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认知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东南亚五国的实证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文国际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实力功能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以我国对外传播的核心任务——“中国形象”为切入点,在东南亚五国展开了一项量质结合的实证研究。研究证实,中文国际传播效果与受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呈正相关关系,中文国际传播影响受众中国形象认知的途径包括:中文传播模式引导中国形象认知;中文和孔子学院形象直接关联中国文化形象;华裔语言保持拉动身份认同;目的语思维转换重构学习者身份和认知。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中文国际传播的四大软实力功能:符号功能、交际功能、身份建构功能和思维功能,在新时期均衡发挥各项功能,可使中文国际传播为国家软实力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通信技术推动着供应链形式的不断进化,衍生出了生产协同型的链主供应链和供需协同型的平台供应链。就像大规模工业生产将社会由农业时代带入到工业时代一样,通信技术正在一步步将社会由后工业时代带入到数字时代,成为协同的主要工具。协同分为同步协同与异步协同:机器之间是同步协同,指令一经下达将被立即执行。组织之间是异步协同,信息流不通畅等原因将产生信息时滞。5G这一包含通信接入、互联、物联的移动综合通信系统的出
<正>若从创造与传承文化的"人"、生长与培育文化的"地"两方面立论,"文化自信"重要之源必然是因"人"而异常丰富、因"地"而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以汉族文化、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又是怎样的文化呢?最重要的当推以下四点:一是天命观念。天命观念的产生与农业有关。农耕民族是靠天吃饭的,于是人们敬天畏天,求天保佑。然而天象多变,天命无常,于是由农业的敬畏天神,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便是将天象、天命与人间
期刊
学位
针对最头痛、最耗精力、最难见成效的特殊生转化进行探索,结合融华夏数千年智慧的《三国演义》,从隐藏于人物与情节中的博大精深的智慧,运用到特殊生的教育感化中,做到古为今用。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行各业都应与时俱进,积极地将现代化的科技产物应用于本职专业领域中,希望能够更大效力地改善工作。传统的舞蹈教学主要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主,教学内容局限,学生难以接触到多方面的舞蹈技巧和方法。而现如今,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中职舞蹈的教学中,极大的推动了中职舞蹈教学的质量。本文笔者分析了中职舞蹈教学加入多媒体的应用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阐述了如何更好地推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与发展。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的时期,给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的造价成本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工程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在具体的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工程造价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最终造成成本费用的变化,这样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要结合电气设
学位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所以为了保障电气设备的安装效果能够达到应有质量,就应该对安装施工方法进行合理优化。本文对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进行分析,并对安装施工优化策略提出个人看法,希望为关注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人群带来参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