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应防范强脱钩或弱脱钩类型的区县倒退至负脱钩类型。(4)以乡村人口和城镇化率要素为代表的人口因子有效驱动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脱钩,其中乡村人口与脱钩指数出现因果关系的频率最高,城镇化率要素与脱钩指数的因果强度最大,农业技术因子主导了最多的区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脱钩,农业结构多样化和农业集约化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研究结果对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具有可推广的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肩负起绿色发展的重任。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绿色金融的发展是重大机遇,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树立良好形象和绿色声誉,而且直接和间接地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基于2012—2020年我国18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构建相关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有利于提升其盈利能力,绿色金融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差异化影响,绿色金融对盈利能力存在
风险社会促使环境司法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转型。在“单轨制”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体系下,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成为司法权规制环境风险的唯一路径。我国立法现状造成了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承担监督矫正职能、与环境行政执法重复处理等功能越位的制度窘境。“单轨制”的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体系进一步导致风险规制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失衡。因此,为了矫正“功能越位”的制度困境以及平衡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需要从内部和外部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为定量分析交通运输先行于经济社会的程度,本研究提出交通先行官的概念和内涵,基于交通运输本质和时空维度,明确其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动力和保障。首次构建"先行官"定量测算模型,提出交通运输先行度方法,并对交通先行度进行测算。
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造性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过程中的角色进行定义,解决非遗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的包括数字信息管理低效、传承方式创新乏力、资源利用形式单一等新问题,并且进一步在非遗保护中发挥前瞻科技,诸如智能数据管理、破除信息壁垒、优化传承手段等作用。
<正>前不久,火箭军总医院组织的一场历时5个月的核医学应急救援训练与考核,在塞外某训练场落下帷幕。考核伊始,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战地救护车、核化防护车、战场手术车等数十台装备车辆迅速抵达指定地域,帐篷、设备快速搭设展开,队员按照战斗编组冲进战场展开
期刊
<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家庭及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来自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网络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心理问题频繁发生。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学习及生活上的引导者,同时也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出发,站在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去探析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具有独特的想
期刊
比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分析《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变化和教学活动的变化。以2004年实验教材与2019新教材的同题课文A Sea Story为例,从单元主题、语篇内容和教学活动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思考课程标准视域下2019新教材的变化,并针对新教材教学提出建议,即研读课程标准,领悟教材特点;围绕主题语境,解读教
通过对比国内外核应急相关标准,结合国际重大核事故医学应急处置经验及国内核应急演练经验,分析我国核事故医学应急现场处置现状,并重点就严重核事故现场医学救援过程中“辐射防护、伤员分类、去污洗消、心理干预”等方面分析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操作层面的流程优化建议,以助于提升核应急专业救援队伍能力。
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大气污染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提升重视程度,加强环境检测,提升治理成效。环境检测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相关部门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优化我国的大气环境,提升空气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大气污染问题环境检测内容,探讨加强大气污染问题的提升对策,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探究大规模伤亡事件的核应急医学救援现场力量配置方法,基于离散事件仿真,设计并构建了一个核应急医学救援流程仿真系统,重点考虑救援队员的体能消耗、救援队员能力素质对任务执行效率的影响和伤员生命水平变化。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应用价值,可为救援力量配置决策发挥很好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