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民说课(九) 红军不怕远征难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jia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 民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在“小司机”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去马路边观察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起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做一名小司机的快乐。在孩子们积累了有关汽车的知识经验后,我设计了集体活动“怪车轱辘辘”,旨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赏、歌唱、游戏,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和音乐来表达、表现。  目标: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2.知道汽车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事关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国家人才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教育部早在2015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近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家庭教育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批示。为落实习总书记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妇联、教育部于201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
摘 要结合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是呈现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有效路径。基于时代发展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和统编教材改革,以儿童成长中的主体关系为线索,分析教材内容基于不同维度的学段分布情况,整体建构道德与法治学科本体性知识。以此为教师解读课程标准提供具体的知识视角,助其明晰“综合性”学科知识,从而以全局意识理解和演绎课程教学,以扎实的学科本体性知识树立专业自信。  关 键 词小学道德与
摘 要 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是学校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反思红色教育实效不强的现实问题,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凸显红色基因的核心地位,整体设计校本课程及实施行动,通过生动、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激发师生自觉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厚植红色基因,砥砺自身成长。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建设;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8-00-03  
国际理解教育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的相互了解为目标,注重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它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世界公民素养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作为国际资本密集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产业基地,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呈现出鲜明的国际化、多元化社会特征。基于这一地域发展背
摘 要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体现“德性”的培育。围绕核心教育主题,明晰教学指向的“德性”,以此为指引解读教材内容,把握教学主线,从而精准制定教学目标;围绕“德性”,不断反思与调整教学活动;注重课后延伸活动设计,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德性”,才能落实德性培育,实现教学主旨。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德性;公共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
实施新《纲要》以来,幼教界无论在理念还是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年8月中旬,全国第二次《纲要》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报告和综述已刊登在第10期上),为了让广大读者分享这些鲜活具体、切实可行的经验,本期特选登了部分交流文章。期待更多的教师积极探索,创造出有价值的经验,将《纲要》实施工作推向深入。我们愿意继续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一、流动幼儿园的产生    我区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
面对新的环境,刚入园的孩子焦虑、哭闹,短则一周、两周,长达一个月甚至更久。我们帮助幼儿对新环境作出“良好的适应”,目的是通过适应过程培养孩子良好的适应能力。如果强迫孩子去适应他们不能立刻适应的环境,那么不仅不利于缓解他们的焦虑,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孩子失去创造性、缺乏游戏能力、产生更强的依赖性或更容易烦躁、发怒等。  反之,如果我们能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孩子顺利地适应新的环境,那么孩子就会增强自信,
从辽宁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该省从2008年起,省政府不仅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还通过实行“教育券”制度、补助贫困家庭孩子入园等多项政策。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据悉。该省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包括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一视同仁;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全面推行园长负责制和任职资格制度。保障幼儿园教师各项合法权益:将乡镇中心幼儿园列入乡镇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管理序列,