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为首发症状的硬脊膜动静脉瘘病例报告及分析

来源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a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硬脊膜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是常见的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好发于中年男性,绝大部分以脊髓压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突发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尚未见报道.通过本病例报道,提高急诊医生对罕见的因硬脊膜动静脉瘘所致胸痛的认识,减少漏诊及误诊.
其他文献
罗氏Cobase 8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在临床实验室相关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可为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但在使用过程中需重视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该文从仪器检测前的使用环境要求、仪器检测所需试剂耗材、仪器检测的质量控制操作、仪器的日常保养维护以及故障排除和处理分析等方面总结罗氏Cobase 8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日常使用经验,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检验仪器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排专人进行日常质量控制分析,定期给予专业维护保养,才能大大提升仪器的检测寿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获得稳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CS)是指由于心脏各种原因引起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氧输送不足与氧代谢异常的急性循环综合征,临床上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1].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持续增高,短期死亡率高达40%~70%,一直是心血管危重症患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和氧输送不足是休克的本质[2].容量管理贯穿于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的始终.由于心脏本身病变和功能障碍,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容量管理更具有挑战性,是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3].本文结合血流动力学
期刊
疟疾是一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的传染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随着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开展,疟疾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随着国门开放及人员往来的不断增加,外来输入性疟疾病例在不断增加.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有效预防疟疾外来输入、控制其流行传播、给予患者及早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疟疾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诊断技术、免疫学诊断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该文从以上3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疟原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评价在输血检验工作中实施流程优化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乐陵市中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流程不同分为常规检验组(56例,采用常规检验模式)和流程优化组(58例,采用输血检验流程优化模式).比较两组的输血安全性、患者对输血检验工作(包括基础操作、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输血质量及安全)的满意度评分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流程优化组的交叉配血问题、职业暴露、输血前后消毒问题以及输血传染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检验组〔交叉配血问题发生率:5.17%(3
目的 观察CEACAM1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SIRS患者、脓毒症患者与脓毒性休克患者外周血血清中CEACAM1的表达水平,并记录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APACHE评分,进一步分析APACHE评分>25分与25分与<25分的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与APACHE评分25分的患者CEACAM1的表达显著增加.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CEACAM1表达水平与WBC、CRP呈正相关.结论 CEACAM1可能作为区
院外心脏骤停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和院内心脏骤停 (in-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中,国内出院存活率仅有 1%和 10%,总体复苏成功率只有4.0%[1].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时全身组织器官发生严重缺血、缺氧,炎症因子释放,产生各种代谢产物,自主循环恢复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发生再灌注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多器官功能紊乱或
期刊
创伤所引起的机体灌注不足和组织损伤会协同激活内皮系统和免疫系统,促进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化导致创伤性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的发生,而凝血酶生成障碍、纤维蛋白原消耗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和血小板功能失调等因素在TI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致死三联征”(包括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和酸中毒)的出现会进一步加重TIC相关病理反应程度.
目的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的患儿输注白蛋白时不同血清白蛋白阈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不同血清白蛋白输注阈值在儿童CLS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75例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并确定接受白蛋白输注的机械通气患儿临床信息.将输注白蛋白浓度为30g/L(低阈值,n=42)的患儿与输注白蛋白浓度为40g/L(高阈值,n=33)的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其机械通气时间、CRRT使用
目的 探讨LncRNA(RP11-1028N23.4、RP13-210D15.4、AP000479.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循环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管理中心收集的10例健康成人;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健康志愿者无冠心病症状、无炎性疾病.采集受检者静脉血,提取RNA,测定RNA浓度,合成cDNA,各样本目的LncRNA与逆转录合成的cDNA进行qRT-PCR反应.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RP11-1028N23.4与正常成
失血性休克仍然是患者发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使用血液制品对危重病人进行复苏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但是目前应用治疗也不规范.本文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综合评估开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复苏策略,利用血液制品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复苏治疗,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理的血液制品辅助治疗手段,希望对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